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应用

摘要:茶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发展之中而形成的,其具体文化元素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茶文化的整个体系内涵存在独立化、内涵化的特征,而且还与生活化有着密切联系,是人们分析和了解传统文化艺术深厚底蕴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古典音乐教育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目前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古典音乐艺术文化学习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古典音乐艺术发展内涵、古典音乐艺术传承诉求、茶文化内涵,然后结合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现状,最后探究古典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结合发展的方式,为推动古典音乐教育全面改革和创新提供文化保障。

关键词:茶文化;古典音乐教育;应用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拥有着独特和别具一格的中华民族之气韵。现阶段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具有很大价值。首先,茶文化有效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茶类饮品成为待人接物不可或缺的天然饮品,茶还具有安神静心之功效。当前我国茶道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和茶相关的服务行业逐渐增加,比如茶社、茶馆等陆续形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过程中也令茶道承载了更多内涵。茶文化中不仅包含泡茶、赏茶、饮茶等多种多样技艺与方法,更是有效处理情绪、获得身心和谐的一种方式。在饮茶过程中可以使人得到身体上的放松,还能沉淀与升华自身的心灵。古典音乐教育和茶文化的融合,可以为古典音乐教育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当然通过古典音乐教育也能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1古典音乐艺术发展内涵

我国古典音乐艺术丰富多样,对尝试与表达整个传统文化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在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中,不仅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具体的价值文化,也能从古典音乐艺术的学习和探究中了解浓厚的艺术特色。在我国整个艺术流派中,古典音乐艺术是主要艺术内容,也是以一种艺术流派形式存在的,通过丰富的价值内涵和艺术特色,不断收获更多社会大众的喜爱与热爱。在作为一支独立艺术流派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古典音乐艺术创作十分讲究理性、客观地表达,还会注重艺术情感的传递。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中无论是自身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还是演唱过程中的具体艺术演唱方式,均是整个古典艺术主要具备的艺术特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很大优势。古典音乐艺术发展之所以未能失传,其主要原因是古典音乐艺术发展善于与整个社会文化理念、社会发展形式之间构成某种关联。而且在整个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古典音乐艺术的价值日益凸显。古典音乐艺术自身所包含的独特表达技巧、深厚情感文化都对培养人们正确艺术理念、艺术学习素养产生巨大作用,并让其学习实现最大化的效果。在该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针对古典音乐的艺术形式是多样的,不论哪种音乐曲目都拥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在传递积极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欢快音乐曲目进行诠释和妥协。而在传递悲情音乐时,需要通过古典音乐艺术将更多悲凉的音乐艺术内涵展现出来。换言之,在古典音乐艺术整体发展中,不同形式的古典音乐艺术都有着属于自身特色的价值内涵以及艺术特征,值得更多人进行学习和探究。

