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南方民族地区在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时,缺乏动态的历史眼光,不能正确分清精华与糟粕,导致选择工作重点不恰当,对隐性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许多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的潜能没能变成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不够正确
就促进经济发展功能而言,文化遗产是越独特越有效,这使得许多人对文化遗产采取过分美化的态度。事实上,由于人类存在从落后走向先进的规律,作为历史遗留物的文化遗产,固然存在永恒的先进东西,但也存在更多和现代文明比较已属落后的内容,我们目前利用它来发展经济是出于现实功利的目的,并不是因为它是先进美好,所以对它们应该是外表上利用,内在是扬弃。如民族传统体育多数项目是各自群体创造的,而且种类繁多,其中在1990年得到国家界定的就有977种。许多地区非常重视将自己民族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整理出来,作为旅游服务项目挣钱,这是正确的,但要付出大代价将其全面发扬光大,就不见得正确。如从1982年以来,我国总共办了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其中一届比赛和表演项目最多达132和188项,参赛人员最少的有863名,最多的达6771名,每次举办地都要花大笔公款修建运动场地,并进行豪华的文艺表演,这对整个社会基本上没有意义。因为近代以后,人们已自然地践行篮球、足球、体操等现代体育项目,摈弃了绝大多数的民族体育项目。那么,花费大笔钱财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实属浪费。
(二)对提升和保证文化遗产的现代文明质量方面做得不够
文化遗产存在不少和现代文明不吻合的落后东西,为了保证文化遗产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效益,同时又尽量减少其对社会的负面作用,必须提升和保证其现代文明质量。如某些民俗中的迷信内容对人们具有精神麻痹作用,像“命是三尺,难得一丈”之类;有的地方给旅游者展示古代造纸、染布等工艺时没有解决污染问题;在壮族对歌中,还存在许多庸俗的骂人语句等,不加以修饰或清除处理,而按原版唱给游客听,实在不雅;有的旅游景区的规划美感不够,民族风味食品,不注意饮食卫生,土特产包装不美观等等,导致高端游客无处花钱。
(三)对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程度不深
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非实际性的,如传说之类,一类是实际性的,如史实之类。人类心理历史的事实证明,非实际性内容对人的吸引力影响力远不如实际性内容。如云南的茶马古道,民间对沿途的自然景物存在许多传说,许多地方热衷于整理这些传说作为导游词,而对于茶马古道史实却整理得很少,史实对游客的吸引力无疑比传说大得多,尤其是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人和事。如十一五期间,贵州省遵义市投入5.9亿元,建设红色旅游项目12个,2010年,全市接待红色旅游游客721.5万人次,总收入58.7亿元,这样大成就的取得,就是基于历史事实对人们具有的心理影响力。同时,对非实际性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成功利用,往往也需与现实性的内容联姻。刘三姐的传说就是范例,首先刘三姐的传说是建立在广西壮族对歌的生活实际之上,这是和那些基本上没有生活实际传说的根本区别。其次是刘三姐传说的成功,是经过了谙熟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现代高水平人士的创造提升。1960年之前广西就有大量的民间剧团用各个剧种编演关于刘三姐的戏曲,到了1960年,广西区政府组织全区11个剧种,100多个剧团汇聚南宁,进行《刘三姐》戏曲汇演,而后从各县市抽集文化专业人员集体编写了刘三姐歌舞剧本进京演出,接着又进行了遍及24个省市500余场的全国巡演,再下来是由名导演拍成了电影《刘三姐》,将刘三姐的影响扩展到了全世界。到了2004年,又由大导演张艺谋创意和操作,制作了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将刘三姐的影响力推到又一个高峰,到2008年底,《印象·刘三姐》演出已超过2000场次,观众超过30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6亿元,2011年,《印象·刘三姐》演出方获得的纯利润达9000万元,背靠这台演出的阳朔县旅游和相关产业利润有6亿多元。经过人们的如此努力,刘三姐的传说为广西赢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对文化遗产存在严重隐性毁坏行为
对文化遗产的毁坏行为分为显性和隐性二种,显性毁坏行为的属性前提是被毁坏的文化遗产的属性和价值已为一般人所认识,隐性毁坏行为则指被毁坏的文化遗产的属性以及潜在经济和其他价值尚不为一般人充分认识。近年来,由于文化遗产是当地的宝贵财富已成社会共识,有关人员毁坏文化遗产谋私的行为收敛一些,但他们却把更多心思用到了毁坏社会一般人尚不认识和没注意到的文化遗产上,给文化遗产造成隐性毁坏。
二、南方民族地区利用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对策
多年来,许多南方民族地区只注意探索具体的操作措施,不重视思想理论的争鸣廓清,其实这是不容忽视的基础,因为错误的战略无法保证战术的得当,在运用现代手段,以制度和政策来发挥人才积极性等方面,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一)正确认识民族问题
