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空间感知视角下公共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空间感知视角下公共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空间感知视角下公共文化论文

1研究对象、视角与方法

句法把空间系统概括为轴线模型(axialmodel),以此对应城市中人的线性流动。由于文化设施依服务范围与功能的不同具有等级属性,相对应的,人的自然流动也会因不同的交通出行类型在不同尺度范围产生分层、分级的运动与交流网络。为对应本研究中对深圳市、区两级文化设施的可达性分析,本文采用由“轴线模型”派生的“线段模型”(segment),将可达性的度量从“拓扑距离”(轴线与轴线之间改变方向的次数)扩展为“角度距离”(轴线累积的转向角度),并可通过设定不同的网络分析半径来度量街道在不同城市尺度上形成的可达性潜力,如800m为半径的句法运算,可以反映步行10min范围内空间所具有的可达性。本文用来描述空间可达性的3个参量为:整合度(integration)、选择度(choice)和综合潜力(combination)。整合度反映一个空间距离其他所有空间有多近,即作为目的地的潜力,整合度越高的道路可达性越高。选择度衡量道路作为最短路径被穿过的概率,是判断最优出行路线的指标。综合潜力将整合度与选择度指标结合,考察空间作为目的地与最优出行路线的综合指数,可视为人出行的综合效率。由于GIS具备更加综合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地理分析能力,本研究将GIS的米制距离分析与空间句法的拓扑分析相结合,建立文化设施空间地理信息与深圳市街巷网络Depthmap综合信息数据库,利用GIS将空间句法的城市街道网络分析模型与文化设施点相叠加,进而对文化设施的布局现状进行多层级、多变量的空间分析。

2研究过程与问题总结

2.1市级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现状与问题

首先依据居民出行方式与时间的比较关系,分别设置9km与4km作为市级、区级文化设施可达性最优的服务半径。然后在GIS平台中对深圳市10个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6个城区以及光明、龙华、坪山、大鹏4个新区)的文化设施做缓冲区分析,考察理想出行时间内两级文化设施的覆盖范围。结果,就市级文化设施而言,福田、罗湖两区已实现满覆盖且福田区的市级文化设施密度最高,南山区、龙华新区部分区域局部覆盖。而龙岗区、宝安区、坪山新区没有市级文化设施布局。这与文化设施建设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高度相关的特征相吻合,也说明随着新区的发展,人口膨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较大缺口。进一步在空间句法线段模型中采用最小转角距离算法(leastanglesegmentanalysiswithinmetricradius)4)分别计算9km、4km半径下空间结构的连接状况,从中提取文化设施所在街巷的整合度、选择度与综合潜力值作为市、区级各文化设施的可达性属性。各市级文化设施可达性基本属性值如表2所示,其中整合度与综合潜力值排在前20%的街巷,为希烈尔教授定义的前景网络(foregroundnetwork),它们构成城市空间的主要骨架,其中整合度与综合潜力值排在前10%的街巷为整合核心、综合潜力核心,是可达性最好的空间。整合度与综合潜力值排在后80%的街巷则对应背景网络(backgroundnetwork),为居民出行效率较低的空间。定量结果显示:73%的设施位于整合度前景网络,其中有46%的设施位于整合核心;64%的设施位于综合潜力前景网络,36%的设施位于综合潜力核心。表明从空间感知的角度来看,在9km出行范围内,市级公共文化设施的选址无论作为目的地还是最佳出行路径均有很高的被选择率,可达性极高。综上,深圳市级文化设施呈现单中心布局的特点。11个市级文化设施中,8个位于福田区且具有很高的配置效率,形成高品质的“福田-罗湖”文化中心区,但就全市范围来讲,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格外突出。

2.2区级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现状与问题

区级文化设施整体分布均衡,但在设施数量上,福田、南山、宝安3区的设施总量占全市的60%,远高于各新区。在布局形态上呈现3大特点:

1)与市级相比,区级设施位于城市前景网络的比值明显降低,仅16%的文化设施位于整合核心,10%位于综合潜力核心。

2)文化设施布局质量、设施数量与区域发展程度间并无显著关联。光明、坪山等新区的文化设施虽然数量少但布局质量明显高于罗湖、福田中心区。这说明城市中心区着力于商业发展,而新区在大众型文化设施选址上显示出后发优势。

