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信息化下的院系安全管理创新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化下的院系安全管理创新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信息化下的院系安全管理创新途径

摘要:对信息化背景下院系安全管理的创新途径展开研究。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院系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信息化管理理念尚不成熟,缺乏科学依据,信息化管理体制缺陷较大,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达不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性作用。从网络电子设备安全板块、实验室安全板块、网络信息安全板块三方面,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院系安全管理的创新途径,为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提供有利依据。探讨院系安全管理的创新途径,能够实现管理技术的突破,提升院系安全管理水平,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

关键词:信息化;院系;安全管理;创新

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为院校的管理运营提供了更多新思路,信息化技术为校园师生学习、生活、教学等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学校档案、实验仪器、图书、行政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使得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进一步改善。应深入探析现今院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纰漏,不断改进管理技术,不断引进信息化环境下涌现出的创新管理思路,以提高院校的管理水平。

1信息化背景下院系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信息化管理理念尚不成熟,缺乏科学依据

很多院校在管理中,管理者或者管理方式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点,忽略了被管理对象在管理中所具有的主体位置,缺少对被管理对象的客观认识和尊重。这样主客体颠倒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与信息化背景下对院校提出的发展要求相距甚远、落差较大。

1.2信息化管理体制缺陷较大

众所周知,高校院系通常都会有许多部门,涉及从学生到教师、从管理人到管理器物、从实物管理到精神管理等多种管理对象,对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院系管理既要横向管理,又要纵向管理。但是,高校院系之间的部门思路不够开阔,形成僵硬、固化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影响了整个院系的正常运行。

1.3管理者的综合能力达不到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在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对院校管理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实情况是,管理队伍成员对于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不熟练,信息化能力相对欠缺,影响了院校的管理效果。尽管很多高校都具备信息化管理的培训条件,但依然存在管理队伍成员被动培训、被动学习的局面。尽管很多院校都在积极完善信息化管理内容,但内容却缺乏创意、流于形式,与信息化管理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1.4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性作用

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模式具有管理数据共享、管理资源共享、管理效益共享、管理成果共享等整合性链接的特点。但目前院校的管理依然呈现出零星散落的现象,大多数学校在各机构部门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院系部门管理、学生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局面,造成管理成本加大、管理资源浪费的现象。

2信息化背景下院系安全管理的创新途径

在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背景下,要创新高校信息化管理手段,以项目管理系统的理论和观点,找寻高校现行管理方式与软件产品的最佳契合点,并在后期的信息化管理中推行开放式的网络化管理[1]。

2.1网络电子设备安全板块

2.1.1网络电子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一,校园网络硬件设备安全问题。校园网络硬件设备主要指机房,由于机房电脑集中、散热条件差、运行负荷大等问题,容易发生火灾。夏天高温导致机房散热缓慢,局部性温度升高。潮湿天气中,电气设备潮湿、线路发霉等问题也容易引发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此外,机房设备陈旧,计算机散热功能受损,机房通风条件不好,空调、电扇等设备的散热条件跟不上机房电脑运行产生的热量,存在安全隐患。第二,人为因素造成的电子设备安全使用问题。排除自然气象、环境地理等客观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校园电子设备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学生和教师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容易根据以往经验错误使用设备,如不关电源、电子设备旁边水杯不拧紧等,师生安全观念意识淡薄,给校园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

2.1.2网络电子设备安全管理对策第一,规范电子设备使用制度,健全校园网络管理体系。院系应根据自身电子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机房、不同用途、不同课程等方面的差别,制定符合实际的使用规范,并且要按照规范严格监督和实施。落实电子设备安全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监督好电子设备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日常电子设备使用情况,以制度为大纲,分清责任,以责任制来督促网络设备的文明使用。第二,培养校园网络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树立牢固的网络设备安全使用意识,积极培养用户的网络设备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防微杜渐的思想,争取从源头杜绝不安全的隐患因素,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学习,提高严格要求自身遵守网络电子设备规范使用的自觉性,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络设备使用安全隐患。重视校园的信息化革新,加强正确使用网络设备的引导,养成设备使用的文明行为习惯,切实保障校园网络设备的使用安全。

2.2实验室安全板块

实验室设备老化、实验设备失灵或故障、实验操作不当等,均是造成实验室事故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教师、学校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院系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是校园信息化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2.2.1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一,管理体系漏洞多,安全意识不高。在院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制度建设和责任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两大重要内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环境的实验室,都有不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使用规则等章法,以规范和约束实验行为。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很大漏洞和问题,如某些制度的制定不是以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没有实际操作价值,还有部分制度的制定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以应付检查,不具备实际操作性。第二,安全检查不到位,实验室操作培训流于形式。高校院系的实验室,其实验设备、实验室结构、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等都比较复杂。比如,机电类实验室都是强电流环境,存在电动、气动设备等强功率、耗电大的危险设备;化学类实验室,通常会含有有毒性、爆炸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还有大量的玻璃仪器。因此,这些场所的设施、设备、仪器、材料等均需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否则容易造成校园安全事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实验室排课紧张、日常事务繁多等原因而耽误了安全排查工作。由于排查人员对各个实验室的情况不熟悉,通常情况下,他们也难以发现较为隐蔽的安全隐患。在学校开展的安全培训考核中,仅仅只是分数合格为通过,并且在考核不通过时,还可以进行多次补考,直至通过为止,这样的考核方式流于形式。

2.2.2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第一,依靠信息化平台,对实验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实验室的设备、仪器、材料等,要获得更精细的管理,必须依靠信息化平台。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可以对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实验室设备状况、实验室器材情况等,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从而有效地对实验室的相关情况进行实时掌控,有利于为实验室管理提供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管理依据。第二,引进信息化技术管理,提高实验室人员管理素质。相对于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既是实验室管理的创新之举,同时也对传统实验室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验室构建、设备采购、化学实验药品的购进与消耗等系列流程,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在线审核管理和实时监控,避免实验器材和化学实验品的过度消耗,并防范化学实验品因长期未使用而引起的风险。同时,联网在线管理能够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使用人员,为构建安全的实验环境提供有利依据。

2.3网络信息安全板块

2.3.1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第一,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互联网使用者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对个人信息疏于保护,各类密码不及时更新,或将密码告知他人使用,使自己成为了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直接受害者。第二,网络信息安全辨别能力差。学生对于各类网络信息尚没有成熟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常常会由于广告、传销等垃圾信息上当受骗,威胁着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学生的上网环境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危害了学生的思想健康,同时还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威胁,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影响个人信息安全。

2.3.2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策第一,利用信息化软件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技术,创新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全面充分采集学生的数据信息,追踪学生网络路径,发现具有不良上网行为的学生,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教育,加强其网络使用的安全意识,同时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第二,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进行宣传,普及校园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和教师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和制度,通过专业课、讲座、培训等措施,提高教职员工的整体网络操作能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运行,防止学校信息的泄露,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2]。

3结语

院系管理要紧跟信息化管理的脚步,在校园后勤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学生安全管理、学籍档案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图书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对其优化创新,实现管理技术的突破。在信息化背景下探讨院系安全管理的创新途径,能够提升院系安全管理水平,建设更加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刘成峰.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创新管理的途径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3):110-111.

[2]刘洋.信息化背景下的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20):128-129.

作者:徐晓明 曲卓荦 单位: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