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移动支付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迎来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对移动支付也越来越依赖,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论述了中国移动支付热潮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分析了中国移动支付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以促使我国移动支付在国际贸易中健康稳步地发展。
关键词:移动支付;国际贸易;支付系统
一、移动支付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现状
(一)业务规模日趋庞大,呈爆发式增长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5年国内金融机构办理电子支付业务1052.34亿笔,金额2506.23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138.37亿笔,金额108.2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6%和379.06%。201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525.80亿笔,金额2419.20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375.52亿笔,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06%和28.80%。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437.68亿笔,金额为584.99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149.24亿笔,金额为62.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09%和60.24%。这表明,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呈现快速增长之势。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业务推广力度加大
随着市场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其更精确的划分,中国移动支付参与的市场主体也越来越多,除商业银行支付方以及银联卡清算方之外,还有互联网公司相关的服务平台以及包括软件开发商在内的企业。目前国内比较大的支付平台有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快钱等,这些平台支付风险比较低,可广泛应用于线下各场景,市场参与者众多,支付方式也多样化。移动支付的线下场景十分丰富,涵盖了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以支付宝为例,其应用场景涵盖了多种支付解决方案、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及公共服务解决方案等,在餐饮、休闲娱乐、商超、医疗、物流等方面均有非常成功的应用案例,可以说移动支付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二、中国移动支付热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中国式支付”日趋普遍,影响更多国家
随着海淘市场快速发展和国内居民出境旅行大幅增长,现金付讫和银行卡支付已无法满足贸易、消费支付需求,移动支付成为潮流。近年来,商业银行、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积极将我国移动支付手段和技术向境外商户拓展,将国内移动支付的业务模式和用户体验直接复制到境外,既方便了我国居民到境外旅游消费,也将我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和影响力迅速拓展到全球,引领世界移动支付发展。印度是一个典型的电影大国,印度人爱看电影并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在印度,看电影的习惯一般是先去电影院,当场选电影以及场次,之后排队买票,然后再等一两个小时进场。后来,蚂蚁金服建议印度的电影公司拓展出一种可以在线购买电影票的方式或者功能。但是对方始终认为这种做法难以产生效益,觉得印度人更倾向于到电影院排队买票,并乐于体验这种突如其来的喜悦感。蚂蚁金服认为,简便、安全和节省时间将逐渐成为其追求的目标。事实上,中国的在线支付模式在印度实行的一个月内,互联网就销售了1/6的电影票。
(二)与发达市场支付商合作,扩展贸易空间
欧洲一向以保守著称,被称为“移动互联网洼地”,如今它也正张开双臂拥抱中国移动支付的相关企业。中国游客在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捷克等许多欧洲地区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很少直接使用现金结算。我国跨境支付业务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移动支付正在影响更多的海外业务。银联作为移动支付平台之一,发展起步较早,与境外的卡组织合作也很多,因此其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较多。目前,中国银联已在境外17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卡业务,受理商户近5100万家,提供从卡端到移动端的多样支付工具,并积极将云闪付和银联二维码业务向存量商户快速拓展。除此之外,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合作商户也已覆盖境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各具优势,能使国内的竞争对手扩散到国外战场,二者每天都有大量的活跃用户。两个移动支付应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扩展至全球市场,与主要发达市场的本地支付商合作,并建立了与品牌和零售商的关系,使我国居民到境外旅游消费时能够享受与国内一样便捷的购物体验。
(三)向境外市场开放O2O平台,提供贸易便利
除了移动支付技术以外,支付宝还拥有着O2O平台的能力,这也是它布局欧洲的优势。2016年9月,Alipay在境外开放了“发现”O2O营销平台,外国企业可以向中国出境用户进行信息、卡券会员营销等。用户出境后,Alipay的信誉入口会自动被“发现”定位在到达的城市,并告知用户的具体位置和旅游信息,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有针对性地推送业务活动、IES和优惠信息。刚刚开通几个月,Alipay“发现”平台就已经进入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发现”平台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381个城市开设,覆盖欧洲的5万多家商店。不仅在欧洲,移动支付在其他跨境线路上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移动支付已涉足海外10万多家门店,覆盖餐厅、超市、百货商场、便利店、免税店、主题公园和机场等。
三、移动支付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
(一)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软件威胁
