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的服务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的服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的服务研究

摘要:就秦皇岛自身而言,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之中是其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举措之一。基于秦皇岛市公益图书馆建设的价值影响,结合目前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问题,应从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现代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新现代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和服务保障工作等方面入手解决。

关键词:社会力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秦皇岛市;公益图书馆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力量参与的内涵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提出的新概念、新要求、新任务,这也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关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明了新方向、新趋势。新形势下,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并需解决。“现代”二字给予了新的内涵,就是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上,围绕着正确导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和改革创新的原则,以服务目标均等化、供给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民主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管理体系法治化为特征,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公民享有其基本的文化权益则是体系构建的出发点,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则是基本任务。

(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有学者提出,所谓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指除政府及其下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外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行为,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

二、秦皇岛市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研究

(一)秦皇岛目前所面临或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秦皇岛尚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面临种种难题,社会力量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遭到诸多限制。1.公共文化内容单一。因秦皇岛公共文化的主体局限于政府及各事业单位部门,管理理念大同小异,带有严重的“政府”或“事业”色彩,也就意味着公共文化内容的雷同性较高,从而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秦皇岛目前而言,可供市民使用的公共文化场所很有局限,例如市图书馆、玻璃博物馆、人民广场等,形式单一,毫无自身独特之处。因此,市民的选择性也随现有的公共文化内容和条件而变得单一。2.参与主体范围单一。《意见》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但同时也要“坚持社会参与”、“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就现状来说,秦皇岛仅是坚持了政府主导,而没有放手发动其他各类社会主体,因此说参与主体范围单一。其次,由于缺乏可供选择并且有效的合作渠道或平台。一方面政府孤单力薄,而社会力量缺少目标与方向;另一方面秦皇岛尚未有成熟稳定的公共文化治理的多元合作模式,也就使得没有统一的管理。3.政策法规内容单一。一是我国目前没有关于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基本法规,或者是相关的行政管理条例或文件,因此存在诸多的限制和控制。二是我国政府已出台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缺乏相关的政策扶持、激励政策的内容单一、实施不到位,导致社会力量参与热情不高,从而致使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面临一系列问题。

(二)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利之处

社会力量的参与对于自身以及秦皇岛而言的有利之处,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同时,能唤醒社会责任的增加。1.有助于改变秦皇岛公共文化治理的政府单一支撑的局面,形成主体多元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秦皇岛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之中,一是可以使政府孤立无援的局面得到缓解,二是能促进政府与社会力量展开良性互动,形成合作关系,相互取长补短。2.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加符合人民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趋势。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可以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从而刺激市场竞争,继而提高服务效率。再者,可以在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公平竞争环境,打破政府“一言堂”的局面,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在竞争中不断提高。3.有助于激发秦皇岛社会文化活力,促进文化创新,培养公民文化素质水平,推进秦皇岛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文化氛围,增强秦市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和谐。随着参与主体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可以吸引从事不同文化行业的个体或团体发挥自身优势,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创造平台,能够激发更大的文化活力、涌现更多的文化创新成果。

三、秦皇岛市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

1.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一是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秦皇岛地区文化特色,深度挖掘特色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例如针对长城文化和碣石文化而言,市碣石研究会和长城学会可面对中小学生组织知识普及、参观学习及绘画征文比赛;面对待业在家的中年人员,可组织其制作具有文化特点的创意产品。二是要实现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秦皇岛政府应完善公益性补贴制度,鼓励营利性场所例如电影院、书店、健身房定期开展“惠民时间”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2.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秦皇岛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也要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的繁琐,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的参与,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赞助秦皇岛公共文化设施的构建,资助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等,同时确保社会捐赠的公开公正、透明开放。同时,要做到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物尽其用,免费开放。3.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动员在文化领域有突出贡献或优秀人士参加志愿服务,建立“下基层、亲群众”工作机制,深入到基层组织进行教、学、帮、带,提升秦皇岛基层文化水平。号召志愿者紧扣秦皇岛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现实情况,如政府可号召海港区现有的360多个志愿服务团体参与其中,围绕“创城有我”将志愿服务细化到身边小事,以鼓舞影响市民自发参与其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将志愿服务精神得以践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得以落实,浇灌出绚丽多彩的文明之花。