2古典音乐艺术传承诉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古典音乐艺术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古典音乐艺术展现取得较好成效,钢琴古典音乐艺术美感十分多样,通过对其中艺术美感的学习和分析,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人文艺术美。当然通过对人文艺术美的分析,也是人精准认知该艺术内涵的关键所在。在对古典音乐艺术进行表达与传承中,需要充分对其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诠释,还要从情感诠释和功能表达的角度出发,赋予古典音乐艺术更大的发展价值和空间,适当与人们鲜明和突出的情感理解相融合。当前古典音乐艺术传承的诉求主要是运用歌曲旋律、歌词具体内容,增强人们对整个艺术内涵的认知。具体而言,在展现古典音乐艺术中,并不能直接将该艺术特点、认知呈现出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价值情感分析、情感传递的基础方式,达到有效品味古典音乐艺术内涵的目的。在我国整个音乐艺术体系发展中,音乐艺术是一种自由、独立表达相关思想情感的方式,诠释和表达艺术当中的情感,也能让人们体会到其中最真实的情感。在创作古典音乐艺术中,需要有效结合自然美的创作理念,合理传达与传承音乐艺术的情感。与此同时,在音乐艺术传承发展中需要将情感美的真实诠释作用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在传授任何一首经典的古典音乐艺术时都应该将其中自由情感诠释出来,也可以融入一些自然美。在各种艺术传承发展体系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应加强古典音乐艺术的有效传承。需要以挖掘艺术元素中的审美力为出发点,以此达到最佳传承效果,运用丰富可用的美学思维,将音乐传承发展的最大价值体现出来。从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特点来看,我国古典音乐教育和音乐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全面表达和具体融入审美内涵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在结合时代化元素进行古典音乐艺术传承期间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思维。所以,在促进整个古典音乐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效地融合茶文化内涵,通过其文化内涵的融入,可以给人们感知茶文化体系和古典音乐艺术提供合理的帮助,为促进古典音乐有效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3茶文化内涵分析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有着丰富浓厚的茶文化内容,在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社会大众具体认可和理解,加强茶文化价值内涵挖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茶文化相关元素与社会大众生活、价值观形成之间的关联日益密切。因此,在茶文化元素认知中,应该结合人对社会传统文化的具体认知过程,合理了解优秀茶文化元素。在我国整个社会发展背景下,基本构成了以茶文化为背景的系统化文化元素,茶文化之所以可以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形成全面和系统化的独立文化体系,其关键在于茶元素在实际应用中融入很多其他内涵。例如,茶歌、采茶戏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和社会要素有效结合的关键体现。在具体出现和应用茶歌茶艺过程中,需要从客观上具体展示茶文化体系中的生活化内涵,从出现到全面形成的过程中要突出茶文化本身特点,然后再将具体的其他文化和元素融入其中。在形成与发展中国茶文化体系的过程中,本质上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成熟发展,也是构成系统化文化机制的一个过程。在全面认知茶文化元素体系中,应该充分对整个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加强生活化元素和茶文化理念之间的结合。现阶段我国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容在应用与发展中存在忽略和文化与元素深度融合的问题,也未能精准对整个茶文化元素内容进行确认和了解,并未从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出发,加强其内涵的有效分析。茶元素最早出现时被人们当作一种药用功能进行使用。并且茶文化在最初的应用中主要局限于贵族生活的日常活动之中,从茶文化内涵的分析、精神理念探究等方面都较为局限,其他大众对茶文化元素和内涵缺乏有效了解。茶文化的形成与和其他文化之间融合发展离不开多样性方式,而且茶叶种植、加工生产的一体化发展工作也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比如,茶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都是强调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通过茶叶种植、加工生产也能将茶叶的一种自然特征体现出来。在唐朝时期,国家全面提升茶叶产业的经营与生产水平,此后我国茶元素逐渐发展成一种可以应用到实际当中的生活化元素内容。在大众自身饮茶习惯不断成熟的环境下,饮茶逐渐成为许多大众的普通生活习惯。随着社会大众饮茶理念的不断完善,茶叶也从原有的饮茶物质元素向具体的精神理念方向转变,逐渐增加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价值。

4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茶文化和古典音乐同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虽然在表现形式方面各有特色,但是二者在具体功能和内涵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例如,茶文化和古典音乐都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粹,更是中华儿女集体智慧、文化凝聚的结晶,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发展氛围,帮助人们完善品格、培养性情等。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融合发展,可以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不断获得更加具有丰富内涵和精神影响力的文化内容。当前茶文化和古典音乐教育的融合并非新鲜之事,而是在古代就有茶文化和古典音乐教育之间融合的个例。在国家文学艺术作品中,可以找到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融合的内容,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抚琴或者弹琴,其中内涵和文化精神的融合可以再现人们抚琴品茶的温馨画面。在唐朝以后的发展中,许多人通过以茶作诗、以茶雅致的方式,将茶道艺术和古典音乐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饮茶活动的文化品位与艺术格局。在二者结合的近代发展中,茶馆行业方兴未艾,茶馆给茶文化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和保障。当前为了增加学生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活动的全方位感官体验,则需要做好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工作,充分将茶道艺术与古典音乐之间融合,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美轮美奂的音乐声中观赏优雅美好的茶艺表演,对和谐人生进行有效品味和分析。

