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下的农村公共管理优化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同时,农村地区是我国全面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的重要环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文化建设、教育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提供依然有待提高。在许多地方还出现了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甚至缺位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都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要真正地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先要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二)农村公共管理及其主要任务农村公共管理主要是指农村基层政府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依照法律、法规、村规民约来管理和规范各类农村事务,合理分配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及其他农村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农村公共管理是我国开展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农村公共管理较其他的公共管理情况更加复杂、难度也更大、任务也更加艰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城镇来说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村公共管理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突出发展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事业,让广大农民能够共享改革红利,从而进一步维护农村的稳定、化解农民之间的矛盾、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三)农村公共管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农村公共管理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村公共管理关系密切,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有助于农村文化发展、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由此可见,解决好目前农村公共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构建出一套既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又能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公共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二、农村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颇见成效,但部分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高。由于农村具体条件的特殊性,导致农村公共管理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物质条件水平、传统风俗习惯、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渗透到农村公共管理的管理活动中,加大了农村公共管理难度。本文主要对农村公共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以及自身对于农村公共管理的了解,发现目前农村公共管理主要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供给偏向城镇由于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现在农村对于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大。各地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大,很多基层政府都注意到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开始逐步完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例如,在许多地方农村地区也都建有“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法治广场”之类的公共场所,但是这些场所大多属于修建成本以及维护成本较低的基础公共产品,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农民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大部分地方对于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是主要偏向于城镇地区,对于农村地区的投入有所欠缺。正是这种资源的分配不平均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甚至出现缺位的情况。
(二)农村基层政府缺乏长期的规划,治理方式单一基层政府作为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起着“火车头”的作用,要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首先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水平。首先,大部分农村基层政府对于公共管理事务没有制定长期规划。而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注重个人绩效,注重短期利益,只为了让上级领导看到短期的工作成效,而不做长期的规划。然而只注重短期绩效往往不利于农村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甚至还经常出现在管理中没有目标和方向,重复工作和返工的情况。其次,基层政府公共管理的治理方式单一,往往只会简单地执行上级传达的任务,按照上级的文件、会议执行,在具体治理中没有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上级的政策不一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情况,有可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却只是无用功。
(三)农村自主性组织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农村自主性组织作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因为其天生具有的草根性,更加贴近农民的生活,是农村公共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公共管理事务烦琐复杂,基层政府不可能把农村事务考虑得面面俱到,又或者对某些方面的问题“力不从心”,这时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它更贴近农民生活、受到农民的信任、了解农民的需求,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补充。虽然目前农村自主性组织的管理范围和权力基本都是基于政府委托而产生,但是从目前农村公共管理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的农村自主性组织已经覆盖了农村公共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组织。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目前的农村自主性组织的管理范围已经跟不上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以及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就导致了很多公共管理事务的空白,提高了政府进行农村公共管理的经济成本。同时,现在农村自主性组织主要依靠人情道德来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治理能力普遍比较低下。
(四)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匮乏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物资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愈加凸显。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工资待遇不理想、激励机制不健全、晋升通道更为狭窄等问题。有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被迫下到基层工作的往往也一心想要离开农村,由此造成的人员的频繁流动是导致农村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必须解决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引不进、留不下的问题。
对以上农村公共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思考后,本文提出几点参考改进的建议,希望能有效解决农村公共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升农村公共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
(一)扩充农村公共管理投资来源渠道农村公共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完善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这必须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才能实现。但是由于农村发展的滞后,经济水平相比城镇地区更是天差地别,想要依靠农村自身财政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想要增加农村地区对于公共管理的投入除了政府出资外,还要扩充投资的来源渠道。首先,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投入可以适当向农村偏移。目前大部分城镇地方对于基础的文化、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村地区相对较为缺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对于这类基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在当地政府对于公共管理投入进行分配时,可以适当向农村地方偏移,以解决农民对于基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其次,可以引进企业对于农村公共管理进行投资。对于想要在农村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可以对其进行税收优惠或者其他政策性优惠,让企业在农村地区建厂,同时修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这样既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可以让农民享受到企业修建的公共场所和公共服务,实现多赢的局面。
(二)农村基层政府进行长远的规划、丰富基层治理方式农村公共管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在进行管理规划时要避免过分看重短期绩效,要综合各部门和领域对公共管理事务进行长期规划。首先,培养基层工作人员的长期规划意识,多领域多项目进行有效联动。在制定管理规划前多开展调查工作,在规划完成后组织相关专家对规划进行考察,确定规划可行后再具体实施,避免出现无用功和返工。上级领导在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时不要过于重视短期绩效,应将地方的长期规划进度也纳入到考核范围。其次,农村基层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丰富治理方式。在执行时不能只是简单地传递上级的政策决定,应向上级及时汇报具体情况,申请上级对不适宜本地的政策做出适当的修改,形成适合当地情况的政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向基层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开展普法工作和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和群众的法律水平、道德水平,为相关政策的实施创造适宜的环境。
(三)进一步扩大农村自主性组织的管理范围虽然农村自主性组织已经不是依附于政府的附属组织,但是其权力来源于政府授权,没有政府的授权就无法进行农村公共管理活动。目前,农村自治性组织得到的授权范围已然不能保障相关工作正常进行,应当扩充对农村自主性组织获得的授权范围,让农村自主性组织在授权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对于农村自治性组织人员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不过分干预的情况下对主要领导人员进行监督,对他们的工作在规划方向上进行指导,确保其工作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同时,定期对农村自主性组织的工作人员开展提升业务水平的培训课程,提高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补充作用。
(四)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农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建设专业的公共管理队伍。对于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缺乏问题,由于农村物质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制约,注定比其他方面更加难以解决,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保证农村基层公共管理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给予一定的农村就业补助,解决农村工作人员的住宿、就餐、交通问题,这样才能增加农村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其次,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保障人才的晋升渠道,鼓励农村公共管理人才任期满后继续留任,对于自愿留任的人才应给予政策支持。最后,可以从农村本地的大学生中选拔人才,并进行培养,让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回到家乡,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带领家乡人民走向美好生活。
四、结语
农村公共管理事业的开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公共管理事业的重要保障。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解决好现在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构建一套适合农村的公共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已经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相信随着农村公共管理能力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的发展必将日新月异,农民的生活条件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2]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4):637-650.
[3]张玉漫.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体系的优化[J].农业经济,2014,(10):127-128.
[4]段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管理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7):105-106.
[5]朱海琴.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6):180-181.
[6]刘亦明.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浅析农村公共管理的现状及发展[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89+93.
作者:冯贵荣 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