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对策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通常情况下,公共场所的人员、电气设备等都较为集中,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形式复杂多样,一旦出现火灾,就会造成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的重要性和火灾特点出发,对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自身防火经验,提出针对性的防火对策,旨在强化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质量,降低消防安全隐患,从整体上提升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能力。
关键词:公共场所;防火重要性;火灾特点;安全隐患;防火对策
1公共场所消防防火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而公共场所作为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场所之一,其建筑数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公共场所建筑的形式以及装修材料呈复杂多样,丰富城市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消防安全隐患。近年来,公共场所重、特大火灾的数量和死亡人数越来越多,成为我国火灾危害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河南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火灾,造成306人死亡;北京“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造成37人伤亡等等,这些火灾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公共场所消防防火能力,消除火灾隐患,遏制公共城所的群死群伤火灾,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消防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
2公共场所的火灾特点
公共场所普遍人流量较多且人流密集,如电影院、商场、娱乐场所等。由于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布局紧密等,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出现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困难问题,造成人员伤亡。从以下两点对公共场所的火灾特点进行了论述:
2.1人员密集,疏散困难
公共娱乐场所人员一般较为密集,在火灾发生后,在人员缺乏必要火灾安全常识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心理恐慌,争先逃生,就会出现互相拥挤和踩踏事件,再加上公共场所的布局错综复杂,通道窄、过道多、灯光暗、烟雾浓,更容易使出口堵塞,人员难以及时疏散,进而引起重大人员伤亡。
2.2布局紧密,火灾扑救困难
在公共场所中,为了提高其商业性,一般布局都较为紧密,通道窄、过道多,错综复杂,不易于人群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的进行。而且,在部分公共场所中,为了保证音响效果和不造成对外噪音危害,建筑物内部通常处于封闭状态,一旦发生火灾,影响了自然排烟效果,导致烟雾不能及时排出建筑,容易造成人员窒息。同时,由于场所内使用了大量的可燃易燃材料,燃烧后不仅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还会降低室内可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火灾扑救的难度。
3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隐患
结合多年防火经验,对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总结出以下几点:
3.1用电设备多且管理不当
由于公共场所用途的特殊性,导致场所内的照明设备和各类音响设备数量多,且功率较大,一旦使用不规范,很容易造成局部过载、线路短路,给火灾的发生埋下隐患。在公共场所使用的电器设备较多,线路也多,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据统计,在整个电气火灾中,用电设备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的火灾占很大比例,电热器、大功率照明灯具与可燃物距离较近都有可能造成电气火灾。比如碘钨灯应不与幕布、背景等可燃物接近,避免灯具表面温度过高(可达500℃~700℃)而引起可燃物燃烧,留下火灾隐患。
3.2装修材料不符合规范
公共场所属于营业性场所,在装修过程中,商家为了营造良好的效果、氛围,不可避免的会使用一些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如木质材料、织物材料、聚氨酯材料等,不符合相关消防施工规定的要求,为公共场所留下了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在极短的时间里火灾就会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境地,内部人员吸入大量的有毒气体,就会出现中毒或窒息而亡的情况。因此,大部分公共场所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是因燃烧而亡,而是因为装修材料不符合规范留下的隐患。
3.3消防设施投入力度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仍存在消防设施投入力度不足问题。消防设计比较形式化,在消防装置和安全通道设计方面都不具备全面性,且并未真正落到实处。部分商家为了节省资金成本,消防设施简陋,或者按照消防规定,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灭火装置等消防设施,但并未安排专人对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未能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消防设施,导致在发生火灾时,防火设施未能充分的发挥作用,增加了火灾的风险性。此外,部分商家为了实现利益的更大化,往往将消防安全通道进行改装或堆放物品,不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留下了安全隐患。
3.4防排烟技术利用不到位
在公共场所火灾人员伤亡原因中,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防排烟技术利用不到位,排烟效果不明显,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根据消防规定,在公共场所中需要做好相关的防排烟工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存在以下问题,导致防排烟技术利用不到位。3.4.1防排烟施工方案不合理。在工程施工前,通常是要结合工程实际环境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便更好的指导工程施工。但是,从目前我国公共场所消防防火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来看,普遍存在施工方案不合理现象。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在防排烟系统相关理论和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在施工技术和经验积累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对防排烟系统的构建不了解,导致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是直接套用其他工程的方案,导致施工方案与建筑本身、周边环境等不匹配,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严重时还需进行二次或多次返工,不仅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同时还留下消防安全隐患。3.4.2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在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中,防火阀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控制防火阀能有效控制火灾的进一步蔓延,避免火灾对建筑结构造成更大的危害,是建筑防排烟设施中一个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在防火阀的安装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人员对防火阀的安装流程和标准并不熟悉,或施工方为了缩短工期,节省施工成本,私自缩减防火阀安装流程,导致存在防火阀的设置不合理,在火灾发生时,影响了防火阀功能的发挥。
3.5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我国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有所改进,但与消防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从公共场所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来看,部分商家在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方面不够积极;也没有主动配合消防机构进行执法、宣传等;消防主体意识不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也不到位,难以对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导致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充分发挥消防设施的作用。此外,没有完善的消防值班检查制度,对公共场所内的消防管理人员并未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技能培训,缺乏足够的防范意识以及业务技能不熟练,导致不能在火灾的预防和处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火灾防御能力较弱。
