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自信下公共文化协同治理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坚持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就要将公共文化建设成为巩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纽带。现如今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正朝向多元化共生的发展模式转变,应通过建立城市公共文化动态协同治理体系,优化主体的资源有效配置,提高主体的治理创新能力。通过协同治理体系下主客体的良性互动形成协同治理创新机制,多层次、多维度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城市公共文化治理中存在的错综复杂的各类问题,实现治理的有效成果,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建设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自信;协同治理
一、坚持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逻辑导向
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是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面对全球经济转型、区域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前沿科技突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持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新生力量。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逻辑。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精神层面上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作为一种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文明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历史长河来看,我国传统文化历经多个历史时期的碰撞,同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推陈出新,新的内涵不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进步和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共产党人一直以来都秉承科学、理性的工作作风,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坚定传统文化信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超越性和重塑性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发展中超越、重塑,进而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部分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在面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变革时,农业文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体系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塑再造,并突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以适应不同时代的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充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在对其重塑过程中又超越了传统文化,创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我国发展的根本思想,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3],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逻辑导向,为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提供了理论遵循。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一直以来,共产党人一直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也用它来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全部实践。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社会建设的艰辛探索中,找到了与中华民族特点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四个自信”思想的提出,把文化自信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其重要性。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这无疑给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建构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目标
(一)建构文化自信的治理宗旨
我国文化自信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让人民群众获得自由全面发展,文化影响着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在思想政治、精神财富、公共生活中拥有多重功能。因此,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文化自信建设,需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发动居民的积极参与性,发挥居民建构中国当代文化自信的主体功能和创造功能。在文化生产方面,通过提升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感染力来建构文化自信。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构文化自信需要顺应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资源有效配置功能,按照以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发展原则,激发文化生产领域的活力。在居民生活方面,将公共文化建设成为有利于社会各群体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文化体系,从而为人们展现社会生活个性化与共存性相结合的居民生活环境,使得每一个独立个体都可以探寻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加强居民对公共文化生活的认同感与自信心来建构文化自信,使公共文化成为惠及居民日常生活,实现文化全民共享,奠定文化自信的基础。
(二)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目标
“文化建设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平台。”在文化自信体制建设中,城市文化建设作为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链接和影响着治理结构的传播过程及传播效应。因此,建设城市公共文化自信体制应从整体结构入手,系统优化整体结构,从制度创新到执行创新自上而下地做到多维度、跨层次的协同规划治理。城市公共文化体制建设需要借助权责一体、能力匹配的综合治理方式,不断建构起治理主体权责体系,用来有效规范与平衡各主体间的权责关系,最终建构成多维联动、均衡合理的协同治理主体结构。在治理活动执行中,使治理主体具备广泛适应动态场景能力,有效发挥治理主体的能动性作用。通过对城市公共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基础,充分挖掘和利用符合公共文化脉络的开放性的协同治理空间,凭借综合运用各主体间共同学习、共享成果、交叉传递等途径,来不断作用于创新网络,从而使得协同治理创新发展获得秩序保证。凭借对城市公共文化治理主体的多维化治理,不断解决治理行动中细节化缺失的问题,增强治理体系的执行效率,协同治理主体自发机制保障治理系统运行的弹性机制,实现治理体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三、发挥协同治理体系创新功能建设城市公共文化
(一)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体系建设