近代以来,人类处理民族问题大致为二种模式,一种是自治模式,一种是融合模式。自治模式如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各个原主要以语言和文化为区分标准的民族尽量有尽可能多的自治权。采取融合模式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这些国家一律不允许民族自治,所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样,原不同民族的人融合成为美国人、加拿大人等。事实证明,前一种做法容易导致社会分裂和动乱,后一种做法更能促进人人平等理念的强化,国家的凝聚力更强,所以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主张采取后一种做法。在历史上,我国对不同民族采取融合政策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中央政府往往对移居中原的非汉族人口,不实行身份有别的政策,于是原少数民族的所谓胡人混居到汉区后,往往都能顺利地改为汉名,遵从当地汉人的风俗,很快就和汉人没什么两样。最近一二百年来,全人类趋同于普世价值是世界的潮流,不同民族融为一体,应该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南方民族地区具有做到这点的最好条件,因为南方民族地区居民一贯具有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彼此间不讲究谁是什么民族,各民族间基本上是自由通婚等。用各种办法使南方民族地区的人们认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树立了这种思想,南方民族地区的人们才能正确认识本地区遗产的先进性和落后性,才能正确对待民族政策,才能去掉依靠民族政策获得不应该的外援的想法,立足在自己力量上奋发图强,才能不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性而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特别是民族遗产。
(二)加强承载文化遗产物件的保护据
2011年底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我国已登记的766722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26.2%得不到较好保护,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是保护一部分毁灭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特别是那些从毁掉文物中获得较大利益的当事人,如毁掉老城区搞开发的房地产商。要加强文化遗产物件的保护,具体做法主要有:首先给社会培植正确的意识,由于这种意识属人文社会科学,客观上缺乏严谨性,要实现这种意识正确的唯一办法是让各种不同观点广泛传播,引导公众识别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在思想上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其次,尽量采取私有产权和公权互相制约的方式。许多文化遗产得不到很好保护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属公有不是私有,因而没有人真正负责,所以要尽量强化私有产权。但产权私有也有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容易出现损公肥私的情况,这可以用公权来制约。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将能够纳入私有产权保护的文化遗产均强化私有权,如古宅,最好的办法是由原宅子的主人拥有产权,但同时又用法规等制约他们只能将其用于特定的领域,如果有什么改动需要经过政府的批准。山西祈县的乔家大院,交还给乔氏家族后,他们一方面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如筹资制作了质量精良的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2006年在央视播出后,一天的游客猛升到了6万多人,至今仍然强劲不衰;一方面在游客游览中注意保护好地面以及其他物件,用版权私有鼓励人们更积极地整理文学作品等抽象的文化遗产,如作者能依靠版权从后来的收益中获得提成若干年等。
(三)加强文化遗产的整理
把文化遗产以文字、声像图像等出版物的形式记录下来是当今保护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文化遗产整理出版的意义在于保存和保留民间文化,并且通过出版物向人们展示稍纵即逝的民间艺术。
1.出版图书出版有益、有趣的文化遗产类大众图书,能提高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关注程度,增强保护意识。目前南方民族地区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对文化不够重视,许多民间作者潜心写出这类书籍后,却得不到政府或民间的专项资金扶持出版。在有的作者不惜自己垫资出版后,政府愿意花以亿元计数的公费旅游公款吃喝,却不肯开支几万元钱将其采购到各级图书馆保存,致使许多有价值的这类书籍随着作者的去世而失传,更重要的是大量潜在的优秀作者不敢践行这种善事。为此,南方民族地区政府应加强以下方面工作:第一,提高地方政府对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各级地方政府应改变以往的态度,增加资金投入到文化遗产出版事业。第二,加强对本地文化部门监管,促使公职文化专业人员深入民间,通过笔录、录音、录像等方式,将散存于民间的传统文化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后再结集出版,有利于在这项工作上做出成绩。
