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服务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服务体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服务体系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高速发展,现代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公众文化知识素养、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责任,在融入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发挥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挖掘出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效能显得尤为重要。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从参考咨询、馆际互借、信息传送到文献资源的全民共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以探究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能服务体系为研究方向,从人员、技术、与社会环境层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效能;服务体系

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对接的发展现状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为读者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精准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事业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获取前沿信息、更新服务理念、开展特色服务来适应读者日益多元化的个性化需求,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新型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制定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及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范畴,将其融入到高校图书馆发展事业中来,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大众在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活动中受益。

二、高校图书馆的转型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新思路

高校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经进行了无数次大胆的尝试与探索,构建资源共享文明和谐的公共文化事业成为时代的召唤。通过整合信息资源环境,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价值,变文献的潜在价值为现实价值;通过提高馆员素养、知识结构及业务水平来提高综合服务质量,最终实现读者与馆藏资源高效融合的综合效能服务体系。本文将在高校图书馆对内服务的基础上,再探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过程做出的大胆尝试与具体实施办法。

(一)提高馆藏资源的文献效能是基本前提与保障图书馆作为为广大读者服务的窗口部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文献的多元化需求彰显着图书馆的文献效能。图书馆扮演的桥梁作用恰恰就体现在能否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文献提供给读者使用。文献的效益通过文献的利用价值体现出来,利用率高的,文献的效益也就越大,反之,利用率低的,文献的效益也就越差。当具备了广泛的读者借阅频次,文献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与共享。如若文献利用率低,图书文献资源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读者的到馆阅读率高,读者的借阅需求量大,文献的共享服务效能得到有效的发挥;相反,出现人均借阅量不高,读者借阅面不广的情况,文献资源将无法得到共享。被利用的文献出现在文献资源总库里的比例就是文献的利用率,比如,具体到某一专业某一学科类别的图书得到了读者的频繁借阅,借阅图书的频率与数量在总藏书量里达到的百分比。反之,有的读者对文献资源利用的不够充分,图书的文献效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就显而易见了。影响读者利用文献资源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从全方面进行分析。

(二)图书馆的位置与馆藏布局影响服务效能从图书馆的地理坐标与馆藏分布来看,为了更科学广泛地利用好文献资源,交通是否便利以及距离的远近等因素都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馆藏资源的结构不合理、图书馆馆藏布局不科学,馆藏图书的摆放位置的不规范,图书馆办公系统自动化的不先进等因素都制约着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在自助借还、提前预约、公共检索与查新、馆际互借、自助用机设备的配置到位,对读者检索与利用软件、便捷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调整专业学科建设与丰富馆藏资源类型作为综合性院校的新兴专业学科的兴起以及部分专业的升格,原有的部分图书版本过于陈旧,现有馆藏结构与布局欠合理等现状已经跟不上学科建设的需要。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新开专业势必缺少相应的参考书籍,现有馆藏已不能满足高层次读者需求,图书更新周期短,新书质量又参差不齐,必然出现文献的含金量普遍不高,难以满足读者需求的状况。

