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及高职院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中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公共管理

1高职院校在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1.1不能充分认识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工作具有长期性及持续性的特点,有的高职院校对于信息化工作的任务没有落实到位,高校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工作的改革重要性,这是高校目前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及工作未落实的根本原因。因此信息化工作就没有明显的进展,部分学校不够重视公共管理工作,将学校的重点放在了科研以及教学的投资中,从根本上就忽略了公共管理的工作,开展公共管理的工作从投资方面就被限制。实际上,不仅仅是高校的管理阶层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创新公共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有的经办人员也缺乏创新的理念,没有创新的想法,从而产生了学校公共管理体系跟不上学校的实际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空间也有一定的限制。

1.2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将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化的改革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平台的使用方法,学校对于平台的应用情况应该进行合理的监督及掌握,即使调整管理系统的工作状态,提高应用管理体系的成效,监督的意义在于将学校内所有工作的现状以及工作的状态清楚的展现给校内有关部门,从而进行有效的调整,促进工作发展。目前,由于没有相关的评价方式和体系,高校内缺乏完善的评价管理系统及绩效评价系统,不能很好的促进监督的作用,也不能有效的推动发展。使高校关于公共管理方面仍有很大的不足。

1.3缺乏整体性的信息化工作

现阶段,高校更多的是块状的信息化工作,例如对车辆、图书馆、财务、固定资产、档案及人员的管理等工作均未在一个整体中,都在不同的管理体系中分布,从而就不能有效的共享资源。缺乏整体性的信息化工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对此进行创新、完善。目前的发展是以信息化为主的,就高校的发展而言,想要使高校更加符合以技术为中心的发展趋势,就要与信息化技术接轨,勇于开阔创新之路,也可以认为目前高校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整体的高校信息化改革方面开展。

2高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管理中产生的影响

2.1高职院校应用信息技术会影响到运营管理

高校对人员的管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人力资源的管理软件应用于高校中,就将高校中不同领域的人员通过协调或者集成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方式可以高效的管理相关人员,并且及时分析人力资源的数据,使高校及时了解人员的改变,并且准确掌握高校的发展方向,高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预测人才资源潜在的风险。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将电子信息的系统进行储备、购买、有利于加强不同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力度,将高校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并且给予最高的配置,从而取得最大的效益。所以,高校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是非常有效的。

2.2院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的管理方面

高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有利于科学的监管财务,并且计算机技术能够准确的反应出学校的财务情况。财务管理部门是高校管理最重要的部门,它是高校正常运转的最有利的保障。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其建立的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具有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对高校的决策提供保障。高度集成性是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重要性质,能够全面监管高校的财务数据,科学的分析高校财务状况。分析财务情况的时候,高校通过计算机的分析使结果增加客观,财务的形成更加有逻辑。实时分析财务对高校来说更加容易,将人工计算产生的误差也很好的避免了,从而促进高校的发展。

3结束语

我国自改革开放之后,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还进行了很多的改革,进入国际经济中,使我国的经济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正规化的管理模式已经融入到我国的各个行业中,包含高校中的管理形式,最大的体现就是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改革。我国高校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将已有的管理体系完善,使高校具有足够的实际加入国际交流。所以,日常管理高校的时候,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取得更好成效,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璇.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农机,2017,44(8):180.

[2]赖满王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观察,2015,(22):130~131.

作者:付宗亮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