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书馆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地方图书馆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加大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与服务力度、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丰富娱乐文化生活等方面作用显著。未来,随着理念的革新、系统的内外融合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图书馆将以“泛在式”服务模式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使得图书馆所代表的文化理念渗入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全过程。
关键词:地方;文化发展;图书馆
1图书馆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党的报告中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各地区根据其经济、民俗、地域特点的不同,积极探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完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在地方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使命。2018年4月,山东省了《关于提升全省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的意见》,并将2018年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年”。意见中明确鼓励各级各类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服务社会机构、商业机构,以行业联盟形式开展馆际交流合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互联互通。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也是图书馆领域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图书馆正处于新的历史转型期,图书馆建筑规划理念、空间设计理念、服务思想和管理理念正在变革,图书馆的开放思维使其走出自身体系,参与和促进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意识逐渐增强,相关实践和理论不断创新。
2图书馆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笔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相关调研。①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超星等数据库,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梳理和分析;②通过访问多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共图书馆及部分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各地图书馆对当地公共文化发展的影响与促进作用;③以烟台地区图书馆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考察、网上调研等多种途径对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图书馆在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如下功能。
2.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地方文化特色
保存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之一。各地图书馆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地方文献库,并不断发掘地方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不仅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有文献资料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地方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地方文化生活的丰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烟台地区的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致力于收集和整理古籍及当地的历史文献资料,积极参与地方志、县志的编撰与完善,建设完善了烟台方志馆、胶东文献库、烟台籍作者库、古籍特藏室(莱州)、慕湘藏书楼(蓬莱)等10余个地方特色文献库,极大地彰显了地方文化特色,为烟台市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出了积极贡献。
2.2拓展基层文化服务,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①为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全面发展,各地图书馆加大基础文化建设和基层文化服务力度,增加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资源建设,增强基础文化服务,努力为儿童、成人、老年人以及包括盲人在内的残障弱势群体提供阅读和查阅信息资源的便利,确保地区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②拓宽服务范围,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全覆盖。各地图书馆开展了图书设备进基层,截止到2016年,烟台市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59个,农家书屋建设结合城镇化改造已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2018年将实现贫困农村书屋数字化升级。③将新设备、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中,使其变为图书馆文化服务的有力助手,保证图书馆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服务效能维度最大限度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例如,烟台市将人文素质养成型数据库在整个烟台地区免费开放获取,将流动图书馆、电子借阅机投人流密集处,利用各种智能文化服务平台如网站、微博、阅读服务APP等新媒体,实现信息资源服务的开放、共享与公平。
2.3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近年来,图书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再造空间环境、阅读环境、休闲互动环境、虚拟与现实环境,为所有市民提供娱乐文化服务,不断促进地方公共文化的发展[1]。2017年度烟台市各图书馆组织了500余场娱乐文化活动。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剪窗花、拓年画、歌舞戏剧会等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在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观影、创意体验、图书送军营等文化娱乐活动。另外,开展科普宣传、幸福感人生观、弘扬传统文化等各种专题活动也是图书馆参与大众娱乐文化活动的重要方式。图书馆与尼山书院共同组织的国学讲堂是山东省内各级公共图书馆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2],极大地促进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当下,全民阅读推广被图书馆、学校、政府和各单位所认可和推行。图书馆的阅读推荐活动时间也由开始时的读书日当天扩展到阅读月再扩展到全年阅读推广,活动方式从阅读推荐会、朗诵会、征文到淘书节、文化竞赛、作品角色扮演等活动不断丰富,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全面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2018年,烟台市拟起草颁布《烟台市全面阅读促进条例》进一步推进全面阅读推广。
2.4各类图书馆协作,推动地方文化发展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为更快、更好地促进地方公共文化的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成立了由各界代表组成的理事会,逐步实现地方公共文化事业由公众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公共文化发展不应由公共图书馆独自承担的理念已被图书馆界普遍认可。高校图书馆逐渐面向社会开放,参与地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如烟台南山学院图书馆自建馆之日起就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其职责之中,为社区、企业、老年大学配置图书、报刊,与之共享数字资源,指导和帮助他们建设图书馆(室)以及开展参考咨询等活动,共同探索社区公共文化、企业文化和老年文化的建设。不仅如此,其他各种各类图书馆及其他文化机构也一起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每年春夏之际,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都会与书店、书院、文化馆、美术馆等共同组织举办各项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倡导书香文化,在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探索。
3图书馆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目前,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正在革新,并开始打破体系内外的各种壁垒。未来,图书馆在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新的图书馆理念与服务嵌入到地方公共文化各项服务中。
3.1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将不断拓展
链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一切世界的信息管理理论思潮与图书馆文化服务思想相通,引导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革新。在“互联网+”的成功范例下,“图书馆+”理念逐渐被认可和得以推广[2]。图书馆开展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将形成“泛在式”,即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家庭、村庄、社区等公共场所使之转变为“阅读区+家”、“阅览室+村庄”、“阅读、文化娱乐+社区”、“阅览视听+公交站”、“图书流动服务车+广场、公园”、“自助借还机、电子阅读屏、阅读推荐活动+公共场所”、“个性化资源服务平台+所有人”……图书馆理念和服务嵌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的全过程,成为人们“泛在学习”的终身伴侣。
3.2图书馆系统的资源将优化整合
目前,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各类图书馆归属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其管理制度、资金来源、服务主要对象各不相同,参与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条件也不尽一致。但是随着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联盟、区域内图书馆联盟等共建共享的运行模式不断成熟,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图书馆的共识、合作乃至融合将不断深入。当前,图书馆书店一体化、图书馆与美术、博物馆联合文化惠民等实践活动已经在很多地方开始实施;城乡借还图书一体化更便捷,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更广泛,文化活动即时化更快捷。开放、互通、融合、共赢的思想将成为共识,图书馆系统内各类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书店、出版社及其他文化机构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重新构建。
3.3图书馆的评价监督机制将逐步完善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发展给予越来越多关注和支持,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实施意见不断出台,为完善图书馆评价监督机制提供法律依据。根据《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我国市(地)级以上规模较大的公共图书馆要建立起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吸纳专业人士、相关行业代表及被服务群体参与管理;私营图书馆也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和运行制度,在职能定位、发展规划、资金使用、激励机制等各方面不断优化,要以提高效能为重心,不断推进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图书馆公众赋权[4]的逐步增大使其社会评价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此外,社会中介评估组织也将成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
3.4图书馆行业的自身发展将与时俱进
在促进地方公共文化发展的同时,图书馆不断开拓创新,实施各种营销策略,大大提高了民众对图书馆的认可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自身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如此,政府、社会、公共及其他行业将给予图书馆更多支持和参与,进一步促进图书馆行业自身的持续发展与协同创新。24h自助图书馆、城市书房和朗读亭等公共文化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正是图书馆文化服务和社会文化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杨熔.大文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业务拓展与社会合作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2):78~83.
[2]苏锐.山东启动“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4-05-14(1).
[3]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制度构建与实现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017,(16):8~14.
[4]曾瑛.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众赋权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1):81~84.
[5]周晓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831•
作者:于金翠 单位:烟台南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