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体系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体系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体系构建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与管理一直都是办学的核心。新时期,高职院校如何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工匠精神这一有力载体,建立符合时代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促进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十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建立工匠精神之“四匠理念”、建立工匠精神教师团队、建立工匠精神校园环境、建立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四个方面,对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建立进行探究,以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水平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人才培养

一、“第二个一百年”历史阶段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在党中央英明领导下,这一目标定能实现。2020年11月,我国又开启了“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具有2个前提条件,一是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二是大批高技能技术工人。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期,高等职业院校也应紧跟历史步伐,与时俱进,在教书育人上不断创新,打破约束思想,为我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不断努力奋斗,也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组成

(一)建立工匠精神之“四匠理念”,为学生知识学习提供精神食粮。大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场所,这就需要一个载体将知识学习与素质教育进行串联,这个载体就是工匠精神之“四匠理念”。工匠精神的“四匠理念”有:立匠德、树匠志、创匠新、钻匠技。通过“四匠理念”在高职院校学生几年知识学习工程中实施和开展,使学生在毕业时已基本具有职业精神、品质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第一年,专业课程很少,课程以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专业基础课为主题。这一年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四匠理念”中立匠德、树匠志,在授课的同时又将工匠的精神素养与意识理念引导给学生。使学生尽早树立理想目标,避免虚度时光,为在校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三年,随着专业课程的不断增加,在教学中应及时引入“四匠理念”中钻匠技和创匠新,使高职学生通过工匠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岗位品质学习,为今后的工作建立扎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使学生更加清楚,在新时代,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是高职学生必须形成的思想理念,是自身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学习渠道!

(二)建立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为学生前行提供航标。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但要有理论教学功底,同时技能水平也同样具备。这样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立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才能在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上为学生指明方向,引领航标。1.教师培训。2019年10月11日下午,机自学院在3D打印创客中心举办了第一届工业机器人培训班结课仪式,本次培训是机自学院为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举办的一次专业培训,特别邀请了FANUC机器人(重庆)授权培训中心的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学院15名专任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全体教师通过学习,对3D打印及其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教师的工匠精神理念也进一步增强。2.校企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为了增进教师与小康动力的交流合作,2020年1月,机自学院全体参训人员参观了小康动力的汽车发动机全自动化生产线,并与小康动力领导就小康动力员工培训、双方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共同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本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同班培训模式是机自学院探索校企人才共培方面的尝试,通过同班培训平台,增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互通,将专任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有机融合,起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全体教师通过此次活动,学习了企业技术人员工匠精神的素养和观念。学校应通过内外部不断学习交流的方式,不断增进教师工匠精神能力要求,逐步形成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比如大数据与自动化学院(原机自学院),已建立1名教授、3名副教授、2名高级实验师、6名讲师等10多个教师组成的工匠精神教师团队。这个团队在机器人专业、智能控制专业、大数据专业等教学中,选择不同的时机将工匠精神引入其中,在学生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领航作用。

(三)创建工匠精神校园环境,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和沃土。俗语说“进朱者赤近墨者黑”,客观环境对事物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同样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环境,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影响很大。1.开展专题报告。2020年7月15日巴渝工匠进校园,工匠精神代代传———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专场报告会上,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黄勇为大家做了题为“巴渝工匠进校园,工匠精神代代传”的精彩报告。他讲述了自己进入川维公司后在PVA新品开发道路上刻苦奋斗的三十年。他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同学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发挥工匠精神,要有一以贯之的理想和情怀,立足本职、勇担责任,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2.举办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9月,学校进行了第四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学校各学院学生积极参加,认真拟定项目名称,反复推敲项目方案,精心准备项目内容。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氛围。表1是第四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获奖名单。3.成果展示活动。2020年11月11日,大数据与自动化学院参加第六届学院职业教育活动周成果展示活动。展出了包括智能垃圾桶、智能行李箱、多协作机器人、远程监控机器人和智能小车等十余种优秀学生作品,作品使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完成全面感知、智能识别、自动控制、云存储、远程控制和应用展示等功能,吸引众多参观者围观与体验。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环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虽然他们入校时成绩普遍很一般,但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中,会渐渐找到学习的目标和行动的方向。许多对理论知识学习极其厌恶的同学,也会逐渐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对技能型知识的兴趣大大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也逐步深刻。

(四)建立工匠精神创新意识,为学生成长提供动力源泉。事物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活力。古代工匠精神,通常涉及精通掌握手工技艺的能工巧匠,故涵盖的范围十分有限。我国提出“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所具有的现代工匠精神的要求,显然古代工匠精神是不具备的。当今时代,大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小到一个家庭,都需要不断的沟通交流、团体合作,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故创匠新在工匠精神培养中很重要。1.创匠新在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创匠新应很好地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得到应用。以目前非常流行的“新工科”专业为例,它是一个很大的控制平台,特别是网络应用、程序设计、系统开发等核心技术,需要团队合作多人参与共同协作,并具备很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才可以保证功能及任务的实现。2.创匠新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2020年9月,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与重庆耐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协议。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选派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参与学院智能控制、自动化、大数据等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今后5年,该公司选派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定会在岗位的意识理念、技术的专研精神、职业的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给这些专业的学生带来全新的工匠精神认识,也为学生的成长增添新的动力源泉与活力。

三、结语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有较大不同。高职院校在了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更要求学生了解及掌握技能操作或技能应用。显而易见,工匠精神的宣传引入在高职院校十分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各个条件,这也说明工匠精神可以在高职院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高职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沿着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不断寻求突破、不断寻找创新,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22

[2]王寿斌.工匠精神的理性认知与培育传承[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8

[3]李杰超.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

[4]平怡.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8,7

[5]雷家骕.关于新时期中国国家经济利益的界定研究[J].开发性金融研究,2020,5

[6]史晓寰,伏广彬,雷兴长.新时代甘肃文化强省构建的思路与选择[J].社科纵横,2020,2

[7]黄成峰.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义[J].学理论,2020,5

[8]段妍.战略思维的全局观实践历程及现实启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1

[9]张占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20,1

作者:王晓刚 单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高级实验师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