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劝惩文学论文:八犬传的劝惩主义文学观解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劝惩文学论文:八犬传的劝惩主义文学观解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劝惩文学论文:八犬传的劝惩主义文学观解读

本文作者:沈长寿 单位: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曲亭马琴在《八犬传》序跋中,以及其他文章中所表述的劝惩主义文学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论点:

警世说

他将小说创作的目的放在“警己警人”上,尤其是首先放在警醒妇孺上。他认为稗史虽无益于事,但寓以劝惩,妇幼读之也无害,而稗史可看之处,也在于劝惩。所以他撰写《八犬传》,推因说果。其目的就是警醒妇孺,去恶扬善。他说:翁所作之小说,必以劝善惩恶为宗旨,以警醒蒙昧。(《八犬传》第9辑回外剩笔代跋)在马琴看来,劝惩是手段,达到“警人警己”的警世为目的。他的创作目的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善美说

马琴的劝惩思想的核心是善,强调有善才有美,有善美则无丑恶。他承认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关系,最后通过因果报应来扬善弃恶,并且在《八犬传》中将这种观念具象化。比如,他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作为善的内容,八剑士是这八善的化身即表示这八善是男性的主要德目。他还以贞操节义作为女性的主要德目。基于此,他的文学观之根本,首先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其次是强调善美与真的统一。他指出:其美有眉目之美,也有禀性之美。恶亦然,有相貌之丑恶,也有心术之丑恶。如此,容貌美丽而其禀性毒恶,只能谓之恶少年。容止丑而禀性美,可谓美少年。若禀性与容止皆善美,则是真正的美少年也。(《近世美少年录》[1899~1901)]他以容止和禀性两者之美的比较中,重禀性的美,重内在的美,而且以此作为区别美与丑的根本要素,并将美与善统一起来。作者以此来喻其文学论的中心,是重内容美,多于重形式美,而美的本质就是善。也就是强调从本质上说,文学与道德是统一的。

可以说,马琴将美与真看作是相反的观念,以为稗史的小说、戏曲是在失去了真的地方创造美,若小说戏曲建构在美的基础上,就不可能是真。因为按马琴的看法,美比真更能娱乐妇孺。因此他不以现实为目的,而将其构思的东西理想化,并且其理想化的方法是通过善恶因果关系来对现实和历史加以新的解释,并且用因果律来改编那些不适合其因果律的旧记史实加以理想化。也就是说,他企图在失去真的地方创造美,而美则存在于(娱乐)本位和善恶因果的联系中。

情爱有害说

马琴重视文学的功利目的,而忽枧文学的感情效果和审美作用,使感情受到道德的束缚,视情爱为邪淫,视情爱小说为有害,过分强调了文学的德目的功能。可以说,其功利的目的说是其劝惩文学观的基点。因此他指责《源氏物语》说:紫家才女之《源氏物语》一书,虽是和文之规范,但有堕地狱之痛悔,乃有关淫乱玷污也。况后世诲淫浮艳之谈,于读者有害,作者应慎而慎之。由此饭台曲亭翁,尝耽于著书。每岁著小说,皆以劝惩为本。(《石言遗响》[1874)]同时又说:《源氏物语》太耽于淫恋而不谙劝惩。(中略)稗史传奇之些许可看处,即在于劝惩。劝惩失正,徒致诲淫导欲。故纵有善人不幸被恶人狠毒杀害,死后遗羞之事,事中亦应避免,因其有碍劝惩也。(《八犬传》第9辑33)

他在解释《诗经》和《水浒传》时,特别强调了孔子删改《诗经》,犹存淫诗,而未删尽,是欲留之以诫后世。《水浒传》写了潘金莲与西门庆等的心境一般,也是欲以之惩戒邪淫。所以他强调稗史小说之可读性,即在于劝惩,劝惩失正则徒致诲淫导欲。

戏作说

马琴将劝惩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一义,只承认文学的“娱乐”的意义,而不承认文学本身的价值。所以他认为他戏墨是读书之余乐,不是他的真正的事业,而是赖以糊口之计和用以购买其所需要的书籍。他还认为文学创作并非是个好的技艺,劝其徒勿浪费光阴做此无益的游戏。

戏文成为近世小说新模式,包括假名草子和浮世草子等俗文学,与传统文学如和歌、和文等雅文学相对照。这种雅俗区别不仅由于作家的阶级身份如贵族阶级、武士阶级和町人阶级的不同,思想感情的不同,作品素材的不同,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对文学价值的认识不同。俗文喾强调“娱乐戏作”,具有教训娱乐的实用性。

戏文的文学模式是由三要素组成,一是虚诞的内容,二是通俗语言的表现,三是以宣扬因果之理来达到劝惩的目的。它综合了佛教“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的世界观、通俗的戏作技法和儒学的劝惩的目的价值。这种文学模式由马琴的《八犬传》完成,在日本文学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页。

从总体来说,劝惩主义文学思潮是适应近世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适应在文学上反映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新儒学而产生的,因而有其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也有违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其一,没有正确处理好文学的教育、认识和审美三个功能的意义,过分夸大教育功能的作用,而且将教育的功能性限制于道德教育,而无视其他方面,尤其是审美教育功能方面,也就轻视了文学的潜移默化教育的本来意义。其二,没有正视文学的主体性,将文学作为载道的工具、道德的载体,形而上地对待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辩证关系,分割了真善美三者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其三,没有将文学放在应有的地位,将文学视为无益的游戏,也就降低了文学应有的品位。实际上,文学是对社会生活审美的反映,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审美作用,其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作为前提的,即是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用一句话来说,劝惩文学观是无视文学的主体性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文学观。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