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检验培训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检验培训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检验培训实践

【摘要】加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是保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重要方面。笔者及其团队对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检验培训进行了实践和探索。首先分析了这种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其次以北京市朝阳区社区检验人员作为培训对象,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建立不同层面的社区培训体系,从最基本的社区检验全员上岗培训,到提高岗位能力的骨干培训,再到提升整个检验服务能力的医联体对口培训。针对培训目标建立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后评价体系,在不同层面培训中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为逐步加强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最后探讨了这种培训模式在社区检验人员培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社区检验培训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社区培训;检验;规范化培训;医联体;培训模式;培训效果

分级诊疗作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已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1-2]。其中,加强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是保证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重要方面[3]。笔者所在医院作为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如何积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对不同层面的社区检验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和培养,改“输血”为“造血”,全面提升检验人员的服务能力,这是我们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从1993年前卫生部颁布《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经过数十年探索,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始逐步走上正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武汉等多个省市已经先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实践促进了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和发展[4-6]。笔者所在科室是北京地区临床检验规范化培训基地,经过近十年发展,培训基地不论在硬件培训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和培训考核体系建设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检验科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实施不同层面的社区检验人员培训,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本文分析了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实施社区培训的可行性,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基于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培训的可行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试行)》等文件中对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施设备、开展的医疗技术种类数量、师资队伍和培训考核体系等硬件软件方面有具体要求。因此,检验科依托临床检验规范化培训基地有力的设备支撑、丰富的师资人才优势和成熟的培训考核体系,为社区检验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供支持和保障,为培养优秀的检验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于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培训的措施

2.1社区检验岗位培训

2.1.1培训目标和内容。社区检验岗位培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胜任本岗位并完成基本常规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上岗前的资格培训。培训内容重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

2.1.2采取措施。1)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训方面,检验科根据岗位培训大纲设置课程,选派基地师资对辖区内社区检验人员进行岗位理论授课,内容包括血液学检验、常规体液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管理;2)在“基本技能”培训方面,检验科对通过理论考试的社区检验人员进行检验专业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基础检验操作、显微镜检查、细菌学镜检、室内质控图绘制和分析等。

2.1.3培训效果。自2008年—2011年,检验科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4名检验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共计完成理论授课108学时,技能操作培训16学时。经过每年的岗位培训和考核,朝阳区社区上岗检验人员都取得岗位资格证,保证了社区全员的基本检验服务能力。

2.2社区检验骨干培训

2.2.1培训目标和内容。随着社区检验岗位培训和上岗考核的普及,培养优秀的社区检验人员越来越迫切,因此社区检验人员骨干培训应运而生。其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和技术指导能力的骨干队伍,使其达到四个能力,即具有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的管理能力;具有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下卫生站检验技术的指导能力;具有开展社区临床检验的室内质量管理的能力;具有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和与医患沟通的能力。培训内容除了“三基”培训外,重点在检验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质量管理培训。

2.2.2采取措施。1)基于规培基地培训体系,根据培训目标制定社区检验骨干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和学员登记手册;2)在理论培训方面,检验科组内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小讲座;科内组织生物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和文件编写等方面的理论授课;3)在技术能力培训方面,检验科为每个学员指定基地各专业组带教教师,在规范化培训基地的日常培训工作中通过讲解、示教和实操等形式对专业技能和质量管理进行专题化培训,涵盖整个检验全过程;4)检验科采用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学员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培训后学员调查问卷等形式评估骨干培训效果。

2.2.3培训效果。由于第一年社区骨干培训人数较多和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前和培训后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学员成绩提高率是最低的。第二年对骨干培训进行了改进和调整,减少了培训人数,第三年增加了培训时间,因此从2011年—2015年,不管每年培训前学员专业基础水平怎样,除了2010年和2012年以外,其余年度培训前和培训后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学员成绩提高率均>10%,最高达52.7%。结果表明基于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骨干培训,其培训效果显著,可以为社区培养一批业务骨干人才,更好地带动和提升社区检验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见(表1)。

2.3基于医联体的对口培训

2.3.1培训目标和内容。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指以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一定区域内的其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引领作用,提高服务效能,从而打造“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模式[7-9]。自2016年以来,笔者所在医院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医联体核心医院,负责对医联体片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服务能力进行年度考核。针对能力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检验科对社区检验人员进行了对口培训。

2.3.2采取措施。1)检验科选派基地师资对社区检验人员进行考核指标的解读和指导,从2016年的四个三级指标,共计4项评分内容到2019年的七个三级指标,共计58项评分内容进行理论培训;2)检验科对医联体社区选派来基地进行短期进修培训的社区检验人员,开展了技能培训,针对考核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指定相应专业的基地师资进行短期的实践培训和指导;3)检验科定期选派专业人员到定点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帮扶和培训。

2.3.3培训效果。2016年—2018年年度考核分值为10分,2019年年度考核分值增加到30分,从表2可见通过几年社区对口培训,各社区2018年分值比2016年分值均明显提高,提高率最高达36.9%,并且提高率与培训时间(r=0.743,P=0.035)和培训人次(r=0.761,P=0.028)显著相关。2019年考核分值居前列的社区四、社区七、社区五,其参与对口培训的时间和人次也是最多的。结果表明基于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医联体社区对口培训,其培训效果显著,可以提升社区检验能力和水平,更好助力区域内医联体医疗服务工作。见(表2)。

3基于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社区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建立不同层面的社区培训体系

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开展社区培训活动,首先要建立不同层面的社区培训体系。从最基本的社区检验全员上岗培训(2008年—2011年),到提高岗位能力的骨干培训(2010年—2015年),再到提升整个检验服务能力的医联体对口培训(2016年—2019年),检验科积极参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充分利用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源,针对培训目标建立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和培训后评价体系,在不同层面培训中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为逐步加强社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2加强社区培训的师资建设

规范化培训基地招录的学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社区检验人员与这些学员有所不同,社区人员在基层工作时间比较长,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还要纠正不规范的技能操作,更新过时的质量控制意识。因此,通过:1)师资深入社区,实地调查走访检验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状况和工作流程,掌握第一手培训资料;2)内部学习和外部培训方式提高师资的带教水平;3)组织授课展示、师资交流会、师资实战考核和教学座谈会等形式强化教学意识,制定师资奖励和惩罚措施建立激励机制;我们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培训的师资建设,注重师资的理论专业知识、质量控制知识培训和标准化的技能操作培训,这样才能保障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综上所述,基于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不同层面的社区培训能明显提升社区检验培训效果,带动区域社区卫生检验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适应不断发展的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宇,于亚敏,佘瑞芳,等.我国分级诊疗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7,(3):24-27.

[2]李相荣,田进芳,李汶广,等.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关键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2):14-17.

[3]马一岚.分级诊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误诊风险应对策略[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7):160-162.

[4]郭颖,裴冬梅,吴琼.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及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4):25-27.

[5]李方燕,文勇,雷平贵,等.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5):92-94.

[6]杨杪,左娜,吕彬.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培岗前培训分析及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0):32-34.

[7]林娟娟,陈小嫦.构建医疗联合体的关键问题分析及其对策建议[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14(2):104-108.

[8]王峻彦.基于医联体的社区“四站式”康复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5):555-558.

[9]周海清,李爱芳,杜亚琼,等.托管类紧密型医联体对推进分级诊疗的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5):92-94.

作者:曾小莉 王燕 范雪松 袁慧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检验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