2.图像声像作品随着出版形式多元化,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记录决不仅有依靠图书一种媒介方式解决,我们除了需要把文化遗产成果以图书的形式加以出版,更需要利用音像、数字动画等新技术、新载体来反映和再现文化遗产的动态过程。第一,重视拍摄纪录片来传承文化。纪录片的特点是真实性强,能进行直接的理论阐述,比影视剧容易揭示隐藏在表面事实内的抽象内容和规律,影响相当大,还具有留给后代的史料价值。如云南制作多集纪录片《茶马古道》,其能反映的表面事实和抽象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是一般影视剧和短新闻无法相比的。纪录片的另一个特点是质量和收视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如美国专门播放纪录片的探索频道,多年来一直有世界各地大量的观众付费观看,目前是170多个国家14亿多人,依靠如此巨大的观众购买量,探索频道从1980年代成立到2006年,已积累了75000小时时长的片库,我国从央视到省市电视台许多优质的纪录片如《动物世界》等,都是向其购买来的,其纪录片的一般价格一分钟高达1万美元。我国2007年纪录片产量是12000分钟,但由于质量平庸,卖价平均只有35元一分钟,由于收视率较低,该栏目播放一般是安排在深夜等非黄金时段,有的电视台甚至取消了纪录片栏目。第二,想方设法实现文化遗产纪录片的繁荣。我国和美国纪录片质量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电视台是民营,纪录片是由民间制作,然后和电视台进行市场买卖博弈。我国电视台全是垄断性的公营。我国电视台由于公权垄断,给纪录片作者稿酬不高,导致目前电视台原创纪实性节目非常缺乏,据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5年估算,全国电视台纪录片播出缺口有4000多集,以一集平均45分钟算,长度达180000分钟之多。近年来,在央视和省视的挤压下,许多城市电视台只能实现5%-10%的收视份额,如果地方电视台没有本地独有的异质内容,在各地一样的同质内容上同央视省视硬碰,收视份额会更低,但制作本地内容的节目成本远远比纪录片大,有的城市电视台新闻部,因为需要人多,播出时长和劳动投入比率低,70%的经费用来发人员工资和补助。如果民间给电视台提供纪录片,有的纪录片只需一个作者,在集约即同时拍摄若干部纪录片镜头的前提下,一年可以提供十几到几十部总时长达几百几千小时的纪录片,而电视台花费的稿费却不多。为了吸引高水平人才投入这一工作,南方民族地区政府可以采取稿酬奖励,即如果电视台给的稿酬太低,政府将按规定予以补贴,确保纪录片一旦被电视台采纳,作者会得到物有所值的报酬。实践证明,这样就可以促进大量纪录片的涌现。为此,鼓励作者们制作容易被电视台采用播出的纪录片,同时将这些纪录片收藏到图书馆供互联网播出,或制作成为光碟赠送给游客等。在保证有充足纪录片的基础上,既能依靠电视台保证纪录片的质量,又能保证文化遗产纪录片得以传播。
(四)加大保存民间传统技艺的力度
南方民族地区有许多精湛的民间技艺,如织锦、石雕、木匠等,由于工效相对较低,现在已很少有青年人愿意学习掌握,所以存在失传的危险。2009年,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后继乏人,或者是濒临停产或者已停产,而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壮锦等女性代表性传承人只有76人,这些技艺由于十分稀缺,现在给民族地区创造的经济价值已较大,而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这些技艺将变得越来越稀缺,价值也将越来越大。为此,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习民间传统技艺并加以很好的保护,如用公权促使人们掌握这种技艺,给对传授这种技艺的师徒给以财政补贴。广西京族独弦琴演奏技艺已濒临灭亡,由于得到了财政17万元资助,到2011年已有200多名学生掌握了独弦琴弹奏技艺。然后用考试的办法准确识别技艺人才的级别,并参照职称办法按他们的级别给以相应的待遇。同时,注重运用现代先进科技纪录技艺过程,特别注意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记载好技艺大师和产品的相关信息,将一些技艺产品封存,留给后人得以发扬光大。
(五)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对文化遗产的管理
对文化遗产的规范管理有赖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来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招标包括无题招标和有题招标两种方式,无题招标即不确定选题,由民间自己选题,做出成品后,政府予以奖励;有题招标即由政府选出课题,然后由民间竞争获取。这些招标必须用制度确保公平性和科学性,如由外地公司请外地专家进行匿名评标,以多胜少,由人大作决议,严禁用长官意志代替评标结果。这些选题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是资料、小说、影视剧等。无论是无题招标还是有题招标,中标后,如果是书籍,由政府资助直接出版;如果是影视剧,政府可以进行二次招标,由民间影视剧制作公司承制,如果招不到符合条件的承制公司,政府就进行资助,采取倒招标的形式,即视有无公司接标的情况,逐步提高政府的财政补贴额,直到在一定上限内,有公司承接为止,如果超过了上限,可以暂时搁置起来,待条件成熟再招标。
作者:刘爱英 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