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公共管理范式对学生管理的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公共管理范式对学生管理的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公共管理范式对学生管理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招生人数日渐增多。这一转变虽然有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但是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大高校逐渐加强了对于学生管理方式的转变,并逐渐形成了新公共管理范式。基于此,分析探讨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范式;高校;学生管理;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的政府改革运动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范式得以诞生,并在市场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逐渐增加了招生名额,继而由此导致了高校的在读学生数量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管理环节更加的复杂。对此各大高校逐渐加强了对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引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主要思想

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政策制定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的职责应当是制定政策,而不是一味地执行政策。该理念认为,政府进行这样的职能转变,能够有效地缩减政府的规模、开支,并最终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新公共管理认为,作为一个有效的政府,其最大的职能在于能够对实际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1]。

2.政府服务应以公民(市场)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在实际的行政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模式,并以公民或市场为导向,对政府以及社会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事实上,在公共部门内部仍旧存在市场的机制。而这就使得政府需要改变自己的行政方式,以公民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服务。

3.政府应采用授权(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

由于政府组织具有等级分明的集权结构,而这些结构的存在使得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沟通存在诸多的困难,继而使得政府机构难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根据企业采取分权、授权、分散决策权等办法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政府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相同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并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4.政府应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手段和经验

新公共管理还打破了公共行政部门的传统理念以及管理方式,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私营部门成功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并在实际的过程中,提高了对于成本效率分析、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重视程度。

5.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认为,政府在日常的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取消公共服务的垄断,并逐步引用市场的竞争机制,从而为私营的企业或者部门提供服务竞争的机会。新公共管理这种做法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水平,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与质量。

6.政府应重视公共管理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新公共管理还根据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学说,扭转了过去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投入,而忽视了结果的作风,并逐渐推行政府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重视所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的理念,并积极主动地根据外界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新公共管理还提倡建立绩效制度,并根据目标进行管理[2]。

二、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体系过于官僚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继而形成了以自下而上的服从为基础的,缺乏平等互动的官僚型管理体系,而这种体系的构建往往阻碍了相关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事实上,在高校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各级部门为了实现学生不出事的目标,往往都迫使学生被动地服从管理,但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较差。

2.管理分级关系混乱

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各方管理者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继而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尚未实现真正的下移,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导致了在学校的政策制定,人才引进、流动,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权都过于集中在相关的部门手中,而高校各院系的集中自主权较少,因而难以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进而由此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受阻。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生的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关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绩效难以被量化。二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缺乏明确的目标。三是在相关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事实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各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难度逐渐加大[3]。

4.学生管理工作缺乏服务理念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存在服务理念缺失的问题。这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提供服务的意识薄弱,二是学生接受服务的意识缺失。事实上,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最终导致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管理的意义都过于忽视,并在追求整齐划一的服务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性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

5.辅导员工作开展遭遇瓶颈

目前,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辅导来进行相关环节的工作。但近年来,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遭遇到了诸多的瓶颈。关于辅导员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继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二是90后学生往往具有信念缺失、集体观念薄弱等缺点,导致管理的环境过于复杂多变。三是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就业困难的双重压力,使得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内容复杂,继而忽略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1.构建以学生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高校作为国家的公共资源及部门,其在实际的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并以学生或市场为导向,对学校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公共管理中的思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的效率性以及公平性。目前,各大高校都加强了对于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推动了行政管制朝服务管理的转变,并由此构建了以学校指导为主,以学生自我管理为特点的互动管理体系[4]。事实上,现如今各大高校都通过成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各类咨询机构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相关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并以此构建以学生为主导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各大高校还需要以新公共管理范式的思想核心为主导,构建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分级管理行政体系,并最终实现管理过程中行政级结构的淡化,推动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2.做好招生就业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都增加了招生名额,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在加强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招生的质量以及数量,并结合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基本要义,以市场为主导,制订严格的招生计划,并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在管理学生就业工作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及人员着重提高就业率以及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团队,从而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需要各大高校强化新公共管理的范式,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对市场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考查,并以此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完善人才的培养计划。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建设网上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并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以此为基础,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的定位。此外,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过程中,需要学校的相关部门强化大学生咨询制度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分级教育的咨询网络,推动日常咨询工作的开展。建立起分级预警机制,从而实现对恶性事故的有效防护,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调整高校学生管理重心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管理的过程中同传统的政府管理一样,由于部门过多,各部门之间的权限、交流受到限制,继而导致了相关管理工作难以得到开展。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管理重心的调整。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着行政部门管理得过多、过细等问题,并且主要进行的是诸如政策制定、方向把握等宏观管理,而二级院系的管理自主权较差,只能进行诸如落实学校政策、完成管理任务等微观管理。前文提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就使得高校的相关部门需要重新划分权力关系,从而以此为出发点,改变管理部门权力过大、过于集中的现状。事实上,通过构建相关的新公共管理范式,能够有效地推动基层服务工作的开展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实现管理重心的逐渐下移,给予各院系更多的自主管理权,继而提高学校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4.引入竞争机制与企业管理方法

