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工匠精神培育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如何在民航强国、制造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寻找民航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并与工匠精神培育和大国工匠培养有效结合、深度融合,是民航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作为民航局所属高职院校,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具体实践中,走出一条坚持工匠精神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为大国工匠培养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必要条件,值得业内民航科研院所借鉴。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民航;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是现代社会具备高度职业素养并长期受到专业训练的社会从业者在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等方面的价值体现,具体包含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个方面内涵。从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四字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现阶段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由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而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成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备职业精神推动力。
1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涵
民航业有着特定、自成体系的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是集安全、高效、舒适为一体的技术密集型交通运输行业,民航每一个岗位专业性强、分工细,都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民航业的生动实践丰富了工匠精神本质内涵,使得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成为民航精神内核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一当代民航精神,是民航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同时与工匠精神的内涵高度契合。民航工匠精神价值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责任担当精神。民航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承担着保障飞行安全顺畅的责任,守护着旅客的生命安危和国家的财产安全。民航业不仅仅是交通保障,更是安全托付,民航从业人员工匠精神的首要体现就是有责任、有担当,是从业者工作态度的主要体现。围绕民航各个领域工作职责、操作流程、责任区域,从业者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二是精准高效精神。民航业本身是一个复杂有序丰富的系统概念,涵盖人员、设备、场所、环节、制度等多个分系统、子系统。民航业讲求“准点率”,不仅仅是航班时刻问题,更是对每个领域、每个专业、每个具体流程的精确要求。精准高效是从业者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对于从业者有着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其做好每件事、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平凡处见伟大。三是协作创新精神。民航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着每个环节当中具体“人”“物”都要密切配合、有序运转,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缺一不可。近些年,业内协同创新成效显著,多层次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多领域齐头并进发展,这期间,每个从业者秉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优势力量协同发挥,创新能力提质,对充分践行工匠精神、完成民航重点任务意义重大,符合现实需求和发展趋势。四是敬业专注精神。民航技术、安全、服务的自身特点决定着从业者要通过工作实践把工匠精神真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上,切实做到在思想上敬业奉献,在业务上锲而不舍,在操作上心无旁骛,并且对设定的目标原则能够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使敬业专注的职业精神成为民航工匠精神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诠释民航人的精神品质,也代表着民航业的品质追求。
2工匠精神对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高职校园文化是指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框架之下,积极培育建设符合时展和教育工作要求、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通过民航工匠精神实际融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职校园师生为对象,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安全文化、规章文化为载体,以培育、弘扬、传承、创新为手段的职业精神建设。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民航工匠精神的有效导入,传承民航职业传统、反映民航强国时代要求、体现民航精神实质,全面提升民航高职院校广大师生的文化素养,让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民航、知道民航、懂得民航,不断提高培养“准民航人”的能力。其具体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民航工匠精神成为推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校园文化的内核是精神层面内容,在文化建设当中,无论人、物、环境的运动发展变化,皆是以精神培育为导向。精神与文化同属于意识形态层面,是不断推进具体实践层面建设的内在动力。在不同的领域,其具体文化精神有不同的表现和含义,校园文化本质是校园精神,而具体对于民航高职院校而言,民航工匠精神所孕育着的责任担当、精准高效、协作创新、敬业专注的丰富内涵势必成为文化建设当中主导内容,并成为促进民航高职院校核心文化的强劲动力。第二,民航工匠精神集中体现行业办学、服务师生的客观需求。民航院校担负着为民航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以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历届毕业生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民航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岗位人才,其教职员工也成为民航科教领域的重要智库资源。民航工匠精神成为保障学院师生“立业”方向正确、目标清晰,而这也成为民航行业先进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民航强国需要大国工匠、双师型教师。民航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在行业教育独有的运行方式和物质技术条件基础上,逐步融入适合学院战略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内部环境和外在形象,这一综合体现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第三,民航工匠精神成为提升职教质量、增强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国家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打造高质量高职教育、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双一流计划成为主流。民航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不断融合,有利于民航高职院校在实现“双一流”的征程中不断践行理念、找准定位,积极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不但在文化上能够提质塑形,而且更好地通过大国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有利于学校的高质量健康有序发展。
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举措
第一,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培育建塑,形成多维度、立体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文化建设实际中,立足于自身发展思路与职责使命,认真制定校园文化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积极培育形成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以物质文化、安全文化、规章文化为拓展的“四位一体”的校园文化。坚持文化要以精神立基,校园文化的首位文化是精神文化,核心要义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民航工匠精神为主要内涵的思想文化建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深入挖掘物质文化、安全文化、规章文化的实践意义,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第二,民航工匠精神为导向,积极实践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为保障民航工匠精神在校园真正落地生根、在师生群体当中入脑入心。一是坚持不懈抓牢民航工匠精神宣传主阵地。通过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多渠道,扎实推进民航专业课程当中的工匠精神导入,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民航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以及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教师要高度认同民航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做到身体力行、传承示范,通过自我实践带领学生积极践行诠释民航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着力拓展行业认同的物质文化、安全文化、规章文化。将责任担当、精准高效、协作创新、敬业专注等民航工匠精神内涵有效根植其中。例如安全文化、规章文化具体建塑中,持续强调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每一条规章标准都是用血泪教训换来的,所以对于安全理念、规章标准要心存敬畏、责任重于泰山。将安全文化、规章文化作为重要的工匠培育拓展载体。第三,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手段,使民航工匠精神真正落地生根。一是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建或开发生产性实训基地,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营造贴近生产实际的学习环境。同时借鉴民航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学院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行为守则。二是加强学生专业作风的培养,将安全文化、规章文化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当中,将学生视为民航企业的准员工,培育学生遵章守纪、团结协作、诚信认真的职业道德,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民航和个人发展要求的合格工匠人才。三是注重融入具有学院独特气质的校训文化、标识文化和校友文化,以培养高度职业化的民航员工作为民航文化重要内容,把学院特色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积极宣传灌输校训精神和校标释义,通过行业专家、技术能手、优秀校友进堂,积极筹建校友会、校史室、校友墙、编纂校志等形式,把杰出行业人才和优秀校友的服务意识、职业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效率质量意识浸润其中,让学院师生真切感受民航行业浓厚的工匠文化氛围。综上所述,伴随民航业的快速增长,民航强国战略宏观构架之下,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日渐明晰。对于从业者工匠精神的培育具体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按照民航高职院校“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要求,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在具体工作中,走出一条坚持民航工匠精神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为大国工匠培养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条件,值得业内民航科研院所借鉴。
参考文献:
[1]叶美兰,陈桂香.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J].高教探索,2016(10):27-31.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作者:白前永 单位: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