3)文化设施布局呈现网络型、分散型、组团型、集中型4类格局。网络型、分散型见于原特区内先行开发的地区,伴随城市的发展逐步均衡建设;组团型、集中型见于原特区外,通过集聚的文化旗舰项目带动地区文化发展。这4种类型的文化设施综合潜力运算结果,红、橙、黄色线段为综合潜力前景网络,绿色和蓝色线段为背景网络。福田区是网络型布局的典型,与建设一个综合性区级文化馆不同,通过专门化的特色馆连接成覆盖全区的服务网络,目前已开设戏剧、舞蹈、书画等7大主题文化馆,但多选址于城市背景网络,空间识别性有待提高。罗湖区文化设施布局分散,可覆盖全区,但也多位于城市可达性的边缘区域。南山区、龙岗区文化设施分布呈现明显的组团集聚性。盐田、宝安,坪山新区均为集中型,设施建于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光明新区、龙华新区以文化综合体的形式一体建设,虽然组团型与集中型可高效利用文化资源,且选址质量较高,但均存在着分布欠均衡的问题。各区文化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属性如表3所示。不同的分布类型与城市各发展阶段的建设实际密切相关,也伴随文化设施发展观念的提升逐渐优化,无论哪种类型,都应在效率与公平最大化的原则下处理好布局均等性与配置高效性的关系。空间感知视角出发的布局优化建议将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尺度,协调现有布局与可达性最优方案,形成综合性的建议。

3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3.1建设4个市级多中心混合式文化组团核心

根据《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制定的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结构,建议市级文化设施应在现有基础上,选择整合度与综合潜力前15%的城市空间核心(spatialcore)建设多中心混合式文化组团核心。通过对街巷网络进行筛选,笔者认为城市中存在着4个空间核心,分别为中部的“福田—罗湖”中心(以皇岗路、深南大道等为核心);西部的“南山—宝安”中心(以深南大道、宝安大道为核心),也是未来的前海城市副中心;西北部以广深公路、南环路及宝安大道为核心的城市网络,龙岗区以深惠路、龙城大道为核心。4个文化组团核心作为城市中集聚效率与认知效率最优的街巷空间,将为不同城市组团的居民提供兼具可达性公平与使用公平的市级文化服务。目前,“福田—罗湖”核心与“南山—宝安”核心已有一定数量的文化设施集聚,可在原有基础上规划建设。此外,还应进行混合功能开发,配合公共交通建设,不仅能有效促进城市人流的聚集,也可以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塑造多中心混合式的城市组团结构。

3.2建立跨区级文化设施集群与区级多中心文化组团

从空间感知的视角出发统筹全市区级文化设施分布,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共生。建议选择区级最优出行距离4km网络分析半径下,综合潜力前15%的街巷作为重点区域,根据空间特征与实际需求建立跨区级文化设施集群与区级多中心文化组团,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与只建设单一区级场馆的惯例。如图8所示,现有文化设施大量分布在最优网络的边缘,建议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或提升视觉识别度与空间识别度提高空间效率。如福田区、罗湖区交界的红岭中路是两区认知度最高的区域,荔枝公园、大剧院等文化艺术场所沿道路两侧分布,未来可形成辐射两区的文化设施集聚区。又如宝安区现有两个主要的街巷组团,东南部组团集中了区级重要的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及文化馆,而西北部文化设施则相对缺失,可通过建设区级分馆以满足区内不同组团居民的文化需求。

3.3建设“文化+生态+产业”的特色文化设施空间

各区在文化、生态、产业等方面的特色资源是提升文化设施空间意向的潜在优势在选择具有空间拓扑优势的街巷进行建设的同时,建议融入各区特色,强化自身识别性提高供需效率。如龙岗区可利用版画、油画等资源来提升文化设施的艺术性与原创性打破文化创意产业只能在产业园区出现的模式,形成以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具有生态环境优势的南山区则可依托重要街巷网络中的深圳大学、深圳湾体育公园、中山公园等城市公共空间,形成富有南山特色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盐田区可发挥海滨生态优势,结合海洋文化与度假文化建构特色文化设施,创造更为丰富的休闲旅游体验。拥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区还可选取主要街巷与文化遗产相结合进行适当的综合开发。

4结论与展望

基于空间句法对深圳市、区级文化设施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深圳市级文化设施具有良好的空间感知秩序,但分布不均衡,建议结合未来城市规划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结构,在城市空间可达性和感知性高的区域重点建设市级多中心混合式文化组团,最大限度提升文化设施的利用效率。

2)区级文化设施整体分布均衡但可达性偏低,新区选址优于原特区内各区,可选择最优街巷网络建立跨区级文化设施集群与区级多中心文化组团,并通过增强视觉识别度与空间识别度提高空间效率。

3)结合各区在文化、生态、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特色文化设施空间,以强化自身识别性。本文从空间感知的视角为城市文化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研究方法上的探索也对其他城市与地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未来,伴随城市更新与文化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将为城市人文价值的提升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笔者基于本研究提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分布的3个原则:

1)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应兼顾均等化与配置效率最优化。选择具有结构优势的空间重点建设,实现效率与公平最大化。

2)鼓励文化设施的混合开发,有利于形成居民生活核心,增强场所活力。可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形成特色文化设施,提高文化空间意象的可识别度。

3)从城市整体感知层面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和只建设单一等级场馆的惯例,按实际需求建立多中心文化组团或跨区域文化设施集群,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