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书馆古籍修复室规范化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全国古籍修复工作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图书馆的小型古籍修复室软、硬件条件落后,以及在管理模式上存在了许多问题,从制定合理的修复规划、科学的修复方案和建立审核验收机制这3个环节入手,提出了修复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建议,以帮助古籍修复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关键词:图书馆;古籍修复;规范化管理
古籍修复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技艺,像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以师徒传授的方式延续至今,修复水平的评价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操作过程中也包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的掌握要求修复者具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手感”。无论在任何时候,经验与“手感”都是传统修复技艺必不可少的素质,但同其他文物保护技术一样,古籍修复的学科化、标准化、科学化势在必行。2006年,文化部出台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配合“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开展,全国各藏书单位的古籍修复逐渐走上标准化、科学化的道路。在人才培养上,也形成了从中专到研究生的比较完整的学历链条。但从全国古籍修复现状看,地域间、机构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省、市级图书馆、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已经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古籍修复管理模式,但仍有很多收藏单位的古籍修复工作较为随意,特别是一些修复人员少、修复室面积小、工具设备简单的小型修复室,除软、硬件设施不完善外,管理模式上也有很多漏洞。在这样的状况下,修复原则难以在实践操作中落实,产生的修复成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古籍很可能在不规范的修复过程中遭受二次伤害,科学的古籍保护和修复更无从谈起。
1小型古籍修复室管理现状
1.1缺乏明确的修复规划
小型修复室所属的图书馆其古籍文献藏量并不在少数,有许多还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文献达到10万册以上,但与之对应的修复人员仅有2~3名,有些修复室甚至只配有一名修复人员。在这样悬殊的差距下,很多小型修复室依然没有制定明确的、长远的修复规划,对修复目标的选择被动而随意,或是处理读者在借阅过程中发现的破损古籍,或是在书库内随机查找待修复的古籍。如果不从馆藏的整体破损情况去制定修复计划,会导致一些轻微破损、品相尚好的古籍被优先修复,而一些亟待处理的、破损已经十分严重的古籍持续恶化下去,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也是在浪费已经十分有限的修复力量。
1.2缺乏科学的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是开始正式修复操作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对破损古籍的检测、修复材料的选择和准备,以及在这两者基础上拟选用的具体技术方法。小型修复室因人力和资金条件的限制,容易出现在操作前准备敷衍,甚至忽略修复方案的现象,表现为不对纸张进行科学检测,修复材料不适配或制作不规范,修复方案缺乏针对性、不符合修复原则等。
1.3缺乏审核机制
很多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工作全程没有管理人员监督,承修人员自己制定修复方案,不经讨论和主管审核后就自己执行,最终的修复成果也无人检查验收,不评定修复质量就草率入库。虽然古籍修复人员一直秉持着职业操守和工匠精神,但限于个人间修复经验和技艺水平的差异,在拟定修复方案时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最终的修复质量也高低有别。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引入规范化的审核和责任机制,以及时纠正工作失误,避免给古籍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同时,在接受审核和评定的过程中,年轻修复人员也能够快速提高修复技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修复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制定修复计划
2.1.1开展破损状况普查随着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各收藏单位已基本摸清馆藏古籍的版本信息,但对古籍的破损状况还没有整体性的了解。虽然同一收藏单位的古籍保存条件一致,但由于古籍的年代、纸张种类、历史流传不同,破损的状况也千差万别。为了制定有序的、有针对性的古籍修复计划,并严格落实“抢救为主,治病为辅”的修复原则,应首先对本单位的古籍破损状况作详细普查。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于2017年对馆藏的35785册图书进行了古籍破损定级普查,为该馆后期制定合理的修复计划提供了依据[1]。小型修复室的人员较少,难以应对上万册甚至数十万册的藏量,因此普查的开展最好由典藏人员和修复人员配合完成。典藏人员熟悉馆藏布局和版本信息,修复人员能够判断破损状况,确定破损等级。古籍破损情况登记表除了古籍的基本信息外,还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破损状况描述。