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公共服务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1技术路线
1.1客户端技术路线
支持个人电脑设备:在目前的个人电脑用户当中,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依然保持着绝对的市场占有率,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瘦客户端与富客户端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目前成熟的展现技术,支持个人电脑设备的接入与使用。兼容个人移动终端设备: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潮流中,谷歌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统、苹果公司的IOS操作系统和微软公司的WindowsPhone操作系统占据了个人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市场。系统的展现层建设需要考虑对这三大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兼容与支持。
1.2服务端技术路线
鉴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建议采取统一的技术路线:系统建设基于以XMLWebService为核心的当前最先进的企业级应用开发平台Microsoft.NET,同时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标准。系统采用多层服务结构体系,表示层、业务层、服务层、组件层、数据层分开,以满足系统松耦合性、位置透明性以及协议无关性要求。
1.3基础设施技术路线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维护采取云计算技术,实现对服务器、存储等资源的统一管控,形成资源池,做到基础设施的最大化利用及智能调度,形成按需交付的IT能力。
一、洋浦经济区基本情况介绍
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海南西北部的洋浦半岛上,面积31平方公里,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是海南岛西部工业走廊的龙头,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洋浦湾,350多平方公里,150公里的海岸线,深水近岸,陆地平缓,纵深开阔,可建1-30万吨码头泊位80多个;区风土地腹地辽阔,岩石基底,并已完成了一次性征用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适宜大工业布局;洋浦港为国家一级开放口岸,处于东亚和东南亚国际海运主航线中心,可以充分发挥整合国内外资源、市场的枢纽作用;粤海铁路、环岛高速公路把洋浦与海南及大陆紧密联接在一起,扩大了洋浦的经济腹地和势力范围;国家和海南省给予开发区最大的优惠政策,是中国唯一实行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大量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已在区内聚居,对工作、生活类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也随之提升。但开发区现所能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显得捉襟见肘,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例如超市、邮政所、餐饮店、游戏娱乐场等日常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仅分布在开发区边缘农居点一带,且设施水平欠佳,作为其主要服务孬象的歪业外来务工人员,需要这些公共服务时得耗费很大的精力往来于企业和农居点之间;而银行、医院、电信等公共性服务设施的缺位,使得企业和员工需要返回洋浦开发区与主城进行相关服务,大大增加了生产和生活成本;公共教育服务设施缺乏使外来务工的子女上学和入托成为一大难题;另外,开发区管委会将变电站、垃圾收集站、电信设备用房等公用性服务设施安装在具体某个位置时,发现该用地在原先规划中并未预留下来,有的已经批租出去,有的已经被企业占用,要想让设施落地时就必须从企业手中回购或者给予一定的补偿。上述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残缺与断裂直接影响了开发区软环境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开发区健康发展的主要瓶径之一。因而,在开发区产业空间布局架构初步形成的同时,建构一个完善的开发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来促进开发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就显得迫在眉睫。引导此体系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也应运而生。
二、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构建服务型开发区政府
非政府组织的崛起是政府与社会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推动作用的产物。社会进步、政府改革推动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而非政府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它的每一步变化也都深刻影响着社会和政府的变革。因此可以说,在现代社会。非政府组织的崛起和发展不仅得益于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导入,而且还得益于服务型政府“掌舵”与“划桨”职能的分离。同时,非政府组织也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为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使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将一部分执行性的工作分离出来成为可能,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它“划桨”的专门职能,而且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还将竞争引入了公共服务领域,有利于服务型政府提高其服务效率。因此,在现代社会,非政府组织逐渐成为了服务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长期合作伙伴。
三、发展思路研究
规划在立足于开发区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现状的解读,对原有规划功能结构的审视,综合考虑各种变化因素后,提出了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的框架架构。其核心由研究范围界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经验借鉴、体系构建五部分组成。最后将规划的空间布局设想落实到开发区中心、开发区组团、开发区邻里三个不同空间层次上,由此形成层级的网络覆盖结构。
四、基本原则
[摘要]围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基于CNKI(2008-2017年)十年样本文献进行文献量化分析。通过对样本文献的时间分布、引证文献、共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和其他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献量化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蓬勃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能否切实公平地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201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政策的出台,实现了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与保障等有法可依。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今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心将逐步转移到实现均衡发展上来。在此社会发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及其均等化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数据来源及方法
笔者以CNKI为样本文献来源数据库,以“公共文化服务”并含“均等化”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时间为2017年6月18日,共得到文献775篇。其中SCI、CSSCI及核心期刊文献总量共155篇,剔除报纸报道、硕博论文、无关论文后共得到关联性较高的样本文献106篇。利用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以及Citespace等方法绘制出样本文献的研究发展图谱,对其发表时间、引证文献、共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和其他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梳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进展。
2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时间分布
