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读写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当今强调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阅读与写作,而要培养这种能力,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古代文学的教学重点需要由传统重视文学史的学习转向作品选的阅读和适当的写作.为此,选择合适的教材,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有意识地加强古诗文的写作训练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古代文学;应用能力;阅读;写作
多年来,人们一提起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往往就是博古通今能诗会文的文人形象,因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大都是文人,他们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各种知识,动不动就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社会发展到现在,新开学科数不胜数,但能够典型地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之无愧应该是中文学科,因为无论文学课,还是语言课,基本上都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治学的主要内容,阅读与写作是他们的基本功,也是他们毕生从事的主要工作,故而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各种文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时展到当下,我们越来越发现,许多正规高校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往往既没有读多少古代文学作品,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徒然只有一张毕业证,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遗憾的同时,需要反思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我们的日常教学在很大地方出现了偏差.就拿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来说,虽然许多高校都开设有这门课,但多年来,大家一直只偏重于文学史的学习,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分析,这样没有一定数量文学作品积累的文学史课程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除了应对考试之外,这样的学习对于以后的人生来说,几乎没有多少价值可言.也正是认识到这种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做法,目前,全国许多新升本科的地方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转型办学,其核心要义就是培养符合市场化要求,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应用型人才.这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培养人才的最终归宿.反之,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毕业之时就面临失业,或是勉强找到符合自己专业特色的工作,但由于只有单纯的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际生活中应有的体现专业知识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那么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这样的所谓人才最终将被社会淘汰,这样的高校其办学的前途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紧跟时代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毕业后能够有用武之地的应用型人才,无疑是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目标所在.“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学生的特长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这两个方面,其综合素质的基本能力,大都关联着这个具有衍生功能的核心能力”[1].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古代文学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职责.
1改变教学内容
教什么,学什么,历来是由所使用教材来决定的.现在许多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的教学主要讲授文学史,普遍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袁行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当然还有其他版本的文学史.但可以说无一例外的不管哪一套教材,课程的进行始终是以文学史的系统讲授和学习为主,文学作品虽然在文学史中有所涉及,但那是用来为文学史服务的点缀,不是教材中的重点,所以也就往往成了教师和学生忽略的对象.可想而知,这样的学习,能有多少好的作品留存在学生的心底呢,更遑论学生课后主动去阅读各类作品了.对此,有学者对于多年来古代文学的教育现状作过沉痛的总结“这半个多世纪的古代文学教育本末倒置——教师忙着编文学史,学生忙着背文学史,古代文学作品被扔在一边,最多只是文学史附带的‘参考资料’”[2].再者,文学史知识的学习其实并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口舌大讲特讲,因为那些知识,学生自学也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一味讲解这些浅显易懂的内容,其实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好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故此,笔者认为,要想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就必须改变教学内容,即由文学史的学习转向文学作品的学习.而改变教学内容首先必须从改变教材开始.现在有不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只有文学史一种教材,笔者所在学校就是如此,以前还有配套的作品选,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东润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或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长华等主编的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但多数情况下不是讲课的主要内容,最多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参考读物.有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课下自己读这些作品选,但没有相关的督促机制,学生很少有主动阅读的.近两年,连这辅助性的读物也没有了,学生手里只有一套文学史,有时根据讲课内容的需要,教师就得自己从其他书上专门找一些作品,这就存在很大的不便.鉴于以上种种弊端,笔者认为,选用或者编写合适的作品选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主干教材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当然文学史教材不是弃之不用,而是将其地位由主要转为次要,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参考,课堂上应该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分析作品为主.历来许多高校使用的作品选,如朱东润的六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实就是一套很不错的选本.所选作品不仅数量多,质量高,大部分是历朝历代的一些经典名篇,而且也基本涵盖了各种文体,唯一稍嫌不足的是对作品的分析较少,往往只有一个题解,这对于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理解作品有时难免还存在一些困难.倒是王长华主编的三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除了有简要的分析之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提供了历代一些有代表性的学者对该作品的评点,这对启发和指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接受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因时代或编选者个人因素,这些作品选中的作品也不见得都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但起码为我们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范本,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逐渐编写出更科学合理、更受师生欢迎的选本.
