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并且逐渐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就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将它与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展开讨论,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管理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
一、“互联网+”时代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切入点
“互联网+”是我国基于经济新常态而提出的重要战略行动,目前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深度融合,基于“互联网+”战略行动的实施,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切入点:首先“互联网+”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促使高职人力资管组织架构发生变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偏重“人治”,具有较多的行政层级,导致决策流程比较长。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平台,实现了去中心化与组织扁平化。例如通过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高职院校管理者可以直接与教职工进行沟通,避免层层行政部门的信息传递;其次“互联网+”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决策数据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管理效率的提升,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信息进行统一的分析,大大提高人力资源决策科学性;最后“互联网+”改变了人与组织关系,解放了人力资源的硬性约束。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依附与绝对服从关系,人才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二、“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之处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停留在完成学校的任务模式上,基于“互联网+”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暴露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通常都偏重以“事”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教师文化认同感不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对知识人才进行管理,以此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人才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环境下,人才是高职院校获得招生市场认可的重要标准。然而基于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的观点,知识性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因此他们具有追求自主性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属于知识性员工,他们虽然被高职院校所管理,但是他们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渴望受到高等院校的尊重,但是高职院校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侧重“事”管理模式,忽视对人才差异性的对待,例如高职院校的激励方式就是金钱刺激和惩罚,而忽视了对人才的情感管理。其次,人事管理职能固化,职业生涯管理缺失。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职能固化的特点,人事部门对于教职工的管理过于规范,虽然此种模式能够保证高职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在人才流动机制不断创新的网络环境下,此种过于固化的管理模式会遏制人才的创新性与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另外在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缺乏职业规划管理,一方面高职院校没有为人才提供有效地发展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管理仍然以职称为主,造成教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现有环境下高职院校对于员工的动态价值缺乏管理。例如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之后就忽视了其价值观念的培养等,造成人才的工作后续动力不足。另外,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薪酬制度不科学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评价体系存在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首先高职院校对于人才的评价往往以教务部门的考核评价作为依据,而忽视了网络平台的应用。在网络环境下对于人才的绩效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个部门上,而是应该构建双向的信息沟通反馈平台,以此保证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其次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的薪酬制度设置不科学。薪酬待遇是激发人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虽然在现有制度下实现了人才薪酬待遇的浮动化,但是过于机械性的评价导致薪酬待遇制度体现不出劳动者的价值,影响高职院校人才的创新能力。最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单一,聘用制不到位。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同时还要深化高等院校人事改革制度。但是就目前现状分析,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单一化的现象,忽视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落实聘用制上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尤其是在后勤管理岗位上的聘用上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冲击,高职院校必须要以改革的姿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以此适应教育新常态发展的要求:(1)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激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院校要构建一流大学,就必须要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强化人才在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才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尤其是近些年国家出台的诸多针对高校人才的政策,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现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应坚持教育教学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将生产过程进行教学化处理,使生产活动转变为教学活动,将生产性任务转变为学习型任务。(2)教学与生产相融合的实施要点。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应用于生产实际,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应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者、管理者以及引路人,注重学生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第三,在课程的考核上,坚持以能力考核为本位,灵活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综合考评。第四,在教学课程标准上,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参考相关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实施课程的基本规范和指导。第五,在教学环境上,应贴近生产实际,建立仿真生产性实训基地,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引入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为教学服务。(3)学生与师傅相融合学生与师傅相融合是进一步实现学生与工作岗位衔接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客观要求。通过“产学结合”“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实习法等,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渐适应岗位,通过师傅的指导,实现“教、学、做”相互融合,感受工作岗位氛围,了解工作岗位特点,端正工作态度。这种学生与师傅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从本质上看,具有现代学徒制的学习特征。通过采取该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职业教学缺乏真实情境和实际操作的缺点,通过校企之间开展深度合作,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在企业开设实训课程等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得到全方位锻炼,同时也为学校节约了教学成本,为企业培养的大量优秀的人才,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时,应注意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定制培养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明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注重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在“四个融合”中,“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是前提,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理论与技能相融合,开展同步教学是核心,职业教学必须保持先进性、超前性。教学与生产融合是教学重点,通过生产过程教学化,有利于实现“工”与“学”的有机结合。学生与师傅相融合,采取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生活与职业生活的过渡。实践证明,坚持“四个融合”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是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关键。
【参考资料】
[1]曹明.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169.
[2]张威,张海峰,陈良政,等.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8(2):74-75.
[3]王继昌,马鸿雁.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路径[J].中国市场,2017(3):245-246.
作者:刘冰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