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浅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场所建筑数量大幅增加,消防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文章分析了公共场所的火灾特点,明确了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意义,针对现存的火灾安全隐患,提出规范装修行为,严格落实消防审查制度;配齐消防设施,处理公共场所违规问题;应用排烟技术,转变传统消防防火观念;强化防火意识,健全消防安全责任机制的策略。旨在提高公共场所的消防工作效率,增强大众对消防防火的正确认知,发挥出消防工作产生的最大化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共场所;消防防火;意义;安全隐患;策略
在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公共场所大量建成,为城市居民带来了丰富的业余生活。由于公共场所客流量大,人员密集,还有种类复杂的各种装饰材料,会造成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对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视度,针对公共场所引发火灾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消防防火策略,旨在全面的预防公共场所出现的安全隐患。基于政府出台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贯彻落实,以期最大化提高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能力。
1公共场所的火灾特点
公共场所的面积较大,聚集的人流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公共场所在进行装修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使用一些易燃材料,造成了消防安全隐患。公共场所出现小范围的火情时,随着易燃材料在短时间内燃烧起来,进而产生大面积的燃烧,释放大量有毒气体。火灾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由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人类吸入有毒气体后出现伤亡现象。空气中氧气稀薄,人体会出现失去知觉甚至死亡的情况。调查可知,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后,伤亡人员被有毒气体熏晕甚至窒息的比例更大。
2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不断加强公共场所建设,为满足人们的业余生活体提供条件。公共场所受客观原因所致,人流量巨大,且建筑种类较多,极易产生消防安全隐患。公共场所的装饰材料具有易燃性的特点,会造成火灾事故。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对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意识,避免火灾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火灾对民众造成的生命威胁。明确公共场所消防防火带来的现实意义,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奠定扎实基础。有关部门需要做好常态化管理,最大化清除火灾隐患,保证公共场所的正常运营,促使更多的民众享受业余生活,提高现代化生活水平。
3公共场所的火灾安全隐患分析
3.1公共场所装修材料不科学
多数公共场所本着盈利的目的,在使用装修建筑材料时偷工减料,没有进行严格把关,因公共场所装修材料不科学的问题,造成火灾安全隐患。公共场所的建造重视外观,会使用不耐燃、廉价的装饰材料,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甚至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公共场所为降低施工成本,会使用木制或编织物的材料,并未达到消防施工的要求,存在严重的防火安全隐患。公共场所属于服务类建筑,室内的电气设备存在管理不妥善的问题,晚上营业时需要使用灯光进行照明,电气设备使用频率高,容易出现线路老化的现象,导致火灾隐患。线路布置没有按照消防规范进行,会出现电荷载过大的问题,后果十分严重。
3.2公共场所消防设备不齐全
多数公共场所的消防设备配备不齐全,由于管理者缺乏消防意识,并未设置专业的消防设施。部分公共场所为达到美观的效果,将消防设备隐藏于其他装饰之下,一旦火灾发生,消防设施难以及时被使用。公共场所中人声嘈杂,缺少对火灾的警报装置,当出现火情时,人们难以察觉,进而无法快速疏散。由于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巨大,部分用户会占用安全通道,阻挡了火灾发生时民众的逃生通道。公共场所的消防器材配备没有按照标准要求,消防安全出口的标志不明显,消防应急指示灯不亮,部分消防设备出现停用的情况。损坏的消防设备没有进行及时维修,出现火灾后无法正常使用消防防火系统。
3.3公共场所防排烟技术不到位
公共场所消防需要重视防排烟的设计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防排烟施工方案。调查可知,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防排烟理论发展相对较慢,因此存在公共场所内部消防防排烟技术普遍应用不到位,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公共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部分施工单位不了解防排烟系统的构建,无法设计出最具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导致防排烟技术无法应用到位,出现多次返工的现象,提高了工程施工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性。防火阀作为公共场所建筑工程中的关键部分,能够在火灾出现后起到有效控制的作用。从建筑防排烟工程施工角度出发,如果在防火阀安装过程中并未按照标准流程进行施工,会降低防火阀的性能,进而导致火灾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3.4公共场所消防责任难落实
在公共场所中,消防责任难以落实的现象明显,进而导致公共场所火灾失控的局面。由于公共场所内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变动,对自身的工作没有进行正确认知,缺乏一定的职业责任心,导致火灾问题出现后,并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部分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巡查登记不及时,消防设施设备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不严格,消防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对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展开造成了负面影响。多数公共场所过于关心经济效益,忽视了消防安全问题,缺乏一定的防火意识,不具备火灾出现后的自救能力,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火灾隐患频发。工作人员不了解消防防火相关知识,无法针对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火灾防控方案,进而难以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4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
4.1规范装修行为,严格落实消防审查制度