通过绘制样本文献的发刊时间与发刊数量关系图,可从时间维度上直观看出学术界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的产出趋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文献数量于2011年开始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2011年成为时间序列中的第一个关键节点;2015年对应研究文献数量达近年来峰值共28篇,并且年际间的文献增量出现小范围的波动,2015年之后又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2015年成为时间序列上的第二个关键节点.2008年以前,学术界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几乎没有涉及到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相关的研究。“十一五”规划是较早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国家级文件,随着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投入及一系列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的开展,2008-2010年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研究初期集中于初步探索阶段,文献数量较低,范围涵盖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影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因素、政府职责以及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布局等主题。2010年后关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我国重点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的落实,促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全国文化基建项目稳步推进,群众文化机构数量有所上升,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信息化水平也快速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并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颁布,掀起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的热潮。2011-2015年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发文量激增,占样本总量的68%,学术界开始更多关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聚焦不同群体间、地区间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评价和服务水平差异比较,开始了因地制宜的均等化探索和学习。2015年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产出开始下降,但研究逐步深入到服务模式、文化效应与价值实现等领域,也开始出现诸如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等新的研究方向。
【摘要】因医院业务范围广、服务项目多、功能区分化细、人流量大,所以既要求医疗建筑要有足够的内部空间,以满足内部功能区布置和人流承载,又要求医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必须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兼具实用性和鲜明性的外形构造,优良的绿化环境,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论文在此背景下,结合实际项目,对医疗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优化策略进行梳理,期望可以为现代医疗建筑设计和营建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医疗;建筑设计;空间优化
1引言
伴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疗服务从满足治病救人的基础要求,逐步上升为以人为本。医疗服务开始重视患者的服务体验满意度,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医疗环境。医疗建筑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医疗建筑内部功能是否健全,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内外环境是否满足医疗服务要求,都对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构成影响。这便要求在进行医疗建筑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设计出既具有实用性又兼具个性特点和艺术美感的医疗建筑。本文重点对医疗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内部空间优化包括功能区优化和公共服务区优化;外部空间环境包括建筑外部形态优化及交通优化。
2医疗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优化
2.1内部医疗功能区空间优化
医疗内部功能空间是医疗服务的主要功能区,如门诊中心、急救中心、住院区、医学研究中心、行政办公区等。内部功能区空间结构规划设计越合理,其空间资源利用越充分,医疗服务质量就会越高。医疗建筑内部空间环境优化必须要坚持整体协调性设计原则、差异化设计原则和人性化设计原则。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体育学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揭示其内容特征和规律。方法:以2000-2020年CNKI数据库体育学领域CSSCI期刊中的346篇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内容和外部特征,探讨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作者、发表时间、机构、基金资助情况和参考文献等六个方面的特征因素。结果:《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刊发的高被引论文高居榜首(102篇),占29.5%,高被引论文最多的机构也是北京体育大学(58篇);高被引论文最多的作者是王岗(5篇);2004年是近二十年高被引论文最多(52篇)的年份,占15.0%。高被引论文与参考文献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P=0.28)。结论:高被引论文在来源期刊、作者、发表时间、机构及基金资助等方面存在不同特征,其与参考文献数量不具有显著关联性。体育学领域高被引论文多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并较倾向于名校、名人、名刊。
关键词:高被引论文;特征因素;体育学
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情况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论文的影响力越大,被引频次大体上可以反映文章的学术水平。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被引用周期相对较长的学术论文[1],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某学科或专业方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是国际通行的评价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2]。目前关于体育学高被引论文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是探讨高被引论文的来源与研究的主题内容。佟岗[3]研究提出我国运动训练理论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的奠基者和学术带头人,并且是以运动训练理论基础性的全国统编教材为主。郭志光等[4]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而言,高被引文献研究内容更加偏向基础研究,同时兼顾项目生理特征研究。二是运用高被引论文数量评价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领域学者[5]、体育教育与训练学科领域学者[6]及我国体育科学领域女性学者[7]的影响力。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被引论文实至名归。尽管部分学者对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有所涉及,但仍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深入探讨,尚有许多值得更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的空间,尤其是高被引论文产生的机理,更需要我们潜心挖掘。鉴于此,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对我国2000-2020年期间体育学领域CSSCI期刊中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对我国体育学科学术水平做一归纳整理,从中窥探国内体育学术研究水平,为广大科研工作者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期刊部门可以通过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特征进行评价和选择论文,从而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8]。
1高被引论文的确立
高被引论文的确定主要采用普赖斯定律法与百分比法相结合,文献计量学中,普赖斯定律是用来确定高产和高影响力作者的[9]。多数情况下,高产作者和高被引论文的分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律。因此,可以借用普赖斯定律(N=0.749n槡max)确定高被引论文[10]。式中N为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的最小值,nmax为样本论文的最高被引频次。2000-2020年我国CSSCI期刊体育学论文最高被引频次为1311次,即nmax为1311,可知N为27。因此,确定被引频次大于27次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由于近20年被引频次大于27次的论文较多(3460篇),为了提高高被引论文的区分度,本研究采用百分比法进一步确定本研究中的高被引论文。按照统计学的一般规律,可以取被引频次较高的前10%作为高被引论文[11],因此,本研究最终确定本研究的高被引论文为346篇。
2高被引论文相关指标分析
2.1期刊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