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新形势下,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分析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实现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国际贸易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密切相关,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对外贸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紧跟外贸发展的新形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要,降低结构性失业的发生,最后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
1新形势下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
1.1熟悉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和管理
近些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大部分企业都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展国际贸易,因此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B2B和B2C交易模式是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交易模式,例如跨境B2B业务,包括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构成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涉及市场调研、采购、运输、保险、仓储、报检、报关、结算、退税等流程,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巴国际站、敦煌网、eBay和大龙网等。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一背景下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国际贸易知识,还需要掌握这些主要的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和管理,掌握网络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的知识。
1.2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
当前区域通关一体化加速推进,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结构逐步调整,外贸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精准型转变。由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为了减少甚至避免贸易纠纷的发生,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外语表达能力,还需要了解进口国的外贸方面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结算及商务谈判、物流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了满足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
1.3创新创业的能力
国际贸易涉及到交通、运输、保险、银行等众多领域,从生产到交货整个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总体来说国际贸易环境复杂,风险较大,这就需要国际贸易人才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即通过贸易实践,不断积累各种相关的贸易知识,能够根据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创新产品和技术,提高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冷静应对各种国际贸易风险。
2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当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单证、报关实务、报检实务等课程的一部分课时设置为课内实践课时,但由于条件限制仍然是理论为主,例如报关实务课程,很少有高校能有条件安排学生到海关参观学习,因此学生并不能了解到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其次,虽然各大本科高校都有国际贸易实训课程,但往往软件更新速度慢,不能适应外贸形势的发展需要。最后,各大同类高校课程也存在盲目趋同的现象,专业课之间存在部分内容重叠的现象,例如,作为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和国际贸易实务两门课程都有货运保险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重复学习就会失去兴趣。
2.2校企合作力度弱
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二三线城市,当地大型企业较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有些地区开展外贸的企业更少,所以对于位于这些地区的高校来说,要开展校企合作,就需要到其他城市寻求合作。一方面,校方缺少对企业专家到校指导等系统化的人事管理政策,多是教师自己私人关系寻找的合作企业,难以保障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另外一方面,对企业来说需要考虑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实习经费补贴、损耗成本等,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并且由于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对公司业务不熟悉等原因,并不能给公司创造较大的价值,政府方面也缺乏相关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因此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合作企业给学生提供的岗位不匹配现象普遍。
2.3双师型教师不足
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中有相当大比例的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中青年教师,由于对外贸工作的不了解,对外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就难以掌握。例如,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得到企业的广泛应用,但这些中青年教师尚未接受过跨境电子商务的系统培训。对跨境电商运作的不熟悉直接影响着学生实习实训的效果。另外由于科研压力较大,高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新创业的较少,对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指导就更加难以有效开展,学校从企业聘请专家通常较为困难。
3改善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不足的建议
3.1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与研究型本科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有助于其毕业后开展国际贸易工作。围绕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中,应提高实践实训课程的占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例如可以聘请校外企业家到学校给学生指导,及时引进新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通过模拟练习,加强学生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学校应加强与地方海关等部门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相关部门观察学习,了解外贸相关工作的具体流程。最后,在教学内容方面,通过专业整合,增加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等课程,避免重复内容。将专业技能竞赛融入理论课堂中,增加课堂乐趣。例如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方向课,对于培养复合型国贸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把这门课与安徽省教育厅联合各高校举办的“安徽技术杯”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大赛相结合。模拟大赛要求参赛学生模拟真实案例进行谈判,这个过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谈判的阶段、不同阶段的策略,还需掌握国际贸易术语、国际商法等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企业也可以通过比赛选拔优秀人才到企业实习,为企业储备人才。所以这门课程可以通过老师讲解理论,学生模拟练习的形式来更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模拟练习不仅增强了课堂趣味性,也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通过参与比赛还加强了与兄弟院校沟通学习的机会。
3.2加强校企合作
要想校企合作实现理想的效果,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的共同合作。政府应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来帮助企业降低校企合作的成本,如对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等。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收集整理相关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信息,建立相关合作平台,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组织院校和企业洽谈。高校方面应该对校企合作出台具体的合作方案,积极寻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对校企合作提供经费支持,也可以在校内设立外贸企业的实习基地,由企业派出外贸人员到学校实习基地进行工作和指导,学校定期组织专任教师到学生实习岗位了解学生实习情况,鼓励学生结合实习内容创新创业。
3.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首先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学校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并设置考核标准,监测教师锻炼效果。其次学校方面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组织优秀企业家到学校开展讲座,对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进行外贸新情况的培训。最后高校之间应联合组织研讨活动,积极就教学方式、教学中的问题等进行相互交流学习,使国际贸易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以确保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结论
总之,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紧跟外贸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不断提升教师技能,加强与企业、政府等部门的合作,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晓慧.外贸模拟软件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63-66.
[2]吴波.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贸专业应用型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8,(22):283+285.
[3]沈洁.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J].中国商论,2018,(28):184-185.
[4]丁卓越.国际贸易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校政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8,(19):144-145.
[5]覃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电子商务,2018,(5):67-68.
作者:许晓芳 单位:宿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