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对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同时,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以协同共享理念为基础提出对策,是发展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共享;农村文化发展;供给对策
一、协同共享视角下的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协同治理理论协同治理(CollaborativeGovernance)理论主张通过主体间的有效协调和整合,资源利用及效率提高,推进改革整体组织,满足系统治理的需求,实现整体治理的目标。京津冀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框架设计,与协同治理理论密不可分,这项区域实践如果成功,将验证协同治理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能使协同治理理论更加丰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也是解决大众在文化方面诉求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可以按照相应的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来进行操作和实施。
(二)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三)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制度环境京津冀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只有京津冀区域协同共享才能让全体人民逐渐实现共同富裕、资源均等的目标。因此,完成区域资源配置方式的根本扭转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协同共享,能够让改革开放的各项成果惠及京津冀全体人民,从而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最终实现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平衡发展,这也是京津冀区域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
二、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持续推进的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大力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工作,实现了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村民文化幸福指数显著提高。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到,虽然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一)京津冀三地财政资金投入不平衡现象严重京津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得三地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存在差距。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在“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财政资金支出为1176537万元,人均为546.2元;天津市在“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财政资金支出为282472万元,人均为181.1元;河北省在“文化体育与传媒”方面的财政资金支出为180610万元,人均为29.9元。从以上数字可知,三地在文化相关的领域投入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也直接导致三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不平衡现象严重,北京市和天津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明显优于河北省。
(二)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突出京津冀地区政府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日益重视,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民实际的文化需求有较大差别,使得资源浪费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农家书屋的利用率不高,文化下乡活动参与率低,都体现出农民逐渐丧失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
(三)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关人才机制不健全京津冀的一些乡镇未配备专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配有相关工作人员的乡镇也未对这类人员形成完善的人事制度,更难出台社会保障、考核、培训等方面的规定。相对于北京市、天津市的人才竞争优势,河北省面临着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三、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对策
根据目前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是问题和矛盾也同样突出。因此,不仅需要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顶层设计,更需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际了解农民真正的文化需求,基于协同共享的理念提高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一)促进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规模化、市场化机制改革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供给体系,从而通过多元化的供给系统使各方力量聚集,鼓励不同性质的部门和机构参与进来,例如公共组织、非营利组织、私人企业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因为与政府相比,一些社会力量更具备灵活性的特质,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者所需要的特质相吻合,所以应该适度引入市场化机制,这样才能跨越式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二)对京津冀农民文化需求进行整合,确保供给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正确决策的前提是良好的信息输入。由于京津冀地区农村总面积广阔,农村人口总数大,不同文化、教育、方言背景都让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民对于文化的需求有巨大差别。因此,只有整合优化文化需求,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农民的真正需求,才能使文化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得到更好的调整,避免由于供给过剩、供给不足和资源错配给公共文化体系运营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构建京津冀文化资源协同共享平台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具备的文化资源和条件也各有不同,使得各地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协调发展呈现出差异化特点。北京市利用政治经济优势,使得文化资源相对集中,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迅速;天津市一方面继承了丰厚的天津卫文化、港口文化,在公共文化发展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河北省由于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各市财政投入不足,高质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基础设施水平低等原因,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较缓慢,公共文化服务视野比较狭窄。因此,河北省应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机遇,打破各自为政、区划空间割据、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藩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实现整体规划,促进京津冀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构建京津冀一体化、均等化的文化资源协调共享平台。
(四)各级政府树立服务意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我国政府的长期发展战略是重视工业体系的建设,让农业辅助工业。但“三农”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一直影响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和城市的经济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农村的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且不均衡,京津冀某些乡村甚至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灰色地带”。政治上层建筑是观念上层建筑传播和实施的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改变对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的认识,树立起服务者的角色意识,才能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年龄阶段农民的切实文化需求,在政策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给予一定的支持。
(五)探索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型供给模式1.牢固树立京津冀三地政府的协同共享服务理念。政府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规划决策权掌握在手中,必须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宏观调控,对关系人民幸福感的公益事业必须直接干预,同时应该严格监督检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全过程。三地政府加强联系,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协同解决,提高办事效率。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承担主要责任,提供政策支持,引进更适合本地的技术,提供更好的供给渠道,提高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同时,京津冀三地政府相互配合,建立监督评价体系,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2.充分利用各类社会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能够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各类社会组织应该利用自身灵活性,借助资金与市场提供的便利,利用政府所提供的新渠道,广泛获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并将其总结、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构建一道桥梁。同时,各类社会组织还应接受政府监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3.重视大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反馈作用。一个文化服务项目是否有意义,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群众是否喜欢、是否满意。要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尤其是在农村这一特殊环境下,更应该提供符合村民情趣爱好的公共文化。农民大众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受事主体,应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同时将自身感受以及建议反馈给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并且发挥群众的监管作用,打击贪污腐败违法犯罪行为。
(六)建构效率为主的多元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政府部门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和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绩效测评方法已经很难适应京津冀三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复杂情况。因此,我们更应该广泛征求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村民的意见,调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绩效评价制度,逐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仅限于开会、信息公开展览、宣传册等传统方式,也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或微博大V转发等新媒体形式展开,甚至可以帮助对本地文化传播有兴趣、有基础的村民成立独立的自媒体小组。另外,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低于城镇居民的实际情况,在收集群众意见时需要寻求利于其接受的方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提升居民的参与度。
(七)加强京津冀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优质的人才队伍是任何事业良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重视培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人才,可以利用一到两年的时间短期内速成一批高素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团队;可以把编制进一步扩大、改革管理机制、改善发展环境,在提高人才待遇等方面全面提升京津冀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同时开展长期的培训,不断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鲜血液,让之成为一项发展前景光明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金沛沛.文化认同与保定农村社区建设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7(08):9-10.
[2]杜杨,毕西娟.为京津冀农村文化产业谋篇布局[J].人民论坛,2016(22):134-135.
[3]廖晓明,黄毅峰.论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导地位[J].南昌大学学报,2005(36):18-21.
作者:李燕凌 王潇华 孙永昌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