移动支付使用的终端设备大部分是手机和iPad,用户使用中会因为移动终端设备受到软件病毒的侵袭而泄露终端用户的信息。目前,各种支付软件层出不穷,用户无法明确判断哪些软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移动支付软件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几个主要威胁:一是终端的性能遭到破坏。当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自身系统内存容量不足时,会影响软件的正常运行。如Alipay、手机银行相关的App、电子移动支付软件的功能可能会受限,影响使用者的操作需求。二是恶意盗取使用者隐私。移动支付必须要以网络为桥梁,当终端电子设备与互联网联网时容易遭受恶意软件侵入,主要威胁是盗取用户的各类信息。三是恶意扣费。在移动支付使用时,不良软件会假冒运营商来制定各种收费项目,随意扣取话费等,这也是当前使用者最常遇到的威胁。
(二)移动终端自身的物理环境威胁
移动终端设备最初只具有SMS等基本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最常见的移动终端设备,它促进了移动支付应用的深层次发展。但与此同时,移动终端设备也带来了新的移动支付风险。例如,如果手机等终端被盗或丢失,极易泄露用户信息,当前的物理安全控制措施无法在移动终端上发挥作用。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性能终究无法与个人计算机相比,因为物理加密方式将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三)移动支付系统下的网络安全风险
移动支付应用必须依靠互联网,而一旦网络受到恶意攻击、侵入,就会影响信道质量,对用户的移动支付造成威胁。一些非法入侵者会利用网络漏洞,伪造网页来欺骗用户认证信息,然后将用户信息重放,从而威胁移动支付安全。还可能会有中间人进行攻击,采用重放之后再次欺骗用户的方式,损害用户的财产权利。
(四)法律和政策风险
我国移动支付属于新生事物,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都不完善,对交易各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不明确。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的《电子签名法》和《支付结算办法》虽然已经为电子化支付在政策和法律地位方面奠定了基础,但是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小额支付等问题往往相互交错,一直被视为敏感地带或灰色领域,发展比较缓慢。客户通过电子媒介所达成协议的有效性具有不确定性。现行手机支付政策还很不完善,手机消费类增值服务费的征收缺乏法律保障。而且市场管理较为混乱,一些条款与增补条例对目前支付过程的监管没有很好地贯彻下去,使得消费者难以维护手机移动消费应有的权利,这严重影响了移动支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移动支付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谨慎应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软件威胁
首先,要在正规安全网站下载软件,以防止恶意软件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随意安装。同时,要在手机中安装恶意病毒检测的安全防护软件,定期对手机进行安全检查。其次,应该特别加强对权限请求的重视,一旦有其他外来网页请求确认操作,必须核实是否是移动支付操作中需要的。在接收陌生短信时不要随便点开短信以及短信链接。再次,用户还要加强对移动支付登录信息的保护,确定登录界面是否为手机银行的官方网站,确定登录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最好避免打开蓝牙、红外等通讯功能。
(二)安全应对移动终端物理环境威胁
用户应保管好移动终端设备,防止手机因丢失或被盗而被人用于支付,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可以在设备上设置等级较高的图形密码、指纹识别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信息保护意识,例如,不应在移动终端设备上保存包含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的文字及图像,将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他人,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随意安装应用等,对手机支付安全造成威胁。
(三)利用数字技术应对移动支付网络安全风险
要提高移动支付的网络安全等级,有效途径是发展数字技术,利用数字加密等技术来保护移动终端,促进网络安全。在移动支付过程中,对终端用户的身份确认是极为重要的,一旦有人骗取终端用户的验证信息,就极有可能冒充终端用户进行移动支付。因此,有必要研究数字签名技术,以此来鉴定终端用户的真实性,进而为移动支付提供更为安全的保障。
(四)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为了使移动支付健康发展,首先,央行、工信、公安等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移动支付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移动支付的准入监管政策,积极支持移动运营商接入公安部公民身份信息核查系统,促进账户实名制的落实,实现风险预防端口前移。其次,应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移动支付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同时,加强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确保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再次,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应结合移动支付的虚拟性、交易环节较多等特点,修订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建立健全移动支付交易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五、结语
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通讯网络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在全球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不但使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支付更加丰富、便捷,同时也促进了海外商户对中国移动支付的了解和应用,这将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在移动支付未来的发展中,有两方面趋势:一是二维码支付标准的建立,将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支付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移动支付应用于小额便捷支付领域发展,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二是移动支付社交化趋势逐渐显现,支付环境更加多元化,更多的个人用户和商业群体将享受到便捷的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带动更多的消费需求,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琪,王汉斌.浅谈移动支付的现状与发展[J].研究与探讨,2008(3).
[2]宋颖.移动支付之综述篇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现状[J].通信世界,2008(5).
[3]徐平平,杨学成.移动支付影响分析[J].通讯管理,2009(6).
[4]降雪辉.移动支付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商务,2016(8).
[5]方腾.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方萍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