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当前从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看,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生态保护意识相对缺失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与质量。因此,为适应农业领域经济新常态,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整合农业领域的先进技术、生态理念,选择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智慧农业等发展模式,真正为农业经济转型与全面升级探寻发展路径。本文针对经济新常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综合探究适合经济新常态环境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产业理念

1经济新常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无论是发展速度、结构,还是发展模式都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农业产业的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片面重视发展速度转移到更加重视发展质量上来,注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及时转化产业发展动能。整体来看,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积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寻找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全新路径。农业产业是以土地、降水等自然资源为基础,融入现代科技、生产资料等多种资源的产业体系。第一,产业资源配置方面的影响。农业产业资源配置是农业资源要素在不同区域、产业和时间之间的综合配置。经济新常态环境对农业产业资源的应用与优化配置,提出了全新要求,产业内各项要素流动性更强,集约化要求更高。第二,农业产业主导产业方面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产业要协调产业内各项要素,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突出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优势,提高农业产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应用效益。第三,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方面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农业产业所选择的“经济效益为先”模式,不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要求。因此,农业经济要注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发展升级[1]。

2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核心产业,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规模和内容,都会引发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的“连锁性”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如何突破传统的“粗放模式”,就需要从客观认识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切入。

1.1农业产业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资源吸收、整合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下等多种矛盾。第一,由于土地资源缺乏有效流转,因此经营土地规模较为有限,影响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农业领域的有效推广。第二,由于农业产业投入成本大、见效慢,资金和市场化力量不愿参与农业经营,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市场化水平与社会化投入。第三,农业产业领域内各项要素缺乏有效搭配。现阶段,人才主要向城市流动,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市场化意识较为薄弱,加上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1.2农业产业主导产业缺失

农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但一直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片面追求产量,其中明显缺乏有引导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对各项资源的吸收能力较弱,削弱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第一,农产品开发的程度较低,未能形成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加工规模较小,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被大众认可的农产品品牌。第二,农业产业缺乏规模化龙头企业,很难确保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和经营效果。一方面,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的重要载体与象征,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也是推进农业产品深加工的核心力量。由于缺乏规模化的龙头企业,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缺乏有效的带动和辐射能力。第三,农业产品开发缺乏系统化与层次化。大致上看,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缺乏深层次加工[2]。

1.3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不科学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对生态经济和发展模式创新缺乏足够重视,部分地区农业经济仍然以传统农业形态为主,农业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不科学,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第一,在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上,很多地区未从科学规划角度出发,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和水土流失现象。第二,农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降低能耗意识,机械化水平和技术应用不足,加上化肥和农药滥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农业环境污染现象。第三,当前多数地区利用农业资源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和高效的资源开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现象[3]。

3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是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的重要举措。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要科学研判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精准识别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特征与新变化,并从时代环境出发,寻找适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全新路径。

3.1合理优化农业产业资源配置,推进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农业经济改革进入“深水期”。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农业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产业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分配和再优化,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第一,优化土地资源流转,高效利用土地。在坚持基本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充分整合各类土地资源,以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产业化发展。第二,重视人才建设,强化科技投入。高效利用农业产业资源的关键在于发挥现代农业科技优势,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于“人才”缺失。因此,优化农业产业资源配置时,要注重发挥政策优势,积极鼓励先进人才向农村、农业领域积极流动。同时,要发挥公共投入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力度,提高农业前沿技术水平,完善农业设备研发机制。第三,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吸引社会化力量参与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经济规模化经营。通过深化农业产业要素之间的融合与协作机制,引入多元资本,着力解决农业发展存在的资金短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4]。

3.2深化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推进农业经济品牌化经营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进入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多项要素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第一,深化农业主导产业建设。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经营要素,把握市场需要和产业优势,为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新常态下要强化技术投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适时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根据区域优势和行业发展趋势,构建优势主导产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第二,在农业经济领域,既要注重发展农业产业,也要发展非农经济产业。通过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加工技术和物流体系的应用优势,完善农产品加工机制,扩大农业经济附加值。通过发展多种农业产业形态,扎实推进绿色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经济特色化、品牌化和优质化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第三,农业经济发展要按照本地区优势,扎实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按照特色农产品分布、区域农业资源状况等强化品牌意识,修订质量标准,通过打造知名农业产业品牌,完善农产品质量控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3调整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要密切围绕农业市场的现实需要,提高农业产业供给水平,诠释生态建设理念,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应用优势。第一,发挥科技优势,为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开辟新途径。经济新常态下,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因此,要注重将互联网、大数据和绿色生态等多种理念应用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通过孕育农业数字经济主体,提升农业产业的创新水平,打通农业产业内资金、信息和技术投入,逐步构建全新的农业经济链条,为农业经济发展寻找到共生互利的全新途径。第二,为实现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要注重整合农业领域的各项要素,选择适合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推动农业经济生态化建设。要注重发挥现代科技的应用优势,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到农业产业模式中,注重发挥教育、新闻传播等多种途径提升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塑造绿色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第三,丰富农业产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助力农业经济实现多元化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经济要从单一种植业的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从解决农业生产总量问题转向解决农业产业结构性矛盾。在农业产业经营创新过程中,要及时调整、优化发展模式,确保农业产业供给与需求实现平衡发展,增强农业经济效益,加速农业产业转型[5]。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无论是农产品的产量,还是农业产值均大幅增长。尽管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农业产业仍然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挑战。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要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应用农业新科技,实施农业产业品牌化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制度,整合农业产业发展资源,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汪发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面临的问题与化解对策[J].经济纵横,2015,(02):31-35.

[2]谭瑛.经济新思维视域下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8,(11):25-26.

[3]于扬,吴鸣然,吴兆丹.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16):120-124.

[4]费文美.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评《农业经济管理》[J].植物检疫,2019,(05):89.

作者:姬建军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金融与保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