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提升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党的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表明“三农”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在振兴产业经济的同时也要振兴乡风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可及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标准。鉴于此,阐述了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重要意义,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挖掘公共文化服务本土资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机制等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文化服务;可及性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农村文化市场活力
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活力。市场理论指出,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自主性增强,文化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改变了以往单纯注重生产数量来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兼顾质量,相继生产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文化产品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目前农村公共文化需求层次化和多样性的趋势显著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实现必然释放公共文化的市场空间,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受消费者青睐的公共文化产品,有利于激发高层次文化服务消费的能力,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化发展,引导农民在物质消费的同时进行积极的精神文化消费,拉动内需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1.2有利于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公共文化活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结合各行政村特点深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教育,有利于推翻农村过去一些陈旧的封建思想观念,纠正农村地区仍存在的一些错误认知,让农村居民树立科学意识,给农村居民灌输与时展同步的新理念、新想法、新思路;有利于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增强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增强农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农民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通过提供种类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在丰富农村居民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提供精神文化产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常识,弘扬先进文化、传播积极正能量来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活动范围,丰富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形成完善的农村文化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文化的方式和内容,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给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创造和谐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1.3有利于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传承宗祠文化,发挥农村道德文化、乡风民俗的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则系统,对人们建立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具有建设作用,有利于焕发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气象,培育乡风文明建设新风尚。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有利于加强农村地区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传承农村优秀文化,倡导农村居民注重良好家风建设、睦邻友好相处,提升农民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引导农村居民培养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的良好品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摒弃反科学的封建迷信落后思想,坚决不信邪教和地下宗教,形成向善向上的乡村文明新风貌,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再上新台阶。
1.4有利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在衣、食、住、行等自然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呈现的需求逐渐增加。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有了精品化的需求,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和便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兼顾效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便捷性有更高的要求,能通过缩短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时间、减少公共文化服务的交通成本,如打造“15分钟文化圈”理念。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意味着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能够充分考虑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完善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和全方位的监督机制,提高公共文化供需匹配度,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同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获得性不高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获得性主要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的种类及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数量能否满足农村现实的文化需求。目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基层政府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却急剧减少,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是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获得性的保障,随着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呈上升趋势,各行政村综治文化服务中心、农村书屋、文化广场建设等基本落实。由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主要是在国家下达的统一标准下建立起来的,往往功能单一,供给内容比较单调,有些行政村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但后期公共文化资金保障不足、后续运行管理配套措施滞后,造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不高,出现公共文化服务无效供给的情况,导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浪费。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是决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农村地区相对偏远的地理特征使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紧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断层,难以满足实际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的需要,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不高。
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接受性不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接受性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供给主体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是否贴近农民生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是否被农村居民所接受,是否达到了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预期。可接受性是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可及的重要指标,具体可通过“满意度”来体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外出流动人口比例增加,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到就业机会多,晋升空间大的城市工作生活,留在农村生活的群体以小孩,妇女和老人居多,不同年龄段对公共文化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种类较少,无法满足农村各群体的精神文化需要。有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比较适合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如文艺表演、电影放映类较受农民喜爱,但农村电影放映场次一般为一年2~3次,非常有限的供给数量极大地削弱了文化产品能够活跃文化气氛、促进良好乡风的功能。农村公益文化课堂与科普知识宣传讲座仍不到位,部分“空巢”老人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家园不够丰富。据有关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在闲暇时以玩手机、看电视、闲聊、走亲串门或者打扑克打麻将作为主要娱乐方式。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大门常常处于落锁状态,偶尔开门也只能看到借阅室里仅有寥寥几排布满灰尘的桌椅。村设图书馆藏书量少,陈旧书目占很大比重,小孩走进村设图书馆的意愿较高,但给小孩提供的图书资源数量极少,馆藏图书更新速度慢。阅览室看书的人寥寥无几,读不懂、借书难、读书难等让农村居民难以接受。与此同时,公共文化工程未兼顾到农村各类群体,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可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微乎其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不明显,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接受性不足。