为节省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登记效率,应在表格内事先列出常见的破损状况,包括酸化、老化、霉蚀、粘连、虫蛀、鼠咬、絮化、撕裂、缺损、烬毁、水浸、线断,登记时在相应的破损种类后标记即可。②破损面积。以百分比的形式记录受损书叶占全书的比率。③破损分级。依据前两项将受损古籍分为1~5级[2]。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将《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熟稔于心。实际中一册古籍会伴有多种破损类型,依照《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此时遵守“就高不就低”和“不累积”的原则,即该古籍的破损按照其最高级别的破损类型定级,几种破损类型的级别不累加。如一册古籍的老化现象为轻微,仅有少量黄褐色斑点,定为四级,同时有虫蛀现象,单叶面积的30%有虫洞,虫蛀书叶占全书的60%以上,定为二级,则该书的破损等级为二级。古籍破损情况调查的结果可以与前期的古籍普查成果相结合,形成对从基本信息到保存状况的全面了解。同时可以将破损情况也录入书目查询系统,使工作人员和读者在检索时能够一目了然该古籍当前的保存状况,对于一些不便于再翻动的古籍,工作人员可以向读者推荐可替代的影印版和电子版。
2.1.2修复对象的选择做好前期的破损情况调查后,在制定修复计划上就会有的放矢。各收藏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不同,修复计划也不会全然相同,一般来说可按照以下顺序确定修复对象选择的优先级:①读者需求。古籍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和挖掘古籍的价值,不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应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没有影印版和电子版可供替代的情况下,或是为了研究古籍的纸张和装帧形式必须阅览实物时。若读者要借阅的古籍是断线这样所需修复时间较短的破损,可由修复人员先进行紧急处理。对于像纸张脆化、粘连这样不能再翻动的古籍,先向读者说明情况,再将其优先提上修复日程,待修复完成、纸张确实恢复应有的物理性能后,再联系读者进行借阅。②依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综合古籍的价值和破损等级,优先修复价值高、破损严重,尤其是老化、酸化、絮化、粘连、霉蚀的古籍,这类破损如不马上处理可能会继续扩大,甚至污染周围保存状况良好的古籍。其次是破损严重的一般古籍、破损较轻的珍贵古籍和破损较轻的一般古籍。像虫蛀、撕裂等仅造成书叶缺损,但不危害纸张物理性能的可以暂缓修复。③特殊情况。配合正在进行的数字化和科研项目时,要及时修复破损的古籍,避免使用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④无须修复。哈佛燕京图书馆在制定修复规划时提出以下3种情况不做修复:不会影响辨识度的污渍;不会妨碍到文本的旧有修复;书口断裂但仍可进行数字化照相[3]。在这些情况下不做修复,不仅能合理调配修复力量,也是遵从“最少干预”的原则。虽然修复人员总是力求恢复破损古籍的原貌,但在修复过程中喷水、锤平等一系列操作,都会对纸张的张力和纤维造成细微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古籍仅有少数书口开裂,或仅有一两个虫洞,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将整本书拆开、修复后再重新装订了。综合看来,按照《古籍破损定级标准》制定年度或更长远的修复计划是主线和基础,同时要配合读者需求、数字化和科研项目灵活调整。制定年度修复计划时,可以通过往年经验预估所修古籍的修复时长,对年度的工作量有一个整体把握,但不能为了年终的工作成果而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比如弃破损严重、较难修复的古籍于不顾,为了完成数量任务,仅修复轻微破损的古籍。这就要求收藏单位的管理者对修复工作的特点有所了解,在工作考核中把握质量和数量的平衡。
2.2制定修复方案
修复是保护古籍的最后手段,任何修复方式都会改变古籍的“原貌”,因此才一再强调用“最少干预”和最安全的修复方式达到“整旧如旧”的目的。如何在修复操作中更好地贯彻修复原则,需要在开展作业前制定修复方案,以找出最科学、安全、切合的修复方法。
2.2.1纸张检测前期的破损状况普查,已经为修复方案的制定打下了基础,揭示出了破损类型和原因,但在制定方案前,仍需进一步检测,不能仅依靠“肉眼”和经验草率地制定修复方案。如有的古籍表面看品相良好,纸张没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和发脆现象,但其pH酸碱度已低于5.6,未来一旦保存环境发生变化,纸张的状况将会迅速恶化,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脱酸处理。对古籍纸张的分析主要包括纤维图、酸碱度、白度和厚度的测量,在揭示病灶的同时还可以检测出纸张的种类,为配纸提供依据。小型修复室短期内无法建设仪器完备的实验室,但应至少配备纤维测量仪、纸张测厚仪和pH测试计。2016年~2017年,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帮助和支持抚顺市图书馆、锦州市图书馆、辽宁大学图书馆、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建立了小微古籍修复室[4]。一些还未达到标准的小型修复室也可以参考这种方式,寻求本省古保中心的帮助,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与本校的文博、考古、化学院系开展合作,借用实验仪器。