(二)加强现代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1.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是完善秦皇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在现有的市图书馆、玻璃博物馆、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等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尚未开放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纳入免费开放行列。二是建立市民文化需求反馈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反馈的双轨模式,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市民的文化需求,接受市民的意见与建议。2.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一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政府可进一步将秦皇岛市新华书店的阅读活动进行推广,主动提供补贴与支持,一方面增加“惠民书市”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将“社区书店”建设继续广泛推行,同时开展“学校书店”、“企业书店”、“机关书店”等活动,提升全市文化素养。二是引导广场文化健康、规范、有序地开展。秦皇岛各街道办事处可以联合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例如广场舞比赛、太极比赛、抖空竹比赛等。

(三)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

1.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结合“智慧城市”、“宽带中国”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秦皇岛应深入实施“文化+”工程,与企业要形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将社会的公共文化与企业的经营深度融合。用企业的技术融入到公共文化中,打造出如“数字化公交站牌”等公共文化产业。同时,可以把共享单车同样实现数字化,一方面可为市民导航,另一方面可确保单车的安全与管理。2.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能力。政府应灵活运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络等手段,与运营商、电视台合作,拓宽公共文化资源传输渠道,搭建公共场所的免费网络使用系统与平台,完善基层政务信息的公开与、政策的宣传与讲解和突发紧急情况的预警与指挥平台。

(四)创新现代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和服务保障工作

1.创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管理机制。一是由政府统筹管理,立足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与上级领导部门、下级基层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权责明确、统筹兼顾,实现共建共享,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二是发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根据自身实情,建立健全全员规划、全员构建、全员管理和全员监督的公共文化服务参与式管理模式,共同参与基层文化的管理与服务。2.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评价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互评制度,可为下一年公共文化服务合作事宜的开展提供选择依据。二是建立市民评价和反馈机制,旨在为市民监督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意见与建议的平台,更好地了解掌握市民的文化需求。3.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一是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以实现,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激发市民的文化创造力,同时也是落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面的重要举措。二是保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得到法律规范,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地顺利开展。

四、典型案例分析———以秦皇岛市公益图书馆建设为例

(一)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和“岛上书店”公益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秦皇岛市昌黎县阿那亚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是中国首座海边公益图书馆。最初,阿那亚项目甲方希望在海边能够有一个精神体验的空间,而设计师希望通过图书馆制造一种让人可以在其中安静地与书发生某种沟通的情绪或氛围。因为其设计理念的独特与大胆,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感受“最孤独图书馆”的孤独与静谧。同时,公益图书馆为阿那亚项目也带来了不小的收益,销售业绩呈持续上升趋势,可以说阿那亚是公共文化产业与企业事业相融合的典范。秦皇岛市海港区太阳城的“岛上书店”公益读书馆是由太阳城管委会与海港区民政局联合开展海港公益读书汇活动而开设的。其建设目的就是为市民在繁华的城市和热闹的商业区内提供一处安静悠闲的阅读场所,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区文化品位,着力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可以说“岛上书店”读书馆是基层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典范。

(二)公益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构建秦皇岛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意义

1.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促进了企事业的宣传与收益。公益图书馆,一方面弥补了不同层次市民对于阅读的需求,提供了相对安静的阅读场所,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城市文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公益图书馆建设的企事业单位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便捷了政府管理,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图书馆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与肯定,政府简政放权,引入了市场机制,但同时也便捷了自身的管理,促进了社会公平。公益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更多地是考验市民的自觉与诚信,在这里所有人平等地享有阅读的权利,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培养市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补充了秦皇岛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完善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秦皇岛创城中重要一项内容就是注重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公益图书馆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使得市民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精神境界和思想觉悟得以提升。作为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3.

[2]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15.

[3]首小琴.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模式与机制———以惠州为样本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4]荆晓燕,赵立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05).

[5]吴理财,贾晓芬,刘磊.以文化治理理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作者:葛梦凡 单位: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