2.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适应性不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适应性主要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农村居民的动态“适合度”。可通过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程度以及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调整程度来衡量。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参与意识、自身文化素质和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刚性供给,内容单调,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弹性需求。农村地区文艺表演、科普知识宣讲、文化上门活动开展的极少,群众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有限且形式单一,很难吸引农村居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合理,大部分是以村委会为中心建设,服务半径小,辐射的范围窄,开放的时间短,农村居民获得公共文化服务仍受到空间距离、时间成本的限制,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程度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不仅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者,也是服务对象表达自身文化需求和评价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形式质量等信息的收集者和反馈者。但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各部门未建立农村居民需求调查机制,农民表达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渠道不畅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与公共文化服务对象未形成良性互动,对农民现实的公共文化需求缺乏及时有效的回应,无法满足农村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不强。
3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对策
3.1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引导有序参与
资金不足是限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瓶颈”。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培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基层政府对公共文化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财政资金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倾斜。另一方面,拓宽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民间集资积极参与进来筹措公共文化服务资金;吸收农村企事业机构、社会组织、本乡本土在外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扶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造血”能力,使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的来源更加广泛、更为多元,从而减少对基层财政的依赖性,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发展。
3.2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提高供给效率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不足等低效率的供给现状。总体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基层政府的供给能力往往有限。因此,从国情出发,综合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来看,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创新的角度去看待。可以采取发挥政府供给、优化社会供给、建立混合供给的发展方式。自2015年政府实行简政放权等方式划清自身与市场的界限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完全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激发了农村文化市场活力。PPP模式是政府和私人主体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通过签订相应的特许经营协议,双方共同出资,进而达到双方互利共赢和风险共担的一种模式。PPP模式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领域中引入公私合作的PPP模式尤为重要,通过PPP模式可以发挥多主体融资方式,弥补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由于私人资本注入,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方面的效率也可大大提高,降低公共文化服务投资成本。与此同时,政府与私人资本的合作也可以实现风险共担,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协同合作,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合力,一同解决农村居民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共同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提高,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
3.3挖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本土资源,提升服务效能
农村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充分挖掘农村公共文化本土资源有利于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样态,因地制宜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居民最现实的公共文化需求,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不仅局限于标准化供给,更应发挥农村居民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在文化上“造血”的内生动力,结合行政村落文化特点,依托农村本土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可接受性。譬如利用现在农村普遍流行祠堂宗祠文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文化习俗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吸引农村居民广泛参与。与此同时,本土资源与第三产业相结合发展农村文化旅游,譬如赣南革命老区可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开展主题教育、研学旅行等活动,依托当地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3.4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建设,优化人才队伍
农村优秀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员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质量、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形式以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成效。必须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团队,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良性运转,为农村提供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产品、开展形式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为实现这个目标,应积极组织在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以期提升服务水平;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带动农村居民积极参与进来,通过群众推荐,村委会选拔,组建一支富有创造活力的农村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实行人才引进,出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相关优惠政策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文化工作者服务农村、扎根农村;打好乡情牌,让大学生记住乡愁,鼓励当地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加入基层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为家乡文化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3.5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反馈机制,实现精准供给
农村公共文化反馈机制是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农村居民充分表达真实的文化诉求,优化农村公共文化相关服务,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便捷、高效供给,提升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的满意度,满足农村各类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动态需求,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因此,农村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前应对其进行需求采集,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进行明确定位,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将农村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执行过程,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评价考核制度,保证公共文化反馈机制平稳运行,做到供需有效对接,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度。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校教育出版社,2015:13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吴理财.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N].人民日报,2015-11-24(007).
[4]唐梦烨.农村社区化与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可及性提升的关系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8.
[5]宋元武,徐双敏.国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与经验借鉴[J].学习与实践,2016(11):115-122.
[6]黄莎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可及的评价维度构建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7]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8]李昶.基层公共文化领域PPP模式应用研究[J].人文天下,2019(01):15-21.
作者:肖书芳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