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数据下的公共文化宣传平台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数据下的公共文化宣传平台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数据下的公共文化宣传平台设计

摘要:为适应移动优先、宣传渠道再造的需求,文章拟设计基于大数据公共文化宣传平台。平台将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统一架构下,融合互联网、行业等外部数据和媒体、经营等内部数据以及用户及其行为数据,对全流程、全业务进行支撑,重塑公共文化宣传运营流程,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及宣传部门进行主流文化理念引导、信息、信息互通等充分发挥平台“加速”作用。

关键词:公共文化宣传;大数据;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决策支持

1概述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文化馆等)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1-2]。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3]。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与服务过程中,逐步积累了海量的资源与使用情况、用户情况、服务情况、活动举办情况等多方面的线上及线下数据。为了使这些数据能够完整的保存并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可扩展的、具有大数据架构体系的基于融媒体的公共文化宣传平台势在必行[1]。

2平台设计

公共文化宣传平台以全方位的数据汇聚、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展示为抓手,通过多维度对公共文化宣传工作进行支撑。其中包括公共文化数据采集、公众文化数据挖掘分析、公共文化数据展示和公共文化数据决策支持。

2.1公共文化数据采集

2.1.1采集内容(1)用户数据采集。采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相关数据,如进场人数、用户年龄、性别等特征。(2)服务数据采集。采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各类活动、展览、演出、场馆预约等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数据,如各场馆的预约数据、活动的举办数据等。(3)活动数据采集。采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各类活动、展览、演出的相关数据,如公众的报名数据、参与数据、评价数据等。(4)其他数据采集。采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用户、公共文化人才等各类数据,如公共文化资源的浏览率数据、公共文化人才的特征数据等。

2.1.2采集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据的表达形式存在于各类不同的媒体,既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新媒体。对数据的采集技术需要具有针对性,主要有以下方式:(1)数据表采集。对已通过其它方式存储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完全复制:数据表的完全复制采集。(2)设备采集。设备采集属于无感采集方式之一。主要通过馆内已有的设备,对人员行为进行捕捉。例如通过通道闸机,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客流量进行统计,也可通过相关的身份证读取设备等,对参观群众的年龄、性别等信息进行采集。(3)行为采集。行为采集是对用户使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所提供的终端设备或终端系统的操作行为进行采集。例如用户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微信公众号上的搜索关键字、浏览次数、浏览内容、浏览时长等的采集。

2.2公众文化数据挖掘分析

公众文化数据挖掘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文化服务概况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分析手段对采集好的各项指标进行梳理,从而揭示公共文化资源、服务的供给和使用情况,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单位进行横向或者纵向对比进而揭示公共文化综合服务情况及其发展水平,为制定促进公共文化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数据支撑。(2)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利用描述性、相关性分析等分析手段对采集数据中的资源、服务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公众对于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的偏好及其变化规律,进而指导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并针对性的、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做好文化宣传、教育工作。(3)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分析。利用回归分析等分析手段对采集数据中的资源、服务供给、需求和使用(参与)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群众满意度等第三方采集指标,揭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炼出影响群众满意度的核心因素和调节因素,从而全面揭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为切实分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水平、提高服务效能提供数据支撑。(4)游客实时监测分析。实时监测统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内的游客量总体情况,并根据时间维度形成馆内游客量趋势图。通过对游客实时监测分析,有利于掌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的承载量情况,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未来游客趋势做预测。(5)游客统计分析。采用时序分析等分析手段按日、月、年以及自定义时间段统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总体客流情况,形成今日、昨日、上周同期的客流量趋势的时间段曲线图。(6)文化活动趋势预测。在搜集的大数据基础上,采用趋势分析算法,实现对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的发展进行预测。(7)文化活动热度分析。通过对游客在电脑端与移动端的搜索行为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公共文化活动搜索热度报告。捕捉公共文化服务的未来走向和流行趋向,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热点。(8)文化服务意向分析。以游客搜索行为与搜索对象等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设计文化服务内容意向分析模型,形成文化服务内容意向分析。(9)文化服务精确推荐和匹配。对游客人物画像(性别、年龄)和行为画像(出行方式、停留时间、搜索偏好等)进行精准分析。通过游客结构分析,更好的掌握群众的公共文化偏好,实现对公众精准推荐各项公共文化活动和通告。通过建立文化服务目录,实现文化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精准匹配。

2.3公共文化数据展示

打通数据壁垒,将不同工程、不同平台、不同领域的数据指标进行汇总、对比,综合展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以来的资源增长,以及用户的增长情况等。要求能够进行展示内容的权限控制,根据不同场景配置可展示数据的范围。数据可展示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大屏上,并对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有的终端,清晰地展示各个室的相关活动及介绍,从而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效能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对于采集的数据和相关分析结果,选择符合要求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不同的终端上,从多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展示,并根据用户权限展现与之匹配的展示界面。(1)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据包括各级文化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机构的数量、分布、馆舍面积、接待能力等。(2)文化资源数据:包括目前已建设的特色数字资源总量,如数字资源体量(TB)、分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区域分布(各辖区、乡镇街道等)、资源(TB)等统计数据。此外,数据还包括数字资源的来源、建设方式、经费投入、版权权属、资源描述等。(3)用户数据: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受众人群的数量以及用户的地域、民族、性别、年龄等多个属性。(4)公共文化服务:包括网站点击量、用户总量、入馆人次、服务开放时间、服务使用率等。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馆舍面积、阅览室数量、接待人次、流通量、数字资源量、线上服务量、新媒体应用数量、举办活动数量、群众满意度等。(5)活动举办:内容包括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的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场次、人次、人均活动频次等。(6)新媒体服务:提供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服务的关注人数、粉丝数量、发文篇数、阅读数等数据。(7)公共文化数据分析。以各类统计图表对公共文化数据分析内容进行展示,具体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概况分析、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分析、游客实时监测分析、公众参与度统计分析、文化活动趋势预测、文化活动热度分析、文化服务意向分析。

2.4公共文化大数据决策支持

提供公共文化数据报告服务:包括季度、年度、节日、专项数据报告,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其中节日数据报告主要包括国家两大法定节假日:春节、国庆节;专项数据报告主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主题,预计每年开展四个专项分析。

3结束语

本文立足于为公众提供更便利、更丰富多姿的文化整合各类文化艺术资源,汇聚各方文化艺术英才,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构建文化艺术发展生态系统为思路,实现“智能文化”目标,达到用信息化推广文化知识普及,用信息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用信息化推动文化发展,最终搭建起文化艺术发展生态系统,保证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意义包括:(1)通过信息化手段,有利于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加快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2)推动优秀文化的共享和交流。通过建设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系统,实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为公众提供更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文化传播速度,扩展影响力。(3)通过融合多种传播媒体手段,包括网站、微信、微博等实现多元化的文化宣传推广手段,实现随时随地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时效性和便利性。(4)实现公共文化数据的挖掘分析功能,为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提供依据,推动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的精准匹配。总而言之,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文化宣传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丰富和提升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又能满足市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战略性转变和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举措,对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炜,张奇,张喆昱.大数据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261(03):4-8.

[2]马昭蓉.浅谈新时代下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9(014):4-5.

[3]李俊洁.浅谈建设数字文化馆的重要性[J].大观,2016(4):107.

作者:刘柱 单位:佛山市文化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