4防火对策分析
通过上述对公共场所的火灾隐患的分析,结合多年防火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防火对策,降低公共场所火灾发生的几率,提高消防安全管理质量。
4.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消防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不符合《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地方要及时进行整顿,严格审查公共场所的照明和各类音响等用电设备,并制定出相应的设备标准,确保电器产品质量以及安装都符合标准要求,将消防安全问题放在治理首位,从源头上治理消防安全隐患,为公共场所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尤其是二次装修场所,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场所内消防设施的设置、用电设备的质量、用电线路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大功率用电设备与可燃物接近,消除火灾隐患。此外,在当前消防人员配置不足以及公共场所多样化的情况下,消防部门应采取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强与建筑、工商、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合作,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的专项安全整顿,如公共场所的耐火等级、防火措施、安全通道和安全门等。
4.2严格规范使用装修材料
对于公共场所建筑而言,消除火灾隐患就是严格控制可燃物和安全用火。因此,严格规范使用装修材料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在装修材料使用时,要严格控制材料的燃烧等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类装修材料应运而生,有很多材料的阻燃性并未达到相关规定。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公共场所的装修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和不定期的检查,在选购装修材料时,应选择阻燃性较好的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消防安全,有效地降低火灾的发生频率。
4.3配备完善有效的消防设施
消防设施是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最有效的救急硬件措施,能够在人员无法及时疏散时进行自救行动,控制火势进一步蔓延,甚至在火灾初期成功扑灭火灾,降低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一是设置完善消防设施,如特殊的火灾鸣警装备、消防栓等,公共场所是一个比较嘈杂的环境,一般的警报装置预警效果不明显,需要设置特殊的鸣警装备,如此才能在嘈杂环境下及时有效的提醒人员对发生火灾的防范意识,并按照指示进行安全疏散,避免出现人员拥挤、踩踏事件,并定期安排专人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消防设施,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性,控制火灾蔓延速度;二是合理设计安全门和安全疏散通道,公共场所一般空间较大、人员密集,在火灾发生时,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和扑灭火灾,首要应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合理设计安全门和安全疏散通道,明确标识消防通道,能够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快速的进行人员疏散,减少人员伤亡,是防火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4.4合理利用防排烟技术
在众多火灾人员伤亡原因中,其中大部分原因是由浓烟窒息引起的。因此,在公共场所中应合理利用防排烟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机械防排烟技术主要包括全面通风排烟技术和负压机械排烟技术两种。其中,全面通风排烟技术是通过送风机和排烟机使室内的烟气与室外的空气进行流通,使用该技术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在送风机和排烟机设备状态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起到很好的通风效果,但在设备运行中需要耗费电能,投入成本较高,且由于新鲜空气的输入会进一步加快火势蔓延速度。负压机械排烟技术则是通过排烟器排出室内烟气,室内会产生负压,能有效抑制火势蔓延,但是由于排烟器在使用过程中,只是排除室内空气而不进行补给,导致室内空气越来越少,排烟器排烟会越来越困难,无法快速排出大量烟气。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的排烟效果,还可以合理应用防排烟风机,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为人员疏散提供便利,因此需要结合公共场所火灾隐患位置、综合分析烟气排放处理路线、准确计算防排烟风机的风量等因素,合理调整防排烟风机的运行参数。此外,为了提高公共场所防排烟系统的使用性能,除了进行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外,还应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如防火阀的安装流程监督,提高公共场所消防防火工程的施工质量。
4.5加大科技的运用力度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场所消防防火工作的发展,全面提升公共场所火灾的防控水平,应加大科技的运用力度。充分运用视频监控系统、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等高科技产品的效能和作用,加强对公共场所火灾的实时监控和预报预测,及时发现火灾,并在火灾事故发生初期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人员伤亡,提高公共场所的火灾防控能力。此外,在部分公共场所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防火掩体,为无法及时疏散的人员提供躲避场所,避免遭受火焰和浓雾的伤害,如歌厅、影剧院等。
4.6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为强化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公共场所人员较为复杂,容易导致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火灾事故,容易出现责任推卸行为。在消防部门的监管下,公共场所的负责人应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并且实施到个人,包括布置和落实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系统;加强公共场所的安全巡视检查工作;定期的维修护理消防设备;管理和控制公共场所的大功率用电设备以及编制消防防火预案并定期举行各种演习等,有效防止火灾发生,确保公共场所硬件设施的安全。此外,还应加大对公共场所内消防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考核力度,并将考核结合与晋职、晋衔晋级挂钩,以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火灾发生后能够有效开展人员疏散及初期火灾扑救工作,降低人员伤亡。
5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场所是发生火灾隐患的高危区,那么做好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工作就显得更加重要。从上述分析可知,目前我国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仍存在很多隐患,对此,应采取有效的消防防火对策,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规范使用装修材料、配备完善有效的消防设施、合理利用防排烟技术、加大科技的运用力度以及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等,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的发生几率,保证公共场所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廖凯远.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加强策略及意义探索[J].地球,2017(11):101.
[2]吴希.浅谈公共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4):143-144.
[3]闫超.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5):74-75.
[4]李泽林.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消防界,2016(08):75.
[5]王允涛.基于公共娱乐场所消防防火的探索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8):190.
[6]朱勇.公共场所消防防火策略设计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20(17):143-144.
作者:曾真 单位: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大朗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