2.2.2备料安全的修复材料是保障修复质量的关键,因此在选择和制作修复材料时也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浆糊和纸张这两种最重要的修复材料。2.2.2.1浆糊的制作。浆糊的浓度一般控制在1%~5%之间,具体浓度要视纸张的厚度和吸水性而定,这一点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修复者的经验。但浆糊的冲制和使用仍可进行规范化管理。调制浆糊的水最好是弱碱性的,若所在地区水质较差,可使用自来水净化器过滤。无论是熬制还是冲制浆糊,水温一般不超过90℃,因为糊化后温度过高,黏性反而降低[5]。熟成的浆糊不能马上使用,此时浆糊黏度过高,作用于纸张会形成核桃纹般的褶皱,应等待其自然冷却后去除暴性再用。制作好的浆糊可用冷水浸没或储存在冰箱冷藏,每次只挖取当天的用量,避免污染剩余的浆糊。2.2.2.2配纸。配纸是否合适直接影响修复质量的好坏,纤维、厚度、帘纹不同的纸遇水后收缩率也不同,如果配纸与原书纸张的各项指标相差较大,会导致搭口周围缩皱,书叶难以平整,因此规范的古籍修复室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储备不同类型的修复用纸,建立分类齐全的纸库,不能仅用一两种纸张应对所有类型的古籍。目前,笔者所在的苏州大学图书馆储备的修复用纸有两个来源:①多年积攒下来的以往修复时拆下来的护页,随着日常消耗,存量在慢慢减少,且有的古纸自身已经出现老化现象,不再适用于修复;②购入的当代生产的手工纸,但种类较少,无法满足日常修复。在手工纸的价格逐年上涨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可以先从必要的、常用的纸张入手。馆藏文献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尤以清中后期为多,这一时期古籍的主要用纸为竹纸。在储备修复用纸时,可多购进几种不同厚度、白度的竹纸。除补破用纸外,溜口、托裱、纸捻、书皮、吸潮等各种不同用途的纸张也应配齐,最基本的包括构皮纸、桑皮纸、连史纸、毛边纸、宣纸、各色书皮纸等。目前,市面上修复用纸的质量参差不齐,同一类纸,不同地区和厂家生产出的质量相差较大,因此每次购入新纸前都需要进行纸张纤维和酸碱度的检测。最理想的情况是与可靠的传统造纸厂家长期合作,定制修复用纸。
2.2.3具体方案同一种破损类型往往对应多种处理方式,但并不意味着修复人员可以随意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应当严格遵守“最少干预”“过程可逆”“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比如对于虫洞密集的古籍,前人的修复痕迹中有用整张托裱的,这就违背了“最少干预”的原则。这种方式虽然快捷,但经过整托的古籍厚度大大增加,有的甚至要分为两册装订,严重破坏了原有的装帧形式,而且整张托裱浆糊使用量大,更容易招致虫害。因此除非纸张的机械性能极差,一般情况下修复人员不能为求省求快选择整托的方案。再如一些古籍残毁严重,或经过前人粗糙改装,已看不出原有的装帧形式,修复人员在拟订方案时不能随意揣测,应比对其他馆藏品相较好的版本来确定,没有相同版本的话,可以暂时留置,待拆书后观察书眼的位置来决定。修复方案的制定要规范、细致,提前做好风险预估,实际工作中更要遵照方案执行,但同时要把握方案的灵活性,方案中的操作难以达到修复目标时要及时调整。如在揭纸时,方案中计划采用干揭或湿揭的方法,实际操作中发现粘连严重、浆糊过稠或墨迹洇染,干揭、湿揭没有效果时,可改为采用蒸揭或热敷法。对于实际操作与修复方案有出入的,要写明原因详细记录在修复档案中。
2.3建立审核验收机制
审核、验收是为了保障修复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落实,避免出现因修复人员懈怠敷衍或经验不足而导致的不规范操作。修复人员拟定好修复方案后,先交由负责人进行审核,如不合格,与修复人员讨论、修改,直至方案通过,再开展修复。修复完成后,修复成果交由负责人进行验收,评价标准按照《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定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对不合格的要指出未达标的原因,责成所修人员返工补救,直至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在修复档案中不仅要记录修复人员的姓名,也要有审核验收人员的签字确认,形成古籍修复的责任追究制。修复成果还应接受定时监测,即一段时间后对修复过的古籍开展二次检验,查看是否有书叶缩皱、补纸脱落的情况,脱酸效果和防虫效果是否能维持。定期监测能使修复人员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修复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经受住时间检验,帮助修复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修复过的古籍再次出现损伤,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馆藏环境的问题,依据出现的破损趋势,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当前古籍保存的环境条件。
3结束语
古籍修复是一项环环相扣的操作技术,从修复规划到最后验收,任何一个环节不规范,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给珍贵的古籍造成本不应有的伤害。完善的修复平台需要领导层的重视,需要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努力打破条件上的局限,使每一项工作环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尽全力打造“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古籍修复场所,这是修复工作走上科学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更是守护古籍所承载的文化遗产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枫,姚晨刚.浅谈古籍修复规划———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兰台世界,2019,(7):138~140.
[2]WH/T22-2006,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S].
[4]杜希林.整理芸编无厌倦名山事业薪火传———辽宁省古籍保护工作的现状与任务[J].图书馆学刊,2018,(8):7~10.
[5]林明.文献修复糊方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3):71~74.
作者:赵晨浩 单位: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