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思考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文本类阅读为例,详细探讨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为学生搭建自由阅读的平台

(一)注重引导学生用心灵感悟文章内涵

传统以教师阅读、讲解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实现对学生创造性以及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展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应注重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深入进行文本的理解与思考,用心灵感悟文章的内涵,才能够在长时间文学类文本阅读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并获得独特的感受。因此,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阅读,对文章中的描述手法、字词等进行独立分析和咀嚼,还应鼓励学生将自身的生活实际经验融入到文章体会和感悟当中,这对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文章情感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将自身的感受记录下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够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在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强化教学效果。因此,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情,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展开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提示性、开放性和指导性特点,如“你对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什么感受?”、“选出最喜欢的文章段落,并描述原因”等,在这一类型开放性问题的背景下,有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避免学生文本阅读沉浸于答题框架,从而思维能力陷入死水,这类问题对于学生长时间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以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重培养学生细读质疑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

文本细读指的是在实际展开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更加深入、细腻的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从自身的理解以及思维角度出发对这一思想情感进行阐述,这对于强化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通常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语境上,并深入剖析文章组织结构。在有针对性对文章词句、标点以及段落进行细读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细读的目标,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篇章组织、语句修饰的目标。例如,在《祝福》一课教学中,值得反复细化咀嚼的段落以及字词较多,此时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鼓励学生针对“四叔书房布置”描写中作者所用的词汇等进行分析,此时学生可以指出“特写镜头”等词语应用具有特点,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这样描写的深意,对于加深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展开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知识探究意识与能力,而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过程中学会质疑,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展开思考,并在整个思考过程中才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环境,并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注重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阅读积极性等特点,合理选择文学类文本阅读内容,给予学生探究以及提问的空间,同时还可以应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针对相同作者的文章、相同类型的文章以及相同背景的文章等进行对比和思考,并提出问题同学生以及教师共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注重读书笔记,引导相互交流

(一)培养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语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取得语文好成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情。做读书笔记是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的一种好方法。除此以外做读书笔记还可以锻炼思考能力。读完书用笔记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是训练阅读的好法。记笔记有助于指引并稳定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在做阅读训练时,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文本阅读效率。光读不记带来的阅读体验十分的浅层次,甚至过目就忘,使得文本阅读训练带来的效果微乎其微。记笔记也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通过眼、耳、脑、手一起参与,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更充分的了解,这样所积累的知识才是深刻的。更重要的是记笔记,是扩充知识,积累阅读资料的一种重要手段。文本类阅读不同诗歌鉴赏或者文言文那样,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模版。常常出现教师言之不清,学生捉摸不透的现象。文本类阅读的作答更多的要靠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所带来的题感和语感。这时通过平时养成做读书笔记习惯所带来的知识储备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擦出思维的火花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人对不同问题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传统单一的依靠高中语文教师点评中心观点,公布参考答案的教学模式下,所传递的知识是死板的,缺乏了语文自身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容易扼杀学生在学习文本阅读的积极性和探索欲。另一方面,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所差异,各自的文学知识储备也不同,文本阅读的思维模式也不相同,从而对每一篇文本阅读的阅读体会也有所差异。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数据统计表明,在对学生进行做文本训练检测时,学生的答题方向往往沉浸于某一种观点,多数不能全面性的找出文章所反映的现象以及文章中心思想。基于这样一种情形,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独特的观点,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甚至争吵中更清晰的整理出自己的阅读思路和知识收获,同时也倾听他人在做此类阅读时一些优质的见解的过程中,学习新的思维方法,擦出思维的火花,突破自身做阅读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这样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争辩,所达到的教育效果相比教师单一传授讲解是事半功倍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学类文本阅读有助于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本知识的储备,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因此,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从为学生搭建自由阅读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细读质疑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读书笔记和相互交流等角度出发,为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宏发.基于新课标的文学类文本“问题情景”教学策略初探———试以古典散文《陈情表》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9):18-21.

[2]于慧颖.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试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下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9):12-14+2.

[3]林伟明.精神融合•生存暗示•语文经验———文学类文本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种设计取向[J].语文知识,2017(06):80-83.

作者:王月英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