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应按照协同治理、协同创新、主动参与来推动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实现协同治理效能的提升。以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为基础,通过治理主体多维动态效应,协同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执行模式整体性,改善基层组织碎片式治理状态;除此之外,还强调人民群众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各治理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的创新,并借助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建立,为治理创新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首要任务是建立以整体化、系统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系统,其最为体现公共文化自信建设的核心价值与精神来源,包含提升知识底蕴的教育系统,提升文化建设基础的保障系统,维护文化自信秩序的管理系统,夯实文化自信建设的动力系统。提升知识底蕴的教育系统包括培养居民文化自觉观念,树立文化共同体意识,加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识系统培育,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夯实居民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建设基础的保障系统。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保障、公共文化建设过程物资供应保障、丰富居民文化活动的平台保障。维护文化自信秩序管理系统,主要由公共文化建设管理政策和管理机制、公共文化建设三方监督机制、组织与引导居民参与文化建设动员机制、高素质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等几部分组成。夯实文化自信建设的动力系统,其主要由建立以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为主体的公共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公共文化建设成效考评机制、居民广泛参与的激励机制、居民参与成效的反馈机制等几部分组成。通过以居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参与的公共文化自信体系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的效能提升机制,打造居民主动参与、社会大力支持和内生价值认同的三重驱动模式,调动文化市场主体性供需的平衡动能,保障文化产业与城市公共文化协同并进,共同推进文化自信体系建设与完善,进而系统地提升公共文化协同治理水平。
(二)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的重点
要扎实推进文化自信的建设,就必须注重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在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三个部分:一是要通过以居民主动参与为主体、政府积极引导与服务居民参与过程、社会团体与企业协同居民参与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系统,然后再通过配套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出多元主体的协同效应,不断促进治理成效创新发展。二是可以凭借从基层单位到上级领导单位统一协调的行动制度,发挥社会团体和企业的供需平衡动能,居民主动参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来激活治理体系的创新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治理的良性发展。三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系统作用,还需梳理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居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团体、居民之间的管理、服务关系;企业和社会团体与政府、居民之间的供应、沟通关系;居民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之间的监督、评价反馈关系。促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居民之间形成和谐共处关系,协调公共文化建设目标,形成有效资源分配、高效服务供给、合理意见表达协同治理机制。除上述三个重点部分,协同治理体系还需要调整好以下关键点:首先,城市自身属性特征、各社区类型、地方政府部门治理逻辑、居民个体特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些方面都会对治理行动产生影响;其次,要在多维立体化的协同治理关系中厘清治理主体的职责分布和权力界限;再次,要重视治理体系的主体能动性自发协调机制的建构与完善,不断加强对于过程、要素、效果的主体优化,逐渐建设成开合式创新价值链条;最后,基于政府、居民、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多元参与动能与治理成效两个方面,形成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的客观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划分主动参与的范围。
(三)多维互动治理创新建设城市公共文化
建构起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体系,应该是在充分发挥该体系协同效应的同时,还必须要促使各参与主体不断进行功能创新,从而达到价值增殖效果。从根本意义上说,居民认同是使公共文化制度实践拥有持久生命力的根本保障[4]。通过治理动态化、行动创新化、协同自主化来激活居民的创新潜力,使居民在自我价值认同和社会价值认同的双重认同下参与建设活动。在建设活动中尊重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发动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全过程,以社会团体为基本单位作为引导人民群众有组织、有秩序参与的主要媒介,不断增强活动参与质量与公共文化建设效果。建立合乎公共文化发展的创新要素结构,优化创新环境,根据治理主体的自身优势利用创新资源对治理客体进行创新,在创新活动中建立自主协同机制。以结构创新支撑高效的功能创新,以功能创新带动结构创新的完善和发展。建立以居民为主体与协同治理创新相呼应的互动机制,深入发掘居民主动参与的内在动力,拓展文化自信机制建设的创新途径。利用协同治理体系中政府持续更新的政策举措,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同时,基于政策导向与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双重助推,指引与监督各社会团体、企业单位能够始终保持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然后,再谋求达到文化创新目标,让人民群众能够从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切实实现良性互动。建立主体自我认同与社会支持互动的影响机制,梳理居民获得社会支持资源的来源,搭建起多元化的社会支持渠道,夯实自我认同的价值理念。建立社会基层组织保障居民主动参与,提升居民自组织能力下的有序参与机制和规范约束机制。在开展活动时,通过社会基层组织协调,利用居民空闲时间与公共文化设施开放时间的高效匹配,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同时降低居民参与的门槛限制与时间成本,提高居民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适当的活动回馈吸引居民自发组织更多居民参与,在活动中提升居民的自组织能力。协同治理是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可供选择的模式,也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备择治理结构[5]。在各项机制多维互动下,建立高质量高效率居民参与机制,提升居民参与满意度和幸福感,实现协同治理创新建设城市公共文化。四、结语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的文化自信建设就是要建立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体系,让人民也参与到城市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来,更是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切实体现。文化自信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层基础,要发挥城市公共文化协同治理体系创新功能,重点关注以居民主动参与为主体、政府积极引导和服务居民参与过程、社会团体和企业协同居民参与的动态治理系统的协同成效,以及基层单位到上级领导单位统一协调的行动制度,发挥社会团体和企业的供需平衡动能,提升治理主体协同能力,提升治理成效创新发展,实现多维互动创新建设城市公共文化。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2).
[2]李纪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在何处[J].兵团党校学报,2017(5):5-16.
[4]颜玉凡,叶南客.新时代城市公共文化治理的宗旨和逻辑[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6):66-72.
[5]陈世香,黄冬季.协同治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的个案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20-128.
作者:陈大康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