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际贸易项目化重塑课程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进行学生调研,了解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为明确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需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在课程设计之初,设计调研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明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对学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调研,结果显示:1.50%左右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无法实现既定的课程目标;2.66.7%的学生认为当前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3.30.1%的学生认为应保持教学内容先进性;4.55.5%的学生认为教学上缺乏针对性;5.29.6%的学生认为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最佳比例是5:5,24.6%的学生认为是4:6;6.54.7%的生认为最佳的考核方式是作业+模拟实训,取消闭卷考试。由此可见,原有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实用、不先进,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科学,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进行企业调研,确定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职责
使学生“愿意学”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其前提在于教学内容基于实际岗位的岗位职责,因此,整体教学设计的一大重要步骤在于企业调研,了解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具体的岗位职责。为了解市场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负责人利用互联网,登录智联招聘网对2010年8月6日至2010年9月6日全国26个城市公布的外贸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由于高职毕业生去向多为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故本次调查局限于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和跟单员三个岗位。通过调研发现,从招聘的岗位来看,全国26个城市中外贸业务员的岗位数最多,其次是跟单员(前两项中包含单证员),最后是报关员。根据上文的调查结果,学校以外贸业务员岗位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为更充分地了解外贸业务员的岗位职责和企业对外贸业务员的岗位要求,通过走访企业,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智联网企业招聘信息调研等,发现外贸员岗位职责主要包括:1.收集市场信息,拓展海外市场,开发、维护国外客户;2.主导进行出口订单的洽谈与签约;3.进出口订单处理,保证按照客户要求交付;4.制作相应的单据,完成货款收付;5.负责客户管理及售后服务工作,迅速处理客户投诉,维护、跟踪和管理现有客户。除了上述相关的岗位职责以外,应聘企业还对外贸业务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任职要求,调查发现,企业对于员工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要求较高,分别占调研企业的60%和43.3%,同时,有26.7%的企业关注抗压能力,25%的企业要求责任心强,20%的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16.7%的企业则要求员工能服从公司的安排,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三、以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课程总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之前除了要明确岗位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承担的任务,是否所有的岗位职责都必须在本门课程目标中体现,还是本门课程只需承担岗位职责中的部分内容,其余的岗位职责由其他课程承担。基于此,学校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发现,本门课程只需承担:熟悉外贸流程,合同的磋商与签约这一主要岗位职责。因此确定本门课程的目标如下:
1.总目标
总目标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总目标要求用完整的、精练的语言对总体目标进行描述,但形式上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教学目标描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总目标是:以温州诚美贸易有限公司对美国立博德男式皮鞋出口为贯穿项目,通过贸易准备、制定标准合同、交易磋商与签约、履行合同等具体项目,使学生熟悉外贸业务流程,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就业上岗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用清晰、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用…做…”。能力目标是教师对学校和学生的承诺,表明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完成哪些具体的任务。因此,能力目标一定是可以检验的。本门课程根据岗位职责确定的具体能力目标如下:
(1)能运用外贸理论和政策知识阅读相关外贸类分析文章,查阅相关外贸统计资料并做统计分析;
(2)能运用外贸统计指标和外贸政策作用机制对当前外贸政策变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行分析,撰写相关分析报告;
(3)能根据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管理相关规定熟悉外贸企业的注册流程,并能模拟注册成立外贸公司,完成各项注册登记;
(4)能利用各种渠道寻找交易客户,并撰写建立业务联系信函;
(5)能初步运用外贸英语与客户就合同条件进行交易磋商;
(6)能根据往来函电规范、合理地拟订进出口合同的主要交易条件;
(7)能运用合同条款相关知识看懂不同版本的进出口合同;
(8)能依据单据或合同相关条款合理安排一般贸易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具体工作。
3.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对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以“了解…”“掌握…”等形式进行表述。教师在整体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明确我们的设计是一体化设计,理论和实际不能偏颇,在强调实践的同时也要重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我们的知识目标应作为能力目标的载体,与能力目标配套表述。如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为:
(1)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
(2)掌握外贸政策对进出口的作用机制;
(3)熟悉外贸公司设立的注册登记程序及提交的文件;
(4)掌握获取业务信息的方法和途径,了解开发客户的途径与方法;
(5)掌握制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主要条款的内容和制定方法;
(6)掌握交易磋商的途径与方法;
(7)掌握履行进出口合同的程序;
(8)熟悉外贸业务流程。
4.素质目标
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素质目标是以通过阐明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通过…培养…”或“通过…使学生具有…”等形式等对培养学生的某种素质的表述,对素质目标进行表述必须明确、具体,可检验。在本课程设计中,素质目标体现为职业岗位对任职人员任职要求的具体体现。本课程的素质目标如下:
(1)通过要求学生分组模拟进出口商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签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沟通意识;
(2)通过学生分组角色模拟完成公司业务注册和与对手进行交易磋商全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3)通过签订一份完整、准确的销售合同并履行该合同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责任感和执行力。
四、根据课程目标选取项目,设计情境
1.项目设计
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完成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这是能力目标项目化课程改造的原则。项目有三层含义:第一,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且有特定的环境与要求;第二,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第三,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因此一个好的项目必须是在一定的工作情境之下,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的任务要求,并能根据企业相关标准对工作成果进行检验评价。最好的项目是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当中去,但若有些课程由于资源的限制或课程性质,无法参与真实项目,则可以选用高度仿真的项目。此外,在项目设计上可以设计课内项目与课外项目双线并行的方式,通过课上项目演练到课下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使学生真正参与,给学生独立判断、决策和行动的空间。采用项目化教学,通过项目完整的工作过程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串联,必定打破课程原有的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与安排必须要做一定的调整,有些与项目无关的教学内容就会舍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采用双线并行项目,课内项目为温州城美贸易有限公司与美国立博德公司的皮鞋进出口业务;课外项目为学生与北京二元通泰贸易有限公司不同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2.情境设计
正如上文所说,项目实在一定的工作情境下展开的,所以,对于项目的执行应根据项目进程设计相应的情境。情境的主要作用是引出任务,情境设计尽可能全面,可以运用常规情景、技术情境、管理情境、正常情境、意外情境、违规情境等。此外,情境尽可能引用企业实际情境。
五、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根据选定的项目,结合项目进行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串联,依据教学计划对课程教学进度做一个合理的安排,确定课程的教学进度图。教师在确定教学进度时,一是按照项目进程合理安排;二是要根据总学时合理分配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
六、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已,因课而已,没有定论,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六步法:即提出资讯、作出决策、明确计划、具体实施、任务检查、效果评价。同时实施全课堂渗透式案例分析,构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的课堂。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相关知识的引入、总结。
七、考核方式设计
课程的考核应与课程目标相对应,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按照企业对员工考核模式,根据项目成果,以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考核,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管理考核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综合而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包括出勤、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40%。学生考核总成绩必须至少达到60分,其中,期末考试必须达到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