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思考

[内容提要]公共文化产品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文化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为目的的产品和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本文从伊犁州的实际出发,提出在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方面首先要实现生产及供给方式的电子化和科技化,注重发挥公共文化产品的导向作用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要立足于本土资源并实现生产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通过推动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深度融合,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面。

[关键词]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

公共文化产品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文化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为目的的产品和服务,它既具有公共产品的外部收益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又具有文化产品的导向性、公益性、大众性和专业性,在需求方面具有民族性、区域性、地方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其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后,我区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通过免费开放、政府购买演出服务、加快数字化服务进程等新举措,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随着文件的下发,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一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研究的新高潮。公共文化产品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本文就在伊犁州如何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实现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及供给方式的电子化、科技化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文化产品主要有报纸、杂志、图书、音乐美术作品、手工艺品以及戏曲、曲艺等表演艺术,所以我国建立了以文化行政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为主体,文联、报社、杂志社等单位和系统配合的文化产品的组织、生产机构,以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台、书店、艺术表演团(队)为主阵地提供服务和供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电视技术的应用,增加了电视台及相关部门,配合电视输出而生产的文化产品迅速丰富,占领了半壁江山。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掀起了文化产品的又一次革命,传统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方式已经处于被动状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了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大空间,我国现在已经拥有3亿服务终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加快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全面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加工制作、传输传播及公共文化信息的与互动服务已势在必行。中央相关部门和内地省区在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及供给方式的电子化、科技化方面已经领航,我认为伊犁在这方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努力将最新科技应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供给过程中。比如将现代的声、光、电技术应用于艺术表演作品的创作、演出,将电视编辑、制作技术应用于小品类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将辅导和培训搬上电视或应用互联网开展等等。其次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馆(站、室)、博物馆、图书馆(室)、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建设。伊犁州文化馆于2011年11月开通了自己的网站,网站设有“文化快讯”、“文化展演”、“活动动态”等栏目。2012年1月正式开办了群众文化电子杂志,制作群文论坛、工作动态、文学园地、艺术走廊、音乐之声及休闲娱乐六个板块,收集了伊犁本土书画摄影、文学音乐创作及基层工作动态,全方位地展现了伊犁群众文化的风采和文化成果。州图书馆、州文化艺术研究所等单位也相继建立了单位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消息,扩大宣传面。下一步要加强公共文化大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处理,加快推进数字文化资源在智能社区中的应用。

二、发挥公共文化产品的导向作用

公正文化产品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文化部门输出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现代公共文化产品要为建设文化精神家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服务,起到社会教化和以文化塑造人的功能和作用。在新疆、在伊犁它既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又是我们反渗透和反分裂的武器。所以在现代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中要牢记以下四点。第一,公共文化产品在思想上要维护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是我国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共文化产品要继续高举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使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新疆及伊犁群众中得到宣传和普及。第二,公共文化产品要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敌对势力大量收罗人员,制造和传播披着笑话外衣的以丑化领导干部为目的的文化产物;处心积虑地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引到体制问题上,激发群体性事件。在新疆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他们歪曲历史和宗教教义,蛊惑群众,这都需要我们生产的文化产品有能力说服和教育群众,并能够给予坚决地还击。第三,公共文化产品要解决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思想和理论问题。伊犁是一个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步都比较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怎么看待伊犁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体制改革的阻力大,经济发展的瓶颈难以突破,群众的适应能力较差等等。还有如何引导在伊犁生活的各少数民族走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比如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应该在多大程度保留、农耕生产方式如何实现现代化、如何增加商业的竞争力等等,都是现代公共文化产品应该思考和从理论上解决的。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基本原则

公共文化产品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为目的,目前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正在牵头起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使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一直是党和国家坚持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需求导向,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需求信息反馈机制,从搜集、分析群众的文化需求入手,来确定产品内容、数量、以及供给方式。在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之前,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差异性,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提供文化产品,以“菜单式”、“订单式”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各民族群众多层次、多方面、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在新疆以及在伊犁,要扩大以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导更多的文艺人才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运用母语创作,为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