(四)满足专业特色需求与增强读者图书情报意识现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为读者利用文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就不仅仅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图书情报意识,还应具备信息检索与运用能力,对能顺利获取的所需文献进行一定的加工与整合。然而针对来馆率不高,登陆图书馆页面较少的读者群体,有的读者甚至连基本的书目检索和续借功能都不会,何谈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所以加大对图书馆业务的培训与学习是提高自身查询检索技能的重要前提,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学习目的明确,求知欲强,情报意识浓的读者成为公共服务的受益者。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教会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与本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开列参考书目或必读书目的清单,让目标驱动参与到学生日常的阅读计划中。其阅读的身影就会经常出现在图书馆,从而自身的自学能力与科研水平也会得到相应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身更应该掌握本专业最新前沿知识信息,关注并推荐最前沿的阅读书目动态等来达到丰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目的。第一、重视多层次读者类型的培训,提高文献信息效能。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服务机构,在提高读者获取文献信息,提高资源利用技能方面开展以教育培训为主题的系列讲座。针对读者借阅水平的局限性,在利用图书馆查找和获取文献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文献的效益通过文献的利用率来体现。第二、注重信息技术的指导与培训,增强读者的情报意识。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对读者进行分批次的教育培训活动,引导读者正确熟练地使用图书馆设备,快速获取文献资源并对其提供咨询服务。通过开展多种主题的讲座,利用课件等形式对包括学生及社会读者进行馆前教育,在了解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借阅流程及文献检索等技术,侧重信息技术的指导与培训,在馆员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高效的阅读研究与信息技术的查询与应用,让其养成正确的信息情报意识及学习科研习惯。第三、注重宣传,挖掘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作为信息的导航站,顺应新时代背景下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趋势,在提供传统意义上的书本阅读之外,还应提供海量的电子信息资源,读者要进行书目借阅,通过利用特定的检索区域与检索用机对文献书目进行检索,了解书本的在馆状态提高了现代办公效率。第四、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开展参考咨询服务。为能高效精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读者咨询服务,图书馆内设立了参考咨询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地解决了读者在查找和利用文献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通过图书馆精心策划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得读者提高了情报意识的基础上又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达到将传统的面对面咨询及网上参考咨询的双结合。方便对读者进行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设立了前台咨询,并通过在网页上设置参考咨询栏目等方式,利用电话、e-mail信箱、公告栏等形式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为读者提供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流式互动平台,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加大了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第五、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及时总结与反馈采取整改措施。走近读者并设立读者协会,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问卷调查、或走访等,能深入调查与了解读者需求,通过召开座谈会等辅助形式,获取读者对图书馆的管理内容与服务职能的评价,消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做到了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第六、坚持荐书购书,优化馆藏结构,实现读者的参与性。开设新书推送栏目,支持大家积极推荐好书,并及时填写《读者推荐采购清单》表格,专业图书将由各专业学科老师把关审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购书最新书目提供参考。

三、结合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创新图书馆职能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图书馆应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网络信息通讯技术,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单一借阅到多元化信息服务,从馆内到馆际间,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职能、服务职能、教育职能。图书馆职能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大众生活层面的广泛应用,读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的意识逐渐增强,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深入到公共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面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图书阅览服务。服务理念的转变与服务职能的改善,具体做法如下:高校图书馆将大部分图书、报刊及电子资源向市民开放;针对不同读者类型的多元化需求,尝试开展多种类型的“读书节”活动,在营造“书香城市”的大环境下,打造良好口碑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以及开展部分的课题资料收集、信息整理、加工与传递;积极组办社区规模的文化教育与宣讲活动,调动广大市民读者的全民参与热情,满足市民读者的多层面阅读需求,加强不同文化层面的交流与学习。2.凭借文化资源优势,完善联合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加强与地方、县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新闻媒体制作等文化服务中心的互动与合作,拓宽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并拓展了其相应的文化服务范围,提高其综合服务质量和服务职能。3.图书馆在倡导大众阅读的内容和理念上应不断推陈出新,努力营造大众阅读氛围。响应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高举“全民阅读”的旗帜,引导读者进行全民阅读,营造人人读书,努力建设一个“书香社会”。推进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真正实现传递知识文明,打造书香城市,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综上所述,在十三五规划大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意识的提高,仍需继续加强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联动,提升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努力把图书馆融入到社会文化大家庭中来,力求实现服务效能的最大化。让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技术进步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全社会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服务效能。

参考文献:

[1]张新娜.基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高校图书馆价值体现[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6).

[2]庞楠.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005).

[3]童子颐,叶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005).

[4]耿波.建立高校图书馆统一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构想[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13(006).

作者:顾沿泊 冯玉娥 卢楠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