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规范化管理路径对医学设备管理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规范化管理路径对医学设备管理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规范化管理路径对医学设备管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路径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134名医院在职临床使用设备的医护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根据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7名。对照组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管理方法。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工作人员对不同的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方法的满意度,比较两组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发生率、诊断和治疗失误发生率以及工作人员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不同管理的满意评分。结果: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管理后,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8,P<0.05),诊断和治疗失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4,x2=6.354,P<0.05),工作人员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不同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1,P<0.05)。结论: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可减少诊断和治疗失误事件的发生,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概率,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路径;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发生;失误发生率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概率也逐渐增高,其使用范围也有所增加[1]。医学影像设备不仅应用于较多疾病的治疗和诊断,还可减少对患者的伤害以及提高疾病诊断的安全性、灵敏性和特异性,使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快捷和准确,帮助患者治疗和恢复,改善患者预后效果[2-3]。但由于其使用频次较高,故设备有时也会发生故障或失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疾病的诊断[4]。本研究通过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比较分析不同的管理方法对设备诊断和治疗失误发生率和设备发生故障概率的影响。

1规范化管理路径方案

(1)成立规范化管理路径小组:成员包括研究组的设备维修人员、临床护理人员和医生,制定医学影像设备相应的管理方法及具体实施计划量表,量表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安排人员、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及完成情况等。(2)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①引进并采用较为先进的维修技术→制定规范严格的医学设备维修制度→开展预防性维护保养→强化医学设备完整配套的维修体系[5]等,提高医院相关人员加强设备维护的重要性理念,借鉴相关改革经验,制定医学影像设备监督制度及相关流程;②成立监督小组,保障工作人员对相关准则和流程的管理;③日常工作中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维护,定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并制定相应方案。(3)规范操作行为[6]:医学影像设备价格昂贵,若出现损坏则增加维护检修成本,故进行设备日常维护时,相关人员要细心、谨慎操作[7]。如医学影像设备的显示屏维护,若使用力气较大,则可能会导致屏幕破损,故在操作过程中要规范自身行为,切勿因其他因素导致工作路径受到影响[8]。(4)营造维护环境:医学影像设备应放置在干燥的环境,若放置于较为潮湿的环境将影响设备的内部结构,成像时影像设备无法及时地将从人体得到的数据形成影像呈现出来[9-10];若医学影像设备受潮,则可能出现漏电现象,给患者和使用人员带来一定影响[11]。故在医学影像设备维护过程中,应该保持场所干燥,且要时常进行监测,防止其他意外发生,影响使用或对人体造成伤害等。(5)保持设备清洁:无论医学影像设备处于潮湿或干燥环境,设备内部均会进入尘土,而过多的尘土积累会导致设备内部零件无法正常工作,可能会出现短路现象,日常使用出现故障[12]。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可使用吸尘器或毛刷,清洁设备内部的尘土或其他杂质等。(6)留存工作记录:上述内容完成后均需记录在相应的量表中,供后期维护参考等。

2规范化管理路径应用效果

2.1研究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134名在职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临床使用设备的医护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根据对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7名。对照组中男性13名,女性54名;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6.8±2.1)岁;其中维修人员13名,护理人员22名,医生32名,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中男性15名,女性52名;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5.4±2.5)岁;其中维修人员15名,护理人员23名,医生29名,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管理。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人员工作经历均>3年;②所有入组人员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2)排除标准:①无法正常交流和沟通人员;②配合率较低人员。

2.3管理方法

(1)对照组: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常规管理,设备半年或1年进行1次维护,在发生故障后给予相应的处理等[13]。(2)研究组:采用规范化管理路径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管理。

2.4观察与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工作人员对医学影像设备不同的管理方法引起的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发生率、诊断和治疗失误发生率以及工作人员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不同管理方案的满意度。(1)设备故障发生率:包括系统控制器故障和图像处理器故障,每次发生故障后进行详细记录,主要记录设备故障原因和使用工作人员,统计不同工作人员管理的设备故障数占全部的比率。(2)诊断和治疗失误发生率:对不同工作人员管理的设备引发的诊断和治疗失误进行详细记录,最终统计发生的次数,计算概率。(3)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分: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134名工作人员医学影像设备实施不同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执行难度(顺利执行的满意度)、设备管理效果(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否满意)和设备管理的可行性(机器设备是否发生故障)等方面;问卷评估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3个级别,其中,非常满意≥85分,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6研究结果

调查共向134名工作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34份,回收130份,问卷回收率97.0%,其中有效问卷13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0%。(1)设备故障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管理,而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8,P<0.05),见表1。(2)诊断和治疗失误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管理,而诊断失误率和治疗失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4,x2=6.354;P<0.05),见表2。(3)管理方案满意度比较:两组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不同管理方案的满意度中,研究组管理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1,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逐渐被更多的人关注,人们在注重自身健康的同时,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会选取合适的医疗影像设备辅助进行诊断,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以及数字胃肠机等影像设备[14-15]。相关影像设备均属于机械类,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和故障,对诊断患者疾病以及对诊断的准确性均会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导致误诊现象的发生[16-17]。因此,加强对相关设备的日常管理,促使设备正常使用,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准确诊断意义重大。本研究中,研究组使用的规范化管理路径,以确保医学影像设备的正常使用,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设备的预防维护,医学影像设备的正常使用体现在预防而非日常维修,故要加强设备的检修保养,主要检查设备的清洁、功能或性能是否可正常使用等,要定期检测设备的精准度,一旦发现隐患及时维修或更换相应部件[18];②制定合适的操作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保证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可正常进行,以及工作人员按相应流程对设备的检修和设备更换信息的更新等,落实个人工作负责制,减少工作失误的发生,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19];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技术水平,采取技能培训及知识培养等方式,也可一对一带领实践,提高每位工作人员的熟练度;④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维护和修理部门要加强工作人员对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的重要认知,以科学的维修管理理念为根本,以引进先进技术,加强更换、检修、采购和更新设备信息为辅助,形成信息化、新型的流程和管理措施,降低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成本。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后,研究组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并选择适合放置设备的环境,使医学影像设备故障发生率低于常规的管理方案。分析医学影像设备工作不足原因,主要涉及相关规章制度、技术、工作人员及医院等:①目前环境中,一些医院管理者未能认识到影像设备维护、维修及管理等方面的重点,致使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导致工作时常出现失误或设备故障[20];②缺乏影像设备管理流程和相关管理制度及体系,致使管理质量变差,影响对患者的相关诊断;③维修和技术人员也是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医院缺乏较为专业的维修人员,管理人才较少,也无相关制度监督,且负责维护和维修的专业人员职称较低,仅是初级,不能满足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修和管理要求,随着设备更新的步伐加快,初级专业知识已不能满足如今的问题,导致设备出现问题后需聘请院外人员对其维修,不仅浪费更多的时间,增加管理成本,还影响患者诊断和治疗时间。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相关操作后,研究组诊断和治疗失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从细节出发,能更好地维修和维护医学影像设备,减少失误事件的发生;研究组工作人员对医学影像设备实施的管理方案,降低了医学影像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工作人员对管理路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4结论

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还可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充分认识到维修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证明了规范化管理路径的实用性。医学影像设备实施规范化管理路径,可减少失误事件的发生,降低设备故障发生概率,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顾和章 赵颖 蔡芸芸 朱俊荣 邹明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设备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