5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的结合,可以对培养人的审美观念、文化理念产生深远影响,从表面上看古典音乐和茶文化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两个重要分支,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给人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指的是喝茶看戏,更重要的是运用各种茶事活动,将其中蕴含的茶道和茶德体悟出来,从而达到以茶会友、以茶养生的较高境界。采茶戏和采茶歌的出现是茶文化与古典音乐之间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二者之间的融合,能够实现古典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碰撞和结合。我国古代就十分流行饮茶这种流行的娱乐活动,在活动中不乏各种乐器的伴奏。古典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结合价值延续至今,这就说明在古典音乐教育中加强茶文化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可以在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又能给人带来一种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之感。然而,在古典音乐教育中依然存在忽略茶文化使用的情况,教育者过于注重对学生古典音乐理论知识、技艺技能的培养,未能加强茶文化与古典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在古典音乐鉴赏、音乐传播、音乐实践等方面未能合理运用茶文化,从而导致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不足,降低古典音乐教育的效果,难以实现茶文化有效传承的目的。

6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6.1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

在古典音乐鉴赏以及现代茶艺表演的欣赏中,可以增加学生对二者的认识,并且深刻体会到茶文化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设计与茶文化知识有关的音乐,然后带入课堂,要求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了解、认识中国传统茶文化。从目前的古典音乐教育形式而言,普遍存在教师单纯注重知识灌输,缺乏学生情感培养和鉴赏能力培养的情况。教师需要充分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引导学生鉴赏和解读有关茶文化音乐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古典音乐教育来学习茶文化,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在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引导学生在古典音乐鉴赏中体味传统文化和优秀茶文化,还要为学生提供了解茶文化历史的空间与时间,积极对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茶诗歌、茶思想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古典音乐鉴赏中可以感受到与茶文化有关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

6.2古典音乐传播中运用茶文化

古典音乐教育中,茶文化的应用需要教师树立正确教学观念,要积极明确茶文化对古典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当然茶文化除了可以用在古典音乐鉴赏教学中,也可以将古典音乐传播教学与茶文化结合。在传播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古典音乐是重要媒介,而且民歌最能将文化艺术的特征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唱有关茶文化的民歌,从而实现茶文化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的有效运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现代音乐,而是要结合古典传统音乐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能力和文化学习意识。现阶段最能反映出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就是采茶歌,因此教师可以将采茶歌适当引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善于运用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和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各种形象的、艺术的茶艺表演,从而真正达到古典音乐教育和表演以及茶文化之间有机结合,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古典音乐有效传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民歌,并对传统的民歌进行有效地传播,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提升文化传播整体效率。学生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结合茶文化,也能增强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全面认识,感受其中的文化理念和内涵。

6.3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

当前茶文化可以应用在古典音乐的实践教育中,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能力以及古典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心情。当前存在古典音乐教育和茶文化融合不深,尚未落实到实践中去的问题。古典音乐教育需要推动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延续,当前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是茶文化传播和古典音乐教育创新的最关键一步。古典音乐教育实践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目的是传播茶文化,并在音乐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扩大想象空间,不再受到形象思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将古典音乐贯穿至实际生活中。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再现具有意义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对原始的音乐创作方式进行有效分析。学生在观察文化音乐作品的再创造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通过自己想要表达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突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格局,增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令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理解和诠释茶文化内涵。

7结语

音乐教育的第一步是音乐鉴赏,只有培养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尊重感悟到茶文化在古典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和传播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在古典音乐鉴赏中运用茶文化,培育学生与茶文化有关的音乐鉴赏能力。并且可以在古典音乐传播、古典音乐实践中运用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对学生古典音乐学习的作用,培育学生文化学习与古典音乐教育相融合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晓亮.从传统茶文化的变迁看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差异[J].福建茶叶,2017(07):359-360.

[2]袁冬.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融合及其关系探究[J].福建茶叶,2017(09):180-181.

[3]魏韶亮.浅析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应用及作用[J].福建茶叶,2018(02):204-205.

[4]白宇阳.浅析茶文化与二胡音乐的深层次融合发展[J].戏剧之家,2018(15):64.

[5]白雪.茶文化对音乐教学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思路[J].福建茶叶,2018(11):176.

[6]阎妍.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关系解读[J].福建茶叶,2016(06):292-293.

[7]焦巧.传统茶文化在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80-84.

作者:郭敏 单位:潍坊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