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案例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共管理硕士培养案例

一、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MPA教育中实施的基本状况

从全国来看,MPA培养院校数量处于全国专业学位培养院校的前列。在国外MPA教育已有近80年的历史,国外MPA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教育模式,与一般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不同,MPA教育更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尤其是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需要掌握公共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①。中国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MPA教育是国家通行的专业硕士学位,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在《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设置方案》中对MPA的教学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第八条明确指出:学习方式以在职学习为主。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案例教学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并消化科学理论知识,熟悉某一特定问题背景,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操作技能。

目前从全国形势来看,我国的案例教学因为MPA教育起步较晚相对于国外还处在发展阶段。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该院自1936年建院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专门培养公共管理时代精英的目标。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MPA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非常成功的MPA教育模式,为美国及其他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公共管理人才。100多年前,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社会重大转型时期“进步时代”应运而生,为美国社会跨越高速经济增长后的治理陷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高校MPA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相对国外著名MPA院校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MPA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远远不能满足高素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举足轻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现实当中中国的MPA教育正担当着为国家培养出能参与国际事务治理,捍卫中国国家利益的优秀人才的任务。近年来,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MPA教育中也在不断运用。例如,2010年12月14日下午,国家行政学院与北京大学合作培养的2009级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班进行“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中的“改革政策制定原则与策略”教学,通过案例研讨形式,运用政策分析工具,探讨“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同时,有上海、山东、河北、陕西、甘肃行政学院教师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观摩。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到国家行政学院调研,观看了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班案例教学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习指出:今天你们这堂课题目选得好,提供的案例也非常好。虽然时间不长,但让人印象深刻。案例教学是现在正在探索和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很有效果。你们的案例都是现实中的、重要的,而且是你们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例,用一些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加以探讨研究,来提高你们的理论素养。这种形式很好,要继续探索。今天这个案例,是研究户籍改革的一些问题,这说明当前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非常复杂的公共事务,亟须提高我们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水平。我们整个干部队伍、公务员队伍面对新形势新矛盾,还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需要通过加强学习,包括通过在实践中摸索,来改进和加强这方面工作。

二、我国高校MPA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MPA案例教学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克服单纯灌输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缺陷。在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除一些科学性和系统性很强、涉及大量定量技术分析的经济类课程外,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是采用案例教学[2]。在我国一些高校虽然也开展了大量的案例教学,但是在所应用的MPA案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时效性较强的典型案例,在有些高校选取的有关案例与现实时间相距太远其所涉及的设问和疑点已不具备代表性或在当前形势下已没有多大研究价值和意义。二是缺乏比较成熟的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高校选取的案例几乎都是他山之石,形成国内知名高校编译国外高校案例,国内其他高校又节选国内知名高校案例,最终形成国内高校案例怪圈教育。我们不反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太多的运用和本土相关政策不合时宜的案例总是不好。三是缺乏与时俱进的涉及民生、环保、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典型公共案例。学校培养MPA研究生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出适应公共领域的高级管理决策者。应用案例教学就是要以案例教学为推手,着重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举一反三通过已经发生的事实来避免和解决现实当中或今后工作中出现的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新办法。

出现以上三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理解为:一是MPA管理中心对MPA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MPA中心缺乏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进行公共管理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从而形成案例资源库的建设严重滞后,案例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担任MPA案例教学的有些教师本身素质不高,尤其是缺乏实际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们应当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并发现MPA案例教学的不足,通过创新机制来改革创新MPA的教育方法,努力培养更多更合格的新时期高校MPA专业人才。

三、MPA培养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据江西日报2010年10月25日登载的《江西省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面试现场直击》报道,江西省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面试在南昌二中红谷滩校区举行。当时有157名考生对30个岗位展开角逐,面试成绩当场公布。据了解,江西省委公选办将笔试、面试成绩按1:1的比例合成为综合成绩后,按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每个职位考察对象,参加下一阶段的角逐。考试评分采取百分制,包括考生的角色认知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激励能力、工作创新能力、语言表达与气质[3]。从这条信息不难看出优秀管理人才所具备的多种能力正是MPA所培养的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MPA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采用讲授,研讨会、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专题报告等多种教学形式。这几种教学形式的相互补充,不仅能充分激发MPA学员的学习潜能和课堂参与热情,而且也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倡导能力、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等多种技能。一个好的案例是一个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4]。高校MPA教育通过大量案例教学就是要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门和钥匙”的观点。门指的是MPA专业硕士研究生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涉及时政、经济、文化、科技、民生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钥匙,是开启并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点。MPA研究生在长期工作中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这些实践经验是扎根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但是他们却相对缺乏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积累,因此通过MPA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将涉及到的诸多问题和MPA相关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学习培养并进一步提高学员的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倡导能力,从而为部门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能立足于“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MPA人才培养工作必须立足国情,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并将涉及国情、省情、地方实际情况的问题在现实当中合理的去解决,从而找到一把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从战略全局出发,站在历史新高度,审时度势,认真总结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指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作出了GDP让位于民生工程的重大决策,更加强调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科学、和谐、包容性发展。由此可见新时期高校公共管理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当与时俱进,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积极探索和采用以案例教学、讲授、研讨、专题报告等多种模式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培养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关注民生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