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论文从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并针对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有效地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且体现了先进、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理念,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以收获最大化的效果。企业实践在教学中至关重要,企业积极配合和提供相关机会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企业与高校的密切联系和反馈,都是对高校教育水平的良性提升,企业应该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提出在校生就业规划和建议。本文从当前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创新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立校企合作基地等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策略、建议。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一起合作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途径、方式,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机会了解工作岗位的情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认识公共管理专业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企业所开展的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快地适应工作、社会的需求,并且提升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对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过程中采取校企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的加入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系统的专业认知,让每一个参与到项目中的学生都体会到专业的从业要求,以及自己在各方面的问题,无论是专业上还是个人的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方面,不单单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更多的是与实践的结合,能够真正地从学生蜕变到一个从业者。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及时跟进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是高校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中也能够明确自我的职业发展定位,更早地对自我作出相应的规划,对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也极其重要。
3当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3.1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学习效果,一些高校仅仅根据传统经验进行人才培养,这是完全不够的。企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中需要年轻的血液加入,教育的不断发展要做到和社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中,企业从校园挑选人才也是对高校教育的一种审视,企业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需要怎么样的培养模式都是需要密切交流的,只有通过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工作,不断反馈自己在工作中的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学的发展,所以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方式是尤为关键的一点。
3.2教学的效率不高
明确,高校没有意识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例如,高校仍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室中接受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和方法,却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就如“纸上谈兵”一般,这将会影响学生在以后工作的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而在企业的实践影响下,学生的真实工作反馈能够及时于在校期间提出,由企业方和学生自我提供双方反馈,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高校不单单接收学生方面的工作反馈,也及时得到企业的培训反馈,得到人才在社会环境中真实的教学反馈,也能帮助高校修改教学的方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3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视程度不足
院校和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没有注意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存在缺陷,学生在未来现实的工作中容易诱发不当职业行为,而职业道德素养是在企业真实的社会环境下能够真正反映出它存在的价值,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素养有更全面的认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校的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校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也能够改善整个教学大环境,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水平。
4推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策略、建议
4.1创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对于企业而言,其是真实地对高校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估,把高校教育的各方面情况在企业的工作中放大,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下即将毕业涌入社会的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也能够紧密地和高校探讨更适合当下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用真实的项目和工作经历判断该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而企业不单单是对专业能力有要求,更是对学生个人能力有高出于学校的要求,这也是填补高校教育中不足的一环。高校往往忽视个人能力,在实践中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自我的要求,能够帮助学生有更好的选择。
4.2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企业应该大力配合高校展开基地的建设,企业应该大力支持并为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工作提供机会,使其很好地适应从求学者到从业者的环境转变,为人才培养拓宽渠道和方式。人才的良性输出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在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全面了解和参与实际的工作,才是完成了专业的学习,而这样的平台的搭建不能只依托高校校内的教育资源,更需要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两方的努力共同为学生搭建起过渡的桥梁和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工作实际情况,提前打好专业素质的基础,培养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同时,推进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
4.3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
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不可或缺,目前首选的形式是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教师、学校管理层和合作企业相关人员组成,负责与学校联系。委员会的任务是管理大学与企业合作的一切事宜。当然,委员会只是一种形式,除了学校和企业作为双重主体,对于促进管理类学生的发展和顺利就业的合作模式,可以适当地分开或整合。社会型企业应准确定位社会需要的人才,并将其传递到高校,使高校能够调整专业和课程,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优化教学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和教学项目。此外,企业还可以选择具有较强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优秀员工,在高校通过讲座和模拟练习,向管理专业的学生传授经验,或带领学生参观企业,解释企业的文化精神、业务知识、发展现状等,这样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的运行情况,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
4.4建立和完善定向培训和管理制度
如今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关键的决定因素之一是高素质和有能力的专业人员。因为这样的人才往往能够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考虑到企业正常的招聘和试用期,建议企业与高校合作,针对人员培训和定位制定相关协议,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符合企业所需的技能。这样,学生在毕业后不仅具备管理知识,还熟悉合作企业的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自行从合作大学选择所需岗位的人才,而合作大学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合作企业的空缺信息,让学生自主选择。高校既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又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5结语
构建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应创新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完善校企合作制度,鼓励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提供支持和帮助,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本文对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建议,希望能为校企合作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丽媛,李福亮,张荣梅,等.独立学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及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8(12):129.
【2】张莹.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反思探索[J].智库时代,2018(43):150.
【3】刘智婷.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6):79.
作者:董静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