公共场所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提交相应的消防管理申请,由消防部门进行严格审查,针对申请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切实的规范公共场所的装修行为,避免因装修和施工的漏洞造成后期火灾出现。严格落实消防审查流程,作出相应的批复,综合考虑公共场所运行的特点,提出具备可行性的消防防火策略。基于完善的消防审查制度,按照消防建筑审查标准进行严查。首先需要审查公共场所的施工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标准,如若难以避免的使用了易燃的施工材料,需要采取相应的阻燃措施,有效提高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其次检查公共场所的电路设置,确保室内电路设置符合大功率的电器使用标准。消防部门需要根据公共场所提出的申请,严格审查室内装修情况,确保为民众提供安全的业余生活场所。检查公共场所的机械设备质量,对公共场所的装饰装修进行阶段性的安全考证,仔细的审查,严格把关,充分发挥出公共场所重视消防防火带来的社会效益。
4.2配齐消防设施,处理公共场所违规问题
公共场所需要配齐应有的消防设施,达到火灾发生时的救急使用要求。首先需要设置专门的火灾警报装备,在公共场所嘈杂的环境中,出现火灾后可以及时进行鸣笛示意,对民众起到警示作用,进而迅速做出逃生反应,降低火灾发生导致的伤亡率。配备齐全符合公共场所实际需要的灭火器,并放置于显眼的位置,出现火灾后及时为人们使用,达到快速抢救的效果。公共场所的灭火器需要由专人进行检查和管理,保证扑灭火势的速度。验证公共场所内的消防设施设备具有实用性,避免在消防设备周边堆放杂物,合理的规划建筑类的消防安全通道,并做出明显的指示标记,保证消防通道的数量达到标准,确保在最短时间内疏散群众。严格审查公共场所出现的消防违规现象,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处理。分析不同情节下的消防安全问题,根据标准给予整改的时间。超出整改期限后仍未达到安全标准的建筑,不得颁发营业执照,需要进行延期整改,直到公共场所建筑装饰达到消防安全标准要求后,才可投入使用。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问题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消防部门需要提高对公共场所防火隐患的重视程度,树立安全至上的管理理念,落实消防监督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管理工作,正确认识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规范日常的设施管理程序。基于公共场所消防防火系统的要求,科学的设置建筑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大功率设备的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制定消防防火应急预案,定期展开消防演习,排练消防防火措施,将火情扼杀在摇篮里。
4.3应用排烟技术,转变传统消防防火观念
众所周知,火灾发生后产生的烟气是对人体生命安全造成的主要威胁,其危害程度明显高于火体本身。因此,合理的应用排烟技术,是公共场所进行消防的重要策略之一。根据公共建筑的施工特点,设计完善的防排烟风机系统,进而有效的确定火灾隐患位置,设计出科学的防排烟路线,根据风量进行计算,调整好防排烟风机的运行参数。通过使用防排烟风机,增强公共场所室内的烟气排放效果,避免烟气阻挡了安全通道,起到良好的救援效果。使用机械排烟技术,其中全面通风排烟技术对公共场所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机械运转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取得良好的排烟效果。但该技术需要电能的支持,产生的成本较高。另一种负压机械排烟技术是在火情出现后利用排烟器排出室内的烟气,从而抑制火势蔓延。但该技术只能排烟无法做到补充空气,当面临大量烟气的情况是难以快速有效的全部排出。合理应用先进的排烟技术,积极的转变传统的消防防火观念。在公共场所进行消防安全管理时,需要基于现代化消防理念的指引,根据公共建筑的特点,采取最具针对性的防火策略。加强对公共场所节假日、大型活动等人口流动量较大时期的防火安全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公共场所需要做好防火隔离措施准备,大幅降低火势蔓延造成的威胁。
4.4强化防火意识,健全消防安全责任机制
公共场所内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薄弱,为了让他们掌握必备的防火逃生技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由消防部门进行专业培训,讲授基础的消防知识和具有实用性的应急技能。通过针对性的消防培训,让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形成一定的消防概念,再配合消防应急演练,直到员工掌握消防设备的使用技巧,从容的应对公共场所出现的火灾。引导公共场所内的员工面对火灾迅速作出反应,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疏散民众,降低公共场所内的人员伤亡。消防部门需要健全消防安全责任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消防防火管理任务时,需要明确公共场所的消防责任人,增强公共场所企业法人的责任意识。公共场所消防责任人需要了解消防防火系统的布置,严格管控大功率电器的使用,定期进行消防演习,全面落实消防部门制定的安全方案。基于全面的消防安全责任机制,避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最大化的提高公共场所消防防火工作质量。基于消防部门的正确引导,强化公共场所消防防火意识,完善相关安全责任,提高消防防火工作强度。公共场所内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避免火灾发生后员工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消防部门需要严格管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公共场所消防责任制度,并且落实到个人。日常做好员工的防火意识检查,要求工作人员定期的维修消防防火设施设备,做好硬件设施上的防火保障。消防防火责任制度中需要加强对消防防火知识的宣传力度,要求公共场所内的从业人员掌握基础的消防知识,随后可以向普通民众进行宣传推广,不断增强民众的消防防火意识。
5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更加需要丰富的业余生活,这对我国建设更多的公共场所提出了要求。复杂的公共场所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需要,但也同样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消防防火策略,才能为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公共场所。目前多数公共场所存在装修材料不科学、消防设备不齐全、防排烟技术不到位、消防责任难落实的安全隐患,只有加强重视,建立严格的公共场所消防防火审查制度,才能全面保障公共场所内的民众安全。
参考文献:
[1]谢志强.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难点及对策[J].科技风,2019(27):231.
[2]李峤.公共场所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对策[J].科技风,2019(28):238.
[3]李泽林.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6(08):75.
[4]廖凯远.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加强策略及意义探索[J].地球,2017(11):101.
[5]李佳.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探讨[J].今日消防,2020,5(08):41-42.
[6]梁开标.公共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研究[J].今日消防,2020,5(12):90-91.
作者:焦昆 单位: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消防救援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