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红色文化记忆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红色文化记忆传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红色文化记忆传承

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成就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有新的着力点,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信仰的力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红色文化记忆传承是十分必要的,让红色文化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红色文化

记忆与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新时代要有新的着力点,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都要着力抓好正确价值观引领,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文化支撑。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信仰的力量,红色文化记忆与传承接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就与经验

到目前为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各地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出台了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对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标准依据。二是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比如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农家书屋建起来了,村级小广场建设为广场舞等文体活动在农村开展提供了场所。三是文化产品下乡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比如送图书到农村小学和农家书屋、以政府采购方式送电影和戏剧下乡等。四是基于上述一系列文化方面具体工作的推进,农村的文化软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农民的人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虽然有政策支持和标准依据,但是由于各地财政等因素的差异性,有的地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并没有达标,普惠性不够。二是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硬件设施建设和文化产品下乡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但是这些硬件设施基本都是“一次性”的,也就是投入时轰轰烈烈,之后的维护和更新基本无人问津,尤其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率较低,农民对既有图书的新鲜就一阵子,达不到培养阅读习惯的效果。三是农村的文化软环境虽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农民的人文素养提高了,但是城乡居民的整体文化程度、文化环境差距较大,初中毕业生留在农村的较多,他们基本不收听广播,看电视剧比较多,尤其手机视频等娱乐类内容看得多。四是重视送文化服务,缺少后续本土文化创作引领,本土文化原创作品较少,对身边的孝、勤等正能量故事视而不见,不正攀比之风甚嚣尘上。五是国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现状中的共性为重视硬件设施,重视各种形式,把文化简单化为娱乐的现象比较普遍,背后的正确价值观引领思考较少,缺乏严肃性,缺少红色文化,整体上对内容重视不够,形式服务内容意识不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取得的成就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一是要切实自上而下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未来走向,党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在抓落实、抓实效,防止出现方向性错误。坚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用好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精准对接农民的新期待。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扶贫要扶智、扶志,在脱贫攻坚冲刺的关键时期,把政府的信心、扶贫干部的信心和帮扶对象的信心汇成一股坚定的脱贫信心,这项工作一定能如期高质量完成。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重视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正向引领,不追求“眼球效应”,扭转娱乐至死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到农村开展惠民乐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民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发挥文以化人、以文育人的正向功能,为新时代新使命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2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红色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必要性

鉴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实,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抛头颅洒热血,血色中国洒满红色事迹,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新中国从历史当中走来,回望来时路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阔步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一路艰辛,一路探索,始终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有信仰的力量,才战胜了千难万险,终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后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正是有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不断结合,勇于自我革新,勇于探索创新,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有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一代接一代接续奋斗,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国内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国际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望来时路阔步向前行,每一位中国人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理论、制度、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鉴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红色文化遍布中国大地,广大农村是红色文化的主要源生地。前辈们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推进改革开放,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改革事业从农村起步延伸到各个领域并取得成功,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质的飞跃以及不平凡的奋斗历程是前进的财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用红色文化记忆与传承的红色精神振兴乡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未来的走向之一,在农村扶贫工作中结合红色文化记忆与传承扶贫又扶志,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把红色文化记忆与传承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维路径实现价值观的正向引领作用。

3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价值引领的红色路径

农村民风淳朴,但受现实一些不良事情和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有些人价值观错位了,需要正本清源。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以红色文化记忆与传承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路径及方式方法大有可为。

3.1是以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用红色文化旅游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文化振兴

中国这么大,都想去看看,当旅游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旅游消费将会持续增长。要进一步规划全覆盖国土领海的红色线路,推出更多红色精品路线,让红色文化旅游在农村发展起来,增加农民的收入。红色文化记忆,传承了红色基因,发扬了红色精神,也培育了文明乡风。

3.2是安排高校教师志愿者到农村讲好党史新中国史

这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而是要敬畏红色历史,更是激发新时代创造创新的力量,让党史、新中国史走进农家化为脱贫致富的力量,化为共建文明乡村的力量,化为乡村治理的力量,化为生态保护的力量,最终汇集成强国富民的力量。

3.3是净网行动永远在路上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在方便生产生活的同时,要关注它的负面影响,必须严格网站、APP等各类媒介、新闻媒体、企业媒体的管理,从内容到形式在源头上堵住不良信息的传播。尤其是加强对企业媒介媒体的管理,企业不能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企业要有社会担当,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让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各级学校课堂育人,也在网络中育人,让网络成为红色文化传承传播的阵地。

3.4是组织并引导农民进城到博物馆去参观学习

我国各级各类博物馆很多,各市都有博物馆,陈列内容包括本地历史、革命史等,而且是惠民参观项目。但目前农民进城主要是到商业体购物,许多人从来没有走进过博物馆,政府可以通过购买交通服务,开启每年每村接送农民进一次博物馆活动,培育良好学习风尚。另外,要着力发展退役军人回农村担任村干部,让军队的优良作风传递到农村,让军人的良好品质感染到农民;还有上一级文化管理部门要把握村志编撰、村史馆建设的正确方向,让乡愁有文化的记忆留存。综上所述,各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要在交流中互学互鉴,让好的做法像“枫桥经验”一样,在各地因地制宜落地生根。中国共产党从领导红色革命到今天的高质量发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统一的,民族复兴的目标是一致的;由高质量发展促进红色文化记忆与传承是对历史的尊重,历史成就了今天,今天勿忘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生活上了一个台阶,思想也要上一个台阶,让红色文化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OL].中国人大网,2016-12-25.

[3]王列生,郭全中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HEBEINONGJI河北农机普法•交流

作者:孙秀芳 马凤娟 张金鑫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