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党的十九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表明产教融合已经从职教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福建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旅游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猛增,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重任。本文通过对地方旅游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区域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以漳州科技学院为例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思路,以期能促进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产教融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一、区域对旅游人才需求的现状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区域合作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位置,旅游要发展,专业人才是保障,而目前我省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长期处于匮乏状态,2019年招生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专业被厦门、武夷山、龙岩、漳州等地区教育部门列入正面清单的专业。近期,笔者对近三年的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结合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及专业自我诊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改善其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2007年学校创建时就设置的专业,至今已有11年的办学历史,共培养了9届毕业生共计418人次,目前在校生有309人,专兼职教师20人。在实训条件方面:拥有6个校内实训室,校外的合作企业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在内的有12家,凭借以上校内外实训条件,基本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教学需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立足漳州、面向闽南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旅游企业服务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具备旅游景区讲解员、旅行社导游、外联、计调,高星级酒店服务员、领班、主管等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大学三年期间,经过2.25年在学校和0.75年在企业的共同培养,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企业员工。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组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目前,累积获得了国赛三等奖1项、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的好成绩,对近三年的毕业生进行调研,专业的对口率达到65%,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薄弱、职称、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近年来,随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数的逐年增加,师资队伍迅速庞大,但是对师资的培养速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增长速度,总体来说师资队伍薄弱,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二)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不少,但是不少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招工,而非真心实意的想与学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学生要赴企业实训的话又受到交通条件限制、安全等各方面的影响,致使校企合作不够密切,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旅游管理专业完整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少,截止到目前只有一门校级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茶文化旅游设计》比较完整,其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四)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据我们对近三年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酒店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而我们有些毕业生呈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不能很好的适应酒店对人才的要求;再者,有不少的毕业生无法忍受从基层做起,而转行,使专业对人才的培养付诸东流,从事旅行社业的毕业生也反馈,在校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运用不上。
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思路
在产教融合下,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从人员共通、人才共育、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等4个方面搭建校企合作。(一)外引内培,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措施。1、引进师资。近一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利用天福集团与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的战略合作关系,已经陆续从嘉南药理大学聘请了3位老师来给旅管专业的学生授课,我校年轻的老师采取跟班当助教的形式进行学习,获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2、校企人才合作互聘。校企共同搭建互聘共培的合作平台。通过平台,使得校企双方人员形成“劲往一处使”的状态,构建“双赢”的良好局面。在“互聘”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要派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也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要求青年教师能参与企业项目或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等服务,以保障企业运营目标的实现。3、鼓励老师继续深造。目前任教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总体学历偏低,硕士学位以上的老师比较缺乏,学校应加大投入对师资的培养,使用各种政策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和学位,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训,提升师资的社会服务能力。(二)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了产教融合。1、校企共同建立良性的合作机制。探索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合作。成立由校企双方行政主管部门组成的校企领导机构,围绕合作领域,定期研究发展规划、企业用人需求、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事项。2、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一是建设“校中厂”。学校和企业在校内共同建设“准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在校内实现“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解决企业场地不足和学校实训设备不足的双重问题,真正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二是建设“厂中校”。企业直接建立教学基地,并提供顶岗实习岗位,给予学生“同工同酬”的待遇;为学生组建标准课室,以供顶岗实习的学生晚上学习理论知识,以此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同步提升。3、校企共育人才。(1)校企共造技能大赛。校企联动办职业技能大赛。比赛的对象针对学生和员工,让正式员工和“准”员工同台竞技,大赛的评分标准要能对接企业标准,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包括评委在内的人员都由学校的老师和企业骨干共同构成,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2)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总的教学课时不变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时间,到企业实训,参加企业岗位实践,通过“工学交替”形式完成专业实训。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课程,到企业技能提升训练,通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企业文化与制度,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的转化,加强技能的实战应用,培养职业能力。(3)校企共同完善实训管理。为了保障学生在实训期间的安全问题以及外出实训效果,学校和企业要对接好,做好实训内容的计划安排,校内外指导老师的安排,实训过程考核、最终成绩考核,以及最后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训总结。学生外出前,要求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书以及实训承诺书,全方位保障学生在实训期间的安全问题。(三)借力超星平台,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将教材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再适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引进的超星泛雅慕课教学平台,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促进及教学资源库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考导游资格证和其他专业核心的课程,应在平台上创建课程、内容共享、要跟踪学习过程并控制、在线测试和作业、线上进行交流互动、成绩评测和学习成果反馈等教学流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推进考试方式的改革,摒弃传统的纸质试卷考试,推进超星平台在线无纸化考试,模拟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环境,助力学生考证。(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不可忽视,校企共同育人才能让我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老师不能再用过去的知识,来培养现在的学生,让学生去适应未来,而应该要不断的更新知识,甚至要传递有前瞻性的行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五、结语
心存世界,行者无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道阻且长。教学保障体系的完善是根本;结合学校发展的定位以及资源优势来建设专业的特色是关键;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同时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功能也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赵爱华.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张海涛.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河学院学报,2018(03)
作者:毛爱云 单位:漳州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