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模式

摘要:2015年,北京市教委整合央属、市属高校等创新力量启动了“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至今已有22个高精尖创新中心获得了该认定。在国家日益重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高精尖创新中心这类新兴科研实体进行研究。文章对高精尖创新中心成立至今的管理运行模式进行探讨,并围绕完善人才与激励等相关政策制度、深化各方参与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类似新兴科研实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

为贯彻落实关于北京市“四个中心”战略定位讲话精神,适应北京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整体提升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北京市教委整合央属高校、市属高校、国际创新力量等资源,于2015年了“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以下简称“高精尖建设计划”),并配套出台“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高精尖管理办法”)[1]。“高精尖建设计划”和“高精尖管理办法”明确了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整体建设目标和组织管理方案,各高精尖创新中心在此基础上实行自主运行和管理。随着第一个五年建设周期即将结束,在相关研究和参照经验标准缺乏的情况下,规范和完善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促进高精尖创新中心等类似实体科研机构的健康发展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情况

“高精尖建设计划”明确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每年给予各高精尖创新中心5千万至1亿元的经费支持。经过申报、论证、立项等流程,分批获得认定的高精尖创新中心已有22家[2]。其中,首批获得认定的高精尖创新中心为清华大学“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等13家,之后陆续分批获得认定的高精尖创新中心为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等9家。

二、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模式分析

从宏观上来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管理运行模式是指从各高精尖创新中心成立到最后一个建设周期结束的过程中,各环节涉及到的管理理念、运行原理、相关制度、组织架构。具体来看,主要包括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组建管理方式、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经费支持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评估机制等。

(一)组建管理方式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组建管理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全面领导和高度重视。北京市教委牵头成立的“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高精尖创新中心运行管理的宏观指导,是“指挥者”。“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加强对高精尖创新中心实施方案的指导把关、考核评估,是“把脉者”[3]。各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建设主体,自主负责中心具体的运行管理,并设立建设管理委员会(部分为理事会)、学术指导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作为“实施者”。这三“者”职责分工清晰,既规范了工作程序,又赋予了参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打破组织壁垒,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项目运行管理机制“设项目,出成果”是各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而创新人才能否汇聚,研究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科研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关键就在于项目的设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项目运行管理由各中心根据自身的任务规划与特点设计。例如,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实行首席科学家(PI)负责制,根据研究方向设置了独立实验室和科研支撑平台,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各独立实验室的科研项目运行和管理,科研支撑平台为独立实验室提供科研设备仪器和测试技术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医工交叉研究院”,负责指导和整合“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项目运行、管理、检查等工作。

(三)经费支持机制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北京市政府的拨款支持。每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根据各中心建设情况给予5千万至1亿元的专项经费支持,其中原则上不低于70%的经费用于人员聘用经费(50%用于国外顶尖创新人才引进、20%用于京外人才引进),剩余经费由各高精尖创新中心按照“高精尖管理办法”中的规定自主使用。与其他类似的创新科研实体(例如“协同创新中心”)相比,高精尖创新中心直接获得的(政府)经费支持力度更足,并且首次增加了用于人员聘用和引进的经费额度,具有“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

(四)资源整合机制能否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会直接影响科研实体单位的建设与合作单位的参与积极性。“高精尖建设计划”提出要全面整合国内各类创新要素,积极吸纳国际优质创新力量和资源,广聚国际领军创新人才,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具体来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资源整合可分为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整合。1.人力资源整合。高精尖创新中心的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专家团队(参与中心建设的专家学者与政府聘请的咨询专家等)、科研团队(承担科研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研究生与本科生等学生群体)、管理团队(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牵头高校负责的校领导、中心聘请的管理人员等)、合作组织机构提供的人力资源(例如外包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工作人员)。在整合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不同的人才分类设置合理的岗位、薪资结构与激励机制。例如清华大学“未来芯片高精尖创新中心”首次打破岗位晋升限制,为合同制研发人员设置了一套4个职级,27个级次的晋升体系,并拿出项目总经费的20%作为绩效奖励的基数,充分授权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和奖励的权力,以此带动项目负责人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创新的效率[4]。2.其他资源整合。其他资源主要包括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投入的经费、仪器设备、创新技术(非专利技术)、管理经验等。高精尖创新中心被充分赋予了自主权,应以“共享共建,融合发展”的理念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避免造成浪费。例如,对于仪器设备的采购,应充分利用依托高校或共建单位现有的硬件条件进行改造和合理的共享利用。对于项目经费的拨付和分配应根据项目规划与规模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绩效评价制度,让科研人员“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五)评估机制根据“高精尖建设计划”,北京市教委对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建设中期与建设周期结束分别进行评估,其中,建设中期评估工作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评估的环节包括中心自评、财务专项审计、专家现场评估、综合评议等。这种评估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对各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否按照建设计划运行并完成既定目标进行评估,避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发生。在日常中,各依托高校对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运行、经费使用等方面履行管理监督职责,形成常态化的自查自纠模式。

三、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模式的完善建议

通过以上对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模式的分析,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完善建议。

(一)完善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相关的规章与政策相关部门应结合各高精尖创新中心运行的现状和遇到的困难,在组织管理、经费使用、绩效考核、成果转化等方面继续完善“高精尖建设计划”和“高精尖管理办法”等项目的有关规章政策,让各中心能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科研创新上。此外,应进一步明确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机构(例如专家咨询委员会、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的职责作用和议事机制,规范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运行和管理,建立“高精尖创新中心退出机制”,对未完成既定目标或不符合建设标准的高精尖创新中心予以退出建议,坚持“能者上,庸者下”。

(二)完善高精尖创新中心的人才政策和激励制度在政府层面,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精尖创新中心的人才引进政策,切实解决各类人才的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不仅要“引得进”人,更要“留得住”人。对于引进人才有困难的高精尖创新中心,可以适度降低和松绑用于引进人才的经费比例和名额限制,开辟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加快办理引进,其配偶和子女也可以享受随迁落户等优惠政策。从依托高校层面来看,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为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配套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形成良性的人才留存氛围和流动机制,吸引和培养更多的青年创新人才(包括在读研究生、本科生)加入到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建设和科研队伍中。从高精尖创新中心层面来看,应充分创造条件,完善人员聘用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三)深化各方力量的参与合作高精尖创新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但并不意味科研创新任务仅依靠其自身来完成,目前来看,共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高精尖创新中心管理运行和科研创新的力度还不足。由于尚处在建设初期,高精尖创新中心自身还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因此,需要由相关部门引导搭建合作平台或设立相关机制(例如由相关部门牵头定期举办高精尖创新成果推介会等),深化与各方力量的合作,让包括军地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建单位,企业、政府部门等各方力量能够协同参与到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中,加快推进高精尖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

四、结语

创新是引领科技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设立是北京市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一次重大尝试。现阶段,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建设处于平稳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想最终实现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弯道超车”,各高精尖创新中心还应积极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完善管理运行模式,推动创新人才汇聚培养和成果转化,加强与各方的联系合作,为高等院校和其他机构的新兴科研实体建设发展创造成功典范。

参考文献:

[1]施剑松.北京成立首批13个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N].中国教育报,2015-10-24.

[2]刘冕.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发力,打造一批防疫“利器”[N].北京晚报,2020-03-05.

[3]翟昊,高飞.探索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模式———北京市启动高精尖建设计划[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12).

[4]钟潇,吴华强,邓宁,尤政.高精尖创新中心之未来芯片技术的创新机制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9).

作者:姚凯东 高媛 单位:中国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