在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下,各大高校逐渐加强了对于校园服务领域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引入了相应的竞争机制。事实上,在后勤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并由此转变有关部门以及人员的服务态度,并最终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关于在高校服务领域中引进市场竞争机制的主要做法是让私营企业或部门参与到高校服务领域的招标中,诸如会议组织可以让宾馆饭店参与招标,毕业生招聘会可以让中介公司参与招标等。此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行,使得高校需要直接面临市场的竞争。基于这样的背景,相关的部门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现阶段,高校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基于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逐渐加强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引进。事实上,随着该种方法的引进,有效地推动了高校的相关管理环节的改进和发展。相关的实践证明,在高校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于高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重视投入与产出、成本核算等观念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5.建立健全学生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在推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因受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逐渐加强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目前,高校为了有效地发挥学生管理队伍的作用,逐渐在相关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加大了激励机制的构建力度。目前,各大高校在建立健全学生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时,往往采用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这两种方式。所谓的精神激励指的是通过目标、榜样、感情激励等方式来推动相关管理队伍的有效构建,而物质激励则是通过职称评定、学术科研等方式提高管理队伍的物质待遇,继而以此推动管理队伍的建设[5]。以江苏某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例,该校通过在财务管理的教学团队中建立激励机制,继而推动了管理队伍建设效率的提高,并由此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

6.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的有关部门往往重视管理的过程,而忽视了对于管理结果的总结,进而导致传统的学生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近年来,新公共管理范式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放松行政规则,加强对于管理活动全过程的重视,并对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关注的主张。现阶段,由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受到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高校的有关部门逐渐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对于管理结果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加强了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目前,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目标管理的引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管理者的评价、待遇等方面相结合,继而推动管理者责任意识的增强,并最终实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7.树立服务理念

除了上述的几点外,在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下,各大高校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服务理念,并通过相关管理工具的引入,为学生打造出闭环式的服务。在传统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各大高校的服务意识和理念都缺失得较为严重,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导致相关的管理工作开展仅仅局限于简化流程、规范制度等层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影响,相关的人员以及部门在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对于学生的重视,并由此形成了以服务理念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在这一环节中,相关人员通过借助品牌管理的方式将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推动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事实上,品牌管理的实行,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的水平,并对服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与应用。在建立以服务理念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建立学生投诉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监督机制。以财务管理教学团队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为例,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针对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意见做出相关的调整,继而由此使得学生的听课效率以及教师的服务水平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相关的新公共管理的思想融入到相应的教学环节中,继而提高学生对于新公共管理相关理念的理解。

四、结束语

新公共管理范式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其在最初主要针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但近年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发展以及其影响力的扩大,使得其对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内涵入手,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在新公共管理范式影响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的转变。笔者认为,随着相关理念的创新和管理人员的努力,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孔令文.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22—23.

[2]高二华.新公共管理范式对高校管理的影响[J].煤炭高等教育,2007,(3):34—36.

[3]马骁.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的启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6):740—743.

[4]余代洪.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借鉴[J].青年文学家,2014,(3):154—155.

[5]张见.新公共管理范式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1,(9):172—174.

作者:许玉梅 朱海涛 单位:安徽三联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