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摘要: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介绍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发展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传承与进一步发展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的建议:改进传统工艺形式、建立满族手工刺绣基地、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及打造满族刺绣旅游产品品牌,以及加大对满族刺绣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关键词:满族刺绣;价值;传承

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各界的关注,而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民间刺绣手工艺,一直以来深受国内外广大旅游者的喜爱。在被誉为“冰雪世界”的我国北方地域有着独具特色的刺绣文化———满族刺绣。满族刺绣在清代被称为“皇族刺绣”,俗称“针绣”“扎花”“绣花”,最初主要流行于满族混居的广大农村,是满族学习汉族刺绣后的产物,刺绣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寓意深刻,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一、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发展和研究现状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渐渐被人们忽视甚至遗忘,民国时期满族刺绣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因为地域的关系,满族刺绣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满族刺绣仅在锦州、兴城、长白山几个地区发展的比较好。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日益重视,满族刺绣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刺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和习俗的“活化石”,关于它的保护和传承,成为许多专家组研究的课题。国内关于满族服饰的刺绣纹饰工艺和风俗的研究主要有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王辅世主编的《中国民族服饰》和扬锡春编著的《满族风俗考》。关于介绍满族刺绣的著作有金欧的《满族民间工艺》和徐万邦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国外对我国满族刺绣的著作主要有格拉迪斯•简伯克•孔(Gladysjan-bickkong)的《中国丝绸概览及满族服饰研究》,将满汉服饰进行了比较研究。目前,国内对满族刺绣文化的研究只停留于对其服饰和技艺的考究,而对其传承、保护和产品的研究较少。而国外对这一民族手工艺术品还未进行深入研究,但满族文化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重点。

二、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满族的历史可以从商周时期的肃慎人开始追溯,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字和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而在清朝时期形成的满族刺绣是满族文化美丽而又富有内涵的载体。满族刺绣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它反映出古代满族民间的生活方式、人文地理和民俗习惯等最平常却又最真实的景象,刺绣上的内容表达了满族人的愿景和期望。研究满族历史和文化的专家学者可从满族刺绣的形式和内容上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民族,探寻满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痕迹。

(二)艺术价值

与“四大名绣”一样,满族刺绣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构图方式上,为了完成构图的需要,在有限的二维平面上实现广阔无限的三维空间,塑造复杂的形体,凭借设计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以及对艺术的顿悟,用娴熟的表现技法将客观对象在构图平面展开。在图案内容上,更是体现出满族的民族特色,经常出现喜鹊、乌鸦、狗、鹿和马等满族的保护神。制作者在完成精美的手工艺品的同时,更是加入了对本民族的热爱之情。

(三)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满族刺绣可以在衣服、裤子、鞋、荷包等服装和配饰上使用,大面积使用可以使服装更具有民族特色;在服饰上绣上花纹或图案,可使服饰颇为新颖,让消费者眼前一亮,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由此可见,满族刺绣不仅实用价值高,还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三、满族刺绣旅游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传统工艺

一方面,将传统刺绣工艺与高科技相结合,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生产,形成满族刺绣手工艺产品生产线,将生产线转换为具有观赏性的旅游产品,让游客可以近距离地参观手工艺产品的制作和生产过程。另一方面,保留传统的手工业制作方法,秉持发展和保护纯手工技艺的原则,组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技艺传播小组,现场教授游客简单的刺绣手工技艺。在制作工艺上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刺绣的优点,博采众长,弥补自身不足。开发和设计独特的刺绣作品,形成独特的产品设计风格。

(二)建立满族手工刺绣基地

规划特定区域建设满族手工刺绣基地,由专业师傅手工刺绣,制作机器无法完成的刺绣作品。建立基地不仅仅是为制作和销售手工刺绣品提供场地,还可以让旅游者在这里亲眼见到满族刺绣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在惊叹其技艺高深之同时深深地爱上满族刺绣艺术。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美丽壮观的北方雪景,还能体验满族刺绣的制作全过程,完成属于自己的专属作品,并将其作为旅游纪念品购买留念,在了解满族刺绣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体验了独特的女工技巧,充分享受这一过程。手工业基地的建立不仅能带来旅游业收入的增加,而且能为满族刺绣技艺培养更多的继承人,在这里打破性别界限,不只是招收女绣工,更欢迎男绣工的加入,在培养继承人的同时还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三)提升满族刺绣产品的实用性

在诸如毛巾等生活用品中加入刺绣元素,让满族刺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将满族刺绣与服饰、鞋子等设计相结合,创立独特的民族品牌;在普通的香包上添加刺绣图案,使其变成极具东北特色的配饰,让更多的人喜欢上满族刺绣。在刺绣内容上可以添加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特色景观或者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通过刺绣展示东北地方风貌,体现不同地域的相互融合,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实用商品。

(四)打造满族刺绣旅游产品品牌

满族刺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主要在东北地区,因此应全力将满族刺绣开发成为东北特色旅游产品,让满绣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像“四大名绣”那样大放异彩,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充分考虑产业融合及产品新意,秉持主题鲜明、要素齐全、预算科学合理等设计原则,采用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方法,有效整合散乱分布的满族刺绣文化遗产。以“雪域满绣”为主题,打造参与型特色旅游产品。

(五)加大对满族刺绣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与本地和其他地区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合作,投放满族刺绣的广告宣传片;利用网络营销方式,如建立满族刺绣网站,上传满族刺绣的简介以及经营产品的种类和价格,让消费者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其简单信息;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微营销方式提高满族刺绣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旅游主管部门可请一些满族明星作为形象大使拍摄广告,为本民族的文化做宣传,增加人们对满族刺绣的关注度。政府部门可在每年定期举办满族刺绣作品展览,展览现场还可请一些技艺高超的刺绣大师现场制作,吸引更多的满族刺绣文化爱好者、旅游者来到东北,欣赏并学习满族刺绣。同时争取得到旅游主管部门和政府的支持,将满族刺绣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打造满绣风味十足的旅游观光地,让更多的人知道,东北不仅有冰雪,在白雪皑皑中还闪耀着一朵璀璨的“奇绣”。

[参考文献]

[1]陈永岗.锦州满族民间刺绣的区域性价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0.

[2]刘荣超.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意蕴[D].山西大学,2012.

[3]乔新民.浅谈沈阳乔氏满族民间刺绣[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46-47.

作者:田钰 单位:佳木斯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