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际贸易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次首先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进而探讨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包括总体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探讨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贸易策略

绿色贸易壁垒是从生态环境角度制定并形成的国际贸易制约条件,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顺差持续增加,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进行限制,使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为消除其负面影响作用,必须全面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并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采取必要的协调手段,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实现合作共赢。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原因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当时美国政府根据《海洋哺乳动物法案》提出捕捞金枪鱼使用的渔网可能误捕海豚,而东太平洋的海豚已经濒临灭绝,于是提议应禁止使用捕捞金枪鱼的渔网,并限制墨西哥金枪鱼出口。这个著名的“金枪鱼贸易案”拉开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序幕,使其逐渐以一种合法性、隐蔽性的形态出现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总体而言,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是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由,采取的进口贸易限制措施,具体包括制定市场准入标准、推行绿色技术标准、制定卫生检疫制度等。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有其必要性。作为目前最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之一,其内容涵盖绿色标志制度、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反倾销、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市场准入机制等六大领域。从其合法性来看,绿色贸易壁垒都有特定的法律依据,一般为国际环境管理标准(SIO14000)体系、WTO贸易协议中的环保条约、GATT环保公约等。虽然这些条款不直接作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条文,但其中部分条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立绿色贸易壁垒所使用的引用条文。此外,由于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实际设立动机判定较难,绿色贸易壁垒还具有隐蔽性,为出口国制定贸易保护对策增加了难度。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1.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

首先从进出口贸易角度来看,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有直接影响。在进口贸易方面,发达国家主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较低这一劣势,将污染性较高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比如废弃船舶、汽车等工业垃圾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旧服装和日用品带来了传染病和病虫害问题。就目前我国进口产品来看,高能耗型原材料产品进口量逐渐增多,包括矿物燃料、化工材料和原油等,也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在出口贸易方面,发达国家则通过制定较高的绿色环境标准,对我国的出口产品进行限制。长期以来,初级产品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工业制成品出口金额也占较大比例,两者均成逐渐上升趋势。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欧盟、日韩、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制定较高的绿色贸易限制标准,包括防污标准、包装标准和噪声标准等,我国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由此导致近期出口贸易活动受到影响。比如欧盟推出《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后,我国出口欧盟的700多种化学品需要被重新注册和评估,如果未通过许可,则不能继续出口。这些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不仅增加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难度,也增加了进出口贸易的成本。比如一些国家以环保之名向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绿色关税、反补贴税等,造成出口产品成本直接增加,进而导致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竞争力不足。还有一些国家将绿色环保理念和技术融入到产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中,要求构建无污染生产模式,这导致我国出口企业为满足其环境标准,必须完成环保产品检验和认证等一系列工作,也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大幅度增加。

2.对我国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

既然绿色贸易壁垒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必然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在看待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时,应站在客观的角度,公正的审视绿色贸易壁垒的利与弊,从而积极把握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积极影响,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贸易壁垒有利于调整进出口贸易模式,创造有利于实现环保目标的国际贸易环境,加快相关绿色标准的建设、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创新,从而达到降低污染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因此,绿色贸易壁垒总体上是有利于绿色生产发展的,应对其形成意义进行深刻认识,并响应保护环境的积极号召;(2)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为我国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变相提供了推动力,在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也被各个国家提上日程,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先进的科技产品与落后的产品技术之间的壁垒,要正面击破这一壁垒,必须从相关科研工作上下功夫,实现专利与标准的融合,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3)绿色贸易壁垒的推行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应对贸易壁垒,国家必然会采取相应的经济干预措施,在宏观上进行引导。这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建立新的节能环保型国际贸易结构,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竞争力;(4)绿色贸易壁垒也有利于强化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下,为实现与国际贸易标准的对接,必然会制定更多强制性措施,要求企业整改高污染生产模式,从而满足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制性要求。

3.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

相比于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国际贸易带来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表现得更加直接,而且在短期内会成为主要影响作用。如前文所述,绿色贸易壁垒实际是高标准与标准、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之间形成的壁垒,而且处于落后状态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这种差距。如果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贸易壁垒过于严苛,将直接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产生限制和阻碍。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国际贸易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1)对我国出口贸易市场范围以及外向型产业产生的影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仍以制造业出口贸易为主。但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制定的绿色贸易标准越来越严苛,使我国出口贸易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向型产业的发展步伐;(2)绿色贸易壁垒直接引发我国出口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并间接增加了产品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客观来看,相比于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绿色生产和监督体制,我国在标准建设和技术水平上都较为落后,在出口过程中产品必须接受相应的检验和认证,对我国出口贸易增长起到限制作用;(3)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贸易壁垒不仅建立起一道围墙,将我国的高污染产品和产业阻挡在外,同时又利用绿色标准的差别,向我国转移高污染产业,对我国生产环境和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这样的贸易壁垒不利于发展平等的贸易关系,容易引起贸易纠纷,加剧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4)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对国际贸易依赖性较高,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定使微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多数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下,企业出现经营危机甚至破产,还会导致大批员工失业,增加国内就业压力。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三、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作用的应对措施

1.政府角度的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国际贸易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内外兼修。首先从内部环境来看,除极少数能够在绿色贸易壁垒中获取利益的特殊集团外,其余外向型企业都面临着较高的生存压力。但不能因为我国暂时处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弱势地位,而采取极端的对抗措施,应坚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积极的一面,找准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快绿色理念和绿色技术在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的融入。在此方面,还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举一个较为明显的现状问题,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值为15.33万亿元,是目前全球最大出口国,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58.4%,家具、箱包、纺织服装、玩具、塑料制品等传统出口产品占20.1%。从出口结构来看,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贸易壁垒也主要针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产品,原本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可以使这些产业的产品获得优势,但在承担额外环保成本后,这种优势则被抵消,甚至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制定过于严苛的标准,使部分产品无法得到出口标准。针对类似问题,需要制定以下几方面应对措施:(1)加快与国际贸易标准的接轨,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环境标准化制定过程中,并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和责任,积极协调环境贸易问题,同时明确立场,对无理要求坚决反对,与发达国家共同分担环境责任和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对国内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在实现制度接轨的基础上,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是企业生产能够达到国际环保标准,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限制;(3)引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针对发达国家制定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研究,搜集相关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和生产企业,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创新发展规划,尽快弥补产品和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企业角度的应对措施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微观企业也是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直接承受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都有较大影响。站在企业角度,应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应对措施:(1)在政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下,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从产品生产、加工,到运输、储存等各个环节,都要满足相应的节能环保要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加快调整贸易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技术水平。针对发达国家制定的较高标准,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标准和环保标准,对自身的生产技术安全性负责,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于环境效益,提供更多绿色环保产品,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3)积极申请绿色认证,构建完整的绿色管理体系,通过主动申请国际标准绿色认证,扫清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化的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应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原则和WTO争端解决机制,比如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等,通过谈判方式解决争端,努力构建和谐的对外贸易关系。此外,还应善于采用迂回战略,通过合资并购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国际贸易带来的多方面影响,需要同时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发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绿色生产技术创新发展和绿色标准建设的积极作用基础上,采取必要的协调措施和迂回策略,将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童俐丽.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环境服务贸易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7(35):69-70.

[2]葛杭军.长江经济带与南亚贸易潜力研究[J].特区经济,2016,(12):46-48.

[3]白琳,王翕彤.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技巧提升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6,(12):125-126.

[4]马岚岚,孙煜,王志立,张博.浅析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7(01):55-56.

作者:刘晓宙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