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下的工匠精神培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文化建设下的工匠精神培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园文化建设下的工匠精神培育

摘要: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要想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应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发挥自身服务经济社会的责任,承担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任。将工匠精神渗透在校园文化中,发挥国家、企业和学校的力量,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职业院校的长效发展。另外,工匠精神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能够培育学生的精神品质,增强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工匠精神

精神是一种重要的能量,是缔造制造业传奇的伟大力量。党的报告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的发展应与社会转型升级相契合,通过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有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关注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相一致,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职业院校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这也是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方向。

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工匠精神之间的关系

(一)工匠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渗透工匠精神具有积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作用。职业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融合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理念,能够真正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二)校园文化是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是追求极致的信念,也是严谨认真的素养,这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理念相契合。教师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严谨认真的态度渗透在学校教育中,将其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使校园文化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最终达到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2]。

(三)工匠精神与职业人才培养要求相契合高职学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只有让每一名学生将工匠精神融入灵魂深入,才能让他们对技术磨砺的更高追求,从而全面提升自身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实现“大国工匠”的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将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相融合,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练技能,而是为了磨炼高职学生的意志力,进而让他们的精神意志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探究工匠精神,并将其内化为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国工匠气质的优质毕业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二、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一)融入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弘扬工匠精神,杭州市还专门将9月26日设置为“工匠日”,使得工匠们有了自己的专属节日,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激发他们工作的内驱力,也彰显了社会对于工匠精神的推崇和重视。社会对于工匠人才的认可,为工匠精神更好地弘扬和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基于此,职业院校应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致力于改变社会上的这种认知,将社会推崇的工匠精神形成价值体系,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来说,职业院校可以定期邀请社会知名工匠来校开展讲座;开展知名工匠校友宣传活动;组织优秀工匠评选表彰活动等等,让学生近距离学习工匠并感受工匠精神,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精神体系中,树立新时代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新风尚。

(二)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意识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起点,其主要作用在于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工匠人才,能够满足企业对于工匠人才的需求。同时,企业也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这种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供求关系表面来看属于不同的战线,但是最终目的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工匠人才[3]。因此,职业院校可以将企业的工匠精神内容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一方面,可以邀请企业优秀骨干为学生开展讲学;另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参观学习,通过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方式渗透工匠精神意识。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标准的高度统一,而且还能够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双方借鉴彼此的文化精髓,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学生工匠精神的全面培育。

(三)融入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其一,职业院校应构建一批高质量的工匠精神培育的师资团队,只有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技能提升,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教学生。而且,教师的意识和行为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更加崇尚工匠精神;其二,职业院校应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中,构建学生的大思政格局。工匠精神的培育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与思政课程殊途同归。职业院校在思政课程中注重工匠精神价值观的引导,坚定学生的工匠精神信仰;其三,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党建工作中,以此为契机构建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学校党建宣传媒介,宣传工匠大师的典型事迹,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浓厚的校园氛围;其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专业教学计划中融入工匠精神方面的教学内容,全方位渗透工匠精神,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其五,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并不只是一个口号,也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应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领悟到工匠精神的实质。职业院校通过技能竞赛、企业参观、实训教学等活动,真正让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融入工匠精神,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大学是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实现对一个人魂魄的培养。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所在,从其内涵上来说,其是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师生共同的心理追求,是本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精神基因,也是鼓励全校师生想着更远大的理想奋进的精神动力。通常来说,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往往决定其事业的高度,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精神的构建中,如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经说道:“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原因在于我对哲学的深入研究,主要是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两大方面。”其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秉承“敬天爱人”的哲学理念,凭借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职业精神铸造了多数人无法企及的事业辉煌。通过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能够让学生接受精神的洗礼,在校园精神文化滋养中实现他们道德水平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大国工匠姿态和饱满的精神人格自然延伸在自己的岗位上,从而使学生具备职业领域和人生追求中成就理想、成就自己的精神能量。

(五)融入工匠精神,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职院校做出长久的规划,也不是单纯依靠某一个教育活动就可以实现的,应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工匠精神”教师队伍。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具备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团队,才能为学生展示足够的“料”,有能力教好学生。另外,教师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或则过硬的技术,就会形成一种榜样力量,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工匠精神的树立;其二,于思政教育体系中纳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就是职业文化、职业素养的体现,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殊途同归。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合入工匠精神,能够为学生做好价值引导,一方面,有助于构建大思政格局;另一方面,还鉴定了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信仰;其三,于党建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党建工作是宣传工匠精神的重要媒介,学校可以多宣传工匠文化、工匠大师的事迹,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工匠精神氛围;其四,于专业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的结合,能够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其五,于实践锻炼中融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只是理论意义上的认知,更应践行于实处。高职院校应带领学生参加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社团活动、技能大赛、企业实习等,真正让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结语

职业院校在自身办学的过程中,应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弘扬的工匠精神理念,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渗透工匠精神,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职业院校需要融入工匠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工匠意识、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全过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机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27-132.

[2]张安强.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策略探究[J].机械职业教育,2020(03):15-17+62.

[3]王丽,张德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0(01):70-72.

作者:刘燕飞 刘建国 廖哲莉 单位:湖南省衡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