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哮喘管理教育疾控效果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哮喘管理教育疾控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哮喘管理教育疾控效果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86例存在临床症状非急性加重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男性40例,女性4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6.78±11.42)岁;病史最长6年,最短4个月,平均病史(1.37±1.08)年;均符合哮喘诊断标准[2]。近半年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用量稳定,无其他肺部疾病或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妊娠。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及教育组41例,2组性别、年龄、病史、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文化程度:对照组高中初中及以下12例,中专/高中18例,大学以上15例;教育组初中及以下10例,中专/高中20例,大学以上11例,2组患者文化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对患者就诊过程进行教育,包括发送并讲解《哮喘防治知识》手册、用药指导、告知复诊时间。以1年为观察期,期间第3、6、12月评价患者哮喘控制情况。

1.2.2教育组按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方法进行指导。建立个人档案,包括:基本资料(编号、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联系方式)、首次或复诊时间、诊疗方案、用药情况、检查结果、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计划表,表内容包括:①疾病知识(哮喘的病因、诱因、发病先兆、急性发作处理方法、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优点及副作用);②吸入方法;③记录哮喘日记;④峰流速仪使用;⑤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⑥自我病情的评价;⑦患者对以上内容的掌握程度(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患者复诊时由哮喘专科医生或护士遵照表内的各项内容对患者进行评估,对部分掌握或未掌握内容再次进行针对性强化教育。定期电话随访,患者可随时咨询;整个治疗教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同时需结合个人不同的基本资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面对面讲解、书面指导、反复演练、看录像、集体教育大讲堂等。以1年为观察期,期间第3、6、12月评价患者哮喘控制情况。

1.3观察项目及指标

采用实施教育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组患者平均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数值、平均每日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1年中哮喘中重度发作次数、因哮喘急性发作需急诊或住院次数、及误工或误学天数。白天症状评分:0分=白天无症状,1分=白天有1次短暂的症状,2分=白天有2次或2次以上短暂的症状,3分=白天大部分时间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活动,4分=白天大部分时间有症状,且影响日常活动,5分=症状严重,不能工作和进行日常活动。夜间症状评分:0分=夜间无症状,1分=夜间憋醒1次或早晨被憋醒,2分=夜间憋醒2次或2次以上(包括早晨被醒),3分=夜间多次被憋醒,大部分时间不能入睡,4分=症状严重,根本无法入睡。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进行长期防治长期以来,大家一直关注哮喘药物、技术设备的研发而忽视了与之相配套的疾病干预模式的探索,传统医学模式造成医生以单纯治疗为主,而疏于解释或者懒于解释哮喘防治相关知识[3],而现有实践证实对哮喘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哮喘患者因症就诊方式,有助于对哮喘症状的控制[1]。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I-NA)也明确指出哮喘教育管理工作是哮喘防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需要广大医护人员把有关哮喘病的最新知识和技术教给患者,使他们成为防治哮喘的主体并建立充分的信心,最大限度地调动起他们在哮喘防治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有效防控哮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哮喘患者普遍缺乏哮喘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知识,急需加强有效的健康教育[4]。

2.2实施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的特点教育的重点突出,针对患者就诊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患者的个体特征进行教育;教育时间贯穿于整个哮喘治疗当中,从院内延伸到院外;教育内容稳定全面,依据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计划表进行教育,并评价患者知识掌握情况,随时对患者部分掌握或未掌握内容再次进行针对性强化教育,直至患者掌握。通过对41例哮喘患者实施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结果显示患者不论是在主观症状上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而且在客观指标FEV1值及日均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上均较对照组减少(P<0.01或P<0.05),教育组哮喘中重度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次数及误工误学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P<0.01或P<0.05),按照GINA对哮喘控制的评价标准可以认为教育组患者的哮喘控制程度较对照组好。而且实施个体化自我管理教育时间越长,哮喘越能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这说明哮喘患者在专业人员长期指导下,对哮喘的认识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意识不断增强,通过自我管理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使其能对哮喘的发作进行预测,达到自我评价、自我管理、自我治疗,能使哮喘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急诊或减少住院次数,并可增强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