四、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要立足于本土资源

1、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历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其思想之深邃、文化之灿烂、艺术之华丽独树一帜。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发掘出的公共文化产品,才会有民族标识,也容易走进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更容易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发掘丰厚的地域文化

伊犁河谷位于西天山中段,气候湿润、水草丰美,高山地带是游牧民族的乐园,河谷地区又是农耕民族的宝地。还是丝绸之路北道或草原道的结点,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近代史上著名国际商埠,商业文化发达。伊犁聚集着希腊、印度和中国三大文明古国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精华,汇合着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汇合着汉藏语、印欧语和阿尔泰语三大语系,还汇合着希腊、印度、波斯、阿拉伯和中国等国家的音乐舞蹈体系,文化资源丰富,蕴藏量大,门类齐全,在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中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吸取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伊犁是多民族聚居地,素有人种、民族博览地之称。各民族的文化遗产,都是该民族人民千百年智慧的结晶,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各民族积累了丰厚的自然科学理论和成果,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基础科学和农业科学、畜牧业科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实用科学方面,都各有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知识体系。立足于本民族文化遗产创作出来的文化产品,不仅能带给人心灵的抚慰与滋养,也能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打开另一扇窗。

4、有助于激发爱国热情,缓和民族矛盾

重视和保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体现,是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的体现,也是对各少数民族的一种人文关怀。边民自古以来都在不断移动,就近代来说,也有大量迁移,边境居民大都有着同源、同族甚至亲缘关系。尊重和保护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激发爱国热情,缓和民族矛盾。

五、实现生产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1、继续发挥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

文化行政部门及下属的文化事业单位是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的主体。为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我区加大了投入力度,截至2014年已建成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共有文化服务机构5604个。包括117个文化馆、107个公共图书馆、82个博物馆(纪念馆)、1147个文化站。同时,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新疆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国家投入8.6亿元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在南疆三地州率先新建了4151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从而让新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了区、地、县、乡、村五级网络,正接近实现全覆盖和均等化。我区于2008年起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2011年起,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普遍实施了免费开放,同时建立政府购买演出服务机制,对承担公益演出任务的全区95个地、县文艺院团每年补助2000余万元,年购买演出服务达到7600余场,“百日文化广场活动”、“文化种在村居活动”、“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服务品牌,都倾注了文化战线同志的心血,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文化行政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正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当然要保证现代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发挥文化骨干的作用。

2、扩大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

广电系统、报社、杂志社、教育系统是生产和传播公共文化产品的重要力量,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在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中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充分开展跨行业的团结协作,达到资源共享、合作研发、共同传播,是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重要举措。

3、引导和鼓励公众、非盈利性文艺团体和文化志愿者参加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积极引导和鼓励公众及非盈利性文艺团体的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以政府购买、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企业和一些社会文化组织也成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的重要力量。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动员组织专家学者、艺术家、优秀运动员等社会知名人士参加志愿服务。

4、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完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民间艺人、传统工匠、民族医药师、传统美术师、传统文化饱学之士的保护和利用,调动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延续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十多年来,伊犁州已经成功地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个,自治区级项目53个,建立了州级名录三批,州级项目169个。有9名传承人被评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2名已经去世)、56名传承人被评定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7名已经去世),89名传承人被评定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州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9名正在公示中。县(市)级名录及传承人评定工作也不同程度地开展,部分项目的县、乡级传承人队伍稳定,2015年评定了州级传承基地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体系建设正在完善中。

六、通过推动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深度融合,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面。

我国已经提出对于公共文化产品“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具体做法:一是政府将通过出台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吸引社会组织和文化产业单位积极参与投标竞争;二是政府将通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三是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今天我们要建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能力,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资源总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强化对特定地域、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还有许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探讨和解决,相信在文化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会交上一份令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1。

[2]曹文,邹婷:我国公共文化供给的政府缺位与改革[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02。

[3]国家统计局: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R].省略,2010。

[4]韩军: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党政干部论坛,2008.01。

[5]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作者:陈江琼 单位:伊犁州文化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