2改变授课方式
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是教师一言堂.不管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还是作品的分析讲解,学生常常只是扮演着听众的角色,教师讲得好与坏,对与错,似乎都由教师说了算,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如果是一个口才特别好的教师,学生还听得饶有兴味,心下对这个教师还佩服得很;反之,如果教师表达能力一般,学生就听得索然无味,打瞌睡开小差就是屡见不鲜的事了.但是不管哪种课堂效果,这种一言堂的授课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上课成了教师的表演秀,即便有表演得很精彩的,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客体,下课了,表演也就结束了.对于学生来说,没有自身真正的主动投入与参与,其实很难说得上有什么收获.虽然我们的教育学理论一再提倡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个过程,多数教师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一到课堂的实践中,就完全变了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一是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由来已久.多少年来,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就是在这种机械接受教师讲授的课堂上完成自己的学业的,因此他们当了教师后,自然而然就会沿袭这老一套的做法;二是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也基本上是在单纯接受教师讲解中一路走过来的,对于大学教师的一言堂自然也是心安理得见惯不惊了,反倒是如果教师换一种教学方法,比如让大家自学或者师生共同讨论,他们反而觉得很不适应,往往就会茫无头绪或者哑口无言了,尤其是一些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如果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讨论,那就是浑身的不自在,或者根本就懒得动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代大学生对包括古代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了解都比较少,这就使古代文学教师较之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容易走上一言堂的道路”[3].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多少年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有创新性,他们只会沿袭老一套的做法,说着老一套的观点,都像是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一样.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内化到自己的心灵世界中,生活与学习不能完美地融合为一,这其实也与古人的教学方式相背离.中学课本中有一篇选自《论语》的文章“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章”,实际上就是孔子很平常的一次上课的情景,中心内容是谈理想,但孔子的讲课方式与我们现在绝大多数教师的讲课模式不一样.若照着我们现在通行的做法,往往是教师笔直地站在讲台上,首先板书,然后讲什么是理想,理想对于人生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等等.但是我们看孔子的这堂课,他是跟学生坐在一起,随便地像聊家常一样来让众人谈自己的理想抱负,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的积极性,而后也对学生各自的理想作了简要的点评,并且也向学生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的理想.若照着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简直不能算是上课,可对于在座的孔子弟子来说,再没有什么样的上课方式能像孔子那样对他们有所触动.因此,课堂教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无疑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方式.作为古代文学课程,最需要的就是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之下,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中,仔细研读分析作品,然后说出或者写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大家共同交流,有不同意见可以互相辩论,这样可以集思广益,开拓自己的眼界.同时在亲自研读的过程中,真正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感受领会作者成功的地方在哪里,甚至发现作品的一些不足之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得.比如,笔者在讲苏轼《六国论》的时候,让同学们对苏洵、苏辙的《六国论》进行对照分析,看看各自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写得好,好在哪里.结果有些同学就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说苏轼的《六国论》与其说是六国论,倒不如说是过秦论,因为他更多的是在谈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轼的这篇《六国论》就不如他父亲和弟弟的紧扣中心,而且其提出的“不注重养士”的观点也不如其父亲和弟弟的见解深刻,也更让人信服.该学生的观点是否成熟正确,且不予评论,但如果他没有亲自阅读这三篇文章,光从一般文学史对苏轼的推崇来看,他就很难或者根本不会得出如此真切的看法.实际上,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就是体味古人作品的魅力,或者领会其深刻的思想,或者体会其丰富的感情,或者感受其高超的艺术,在阅读研讨中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教育和启迪,进而提高人生的艺术品位等等.而要想获得这样的体验和感受,除了亲自阅读作品,光靠别人一枝半叶的讲解,是很难有多大收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师生共同的探讨,课后大量的阅读与思考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3重视写作训练
俗语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大作家大诗人,都是在阅读了古人的大量文章,积累了丰厚的文学素养后,从而自觉地养成了勤于写作的好习惯.经常练习写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好文章,经常阅读揣摩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好文章究竟“好”在哪里,从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个方面都可以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停留于对好文章的阅读鉴赏方面,而缺乏亲自写作的实践训练,终归还是不能将所学融会贯通.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练习写作一些作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大量的唐诗,对于格律诗平仄粘对押韵等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不妨尝试着自己作几首格律诗,作完后,再跟古人的相对照,这样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反过来也会更加促使我们去探析古代优秀作品的精髓所在,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除了诗词曲赋等艺术特色鲜明容易记诵的韵文,古代文学中还有很多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如序跋、书信、祝词、祭文、墓志铭,这些文体至今仍有其用武之地.比如前几年网上盛传的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用传统的赋体写校庆公告,南京大学60后博士用章表体式写学位论文的致谢语,在千篇一律白话文盛行的今天,乍一看到这种文章,令人感到既古朴高雅,又新颖别致,因而深受爱好传统文化人士的欢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是有很多期待的,比如平时写一些应用性的文章,最常见的如申请书、请假条、计划、总结,再者如婚丧嫁娶友朋聚会的致辞,或祝福,或悼念,或感谢,或鼓励,都是需要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然而往往在这样的场合,我们有些真正科班出身的人却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其实,在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适当地学习写作一些古体诗文辞赋,不仅在某些场合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笔者平日在闲暇之余,有时兴致来了,便往往赋诗一首,并且跟志同道合的友人一道分享,友朋之间相互酬和,一来一往,其中的乐趣自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交流一方面满足了情感的沟通,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了精神生活.有鉴于此,笔者感到,平时教学中,在加大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同时,适当地根据所学阶段文体的特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倡学生学习写作一些古诗文篇章,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可以借助于一些社团活动,通过交流比赛等多种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推出去,让众人评价欣赏,或者获得自我满足,或者彼此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最终可以实现写作水平的共同提高.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也最好参与进来,或者当评委,或者跟学生一道竞技,师生共同进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然,良好的读写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时一地之事,过去许多读书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于读书写作的习惯,比如大家熟悉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自述其生平是“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诗人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更是世人皆知读书励志的名言警句.北宋大诗人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一本好书,需要反复阅读,多方揣摩思索,方能发掘其中的真谛.正是因为有日积月累的读书好习惯,因而古人写起文章来也毫不费力,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谈的就是自己的成功经验.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一生颠沛流离,生活愈艰苦,写作的欲望愈强烈.特别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现存诗歌9000多首,这还不算其他文章,正如他在诗里所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图》),写作已经成了他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最近,笔者所在院系试行了“511”工程,即在本科四年中背诵500首古典诗词,阅读100篇经典名著,写作100篇读书心得,每个学生都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督促检查完成.相信,这项工程如能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学生的读写能力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博览群书,笔耕不辍,是从古至今文人的生活写照,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文学科的学子,更应该自觉地将这种良好的作风继承下来,为我们美丽的中国梦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丁晓原.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60-63.
[2]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84-91.
[3]华君武.高校教育改革初探[M].长沙:岳麓书社,2007:178.
作者:刘贵生 单位: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