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应用型自学考试管理创新改革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应用型自学考试管理创新改革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应用型自学考试管理创新改革思路

[摘要]应用型自学考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加强管理创新与制度改革。在办学定位上,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办学模式上,构建职业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办学制度;在助学方式上,实行开放式的、以网络指导为主的学习支持制度;在考试办法上,探索灵活多样、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自学考试制度。

[关键词]应用型自学考试;管理创新;制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新任务,要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为主,努力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自主学习需求,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立交桥服务。应用型自学考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但目前在人才培养定位、办学模式、社会助学、考试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自学考试只有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深化制度改革,才能达到学历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就业能力并重,从而实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办学定位创新: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制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为满足学历补偿教育而由国家举办的一种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目前,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功能定位已经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从培养学历型人才转向以培养学历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举,办学定位的重心在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办学实践来看,应用型自学考试办学定位的学历化倾向和考试的应试化倾向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新形势下,应用型自学考试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形式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何存在与发展、发展的重心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摆在高校办学实践面前。事实上,目前很多全日制的大学教育,也面临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很多地方性高校面临向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转型的挑战,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应用型自学考试如果能成功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和高等教育格局调整的大趋势,自然有其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同时,从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学历教育更为强调统一性,而对于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只有依靠非学历教育的形式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总体上,应用型自学考试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两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发生作用的方式、途径、影响等大为不同。因此,创新办学定位,要正确认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地位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两种教育形式并举。应用型自学考试要快速跟踪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要,以培养从事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突破传统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的窠臼,向职业化、开放化、业余化迈进,体现在职继续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定位,并以制度加以落实。应用型自学考试在办学定位上首先要解决“为谁服务”“怎么服务”的问题。应用型自学考试的办学宗旨在于为基层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它所关注的不是培养社会精英,不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目的在于提高普通大众的职业能力,即要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为此,应用型自学考试应当从普通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行业、岗位的性质和实际需要为导向确立自学考试专业,确定符合专业要求的标准,而不是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来确定学科专业,更不能按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设置学科专业。在此,要特别注意研究社会需求和自学考试育人规律,充分体现自学考试的特点,积极培养面向行业、区域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应用型自学考试就是要以提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满足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型、应用型教育为目标,以此为标准全面改革传统的学历教育,提供真正体现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教育。为此,应用型自学考试需要以制度的形式搭建功能平台,以实现应用型自学考试的教育职能。

二、办学模式创新:构建职业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办学制度

所谓模式,一般是指“未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的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构建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办法”。那么所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办学模式,其实质也就是为解决自学考试办学过程中的特定问题,在对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分析、概括和简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典型特征和实践参考价值的一种操作模型。按照主体的不同,自学考试的办学模式主要分为五种: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依托的办学模式;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的办学模式;职业院校与主考学校合作的办学模式;整合社会力量为主的办学模式;作为开放型大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办学模式。主体的不同,意味着办学模式的运行方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以上几种办学模式的分类,只是从一种横向的对比中依据主体的差异来划分的,其中的差异也仅仅停留在自学考试的外在形式上,而没有涉及自学考试的深层内涵,即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核心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正在形成自己的办学模式,一方面大力推进了自学考试的发展,整合社会教育资源,通过一套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开放大学的形式,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基本实现了自学考试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思想的转变,使以学历教育和理论灌输为主的旧有办学模式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人才培养的模式化、人才培养的单一化、自学考试管理的教条化等。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自学考试面临多重困境,而僵化的办学模式没有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要素。从这个层面来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办学模式亟待创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办学模式创新,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职业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的办学制度。一方面参与自学考试学生多为在职工作人员,参与自学考试的目的与他的职业成长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以职业为导向开展自学考试,也是自学考试设立的初衷之一。但是,当前自学考试中理论课程的比例远大于活动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时间都比理论教学要少得多。自学考试虽然有以职业导向为主的教育责任,但是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仍以提升理论水平为主,学员在职业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十分有限。创新办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在自学考试中的定位,将自考的教育方向转到对学员的职业提升上。更为重要的是,职业导向的办学模式创新需要自学考试组织机构主动改革,关注社会变化、经济发展对各传统职业、新兴职业的要求。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自学考试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直接目的,自学考试的目的最终还是回归职业导向的中心。职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多样化路径,以市场为基本、以职业为导向、以学员的发展需要为入口,将现实课程与虚拟课程相结合,通过各实习、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机结合各种教育方法,集中提高学员的职业技能。自学考试办学模式的创新还需要用制度的形式确立,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精神和理念层面。创新办学模式,完善办学制度,深刻认识自考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新形势下自学考试的教育目的,以促进职业成长和进步为主要目标,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并用制度的形式保障办学模式创新的有效实现。

三、助学方式创新:实行开放式的、以网络指导为主的学习支持制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一种开放式教育制度。在国家高等教育扩招、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新时期,自学考试的发展仍有诸多困难。其中,与国家考试和个人助学相比较,社会助学一直都是自学考试的薄弱环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方式主要是面授助学,但是这种助学方式已经渐渐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自学考试自身变革的需要。当前,在所有参与自学考试的学习者当中,已参加工作的人员占绝大部分。这就意味着要将所有人员集中在一起进行辅导的面授助学模式已经很难实行,也难以保证助学的实际效果。21世纪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效率至上”的信息网络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网络助学模式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创新的必然选择。创新助学方式,构建开放式的、以网络指导为主的学习支持制度,能有效适应社会发展对自学考试助学方式的新要求和学习者对学习渠道、方式、手段多元化的新要求。首先,与传统的面授助学模式相比,网络助学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了时间、地点、助学教师的限制,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同时也提高了课堂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教师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多次重复教授,减少教师压力。其次,网络助学模式强调以网络指导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意味着学习者自身将更多地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网络助学能够彻底改变面授助学的单项式学习结构,学习者可以运用网络工具及时向助学教师反映学习情况,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还可以针对难点课程资源进行多次有效学习,保障学习质量,提高考试通过率。再次,开放式、多样化、共享性的网络助学模式,能够有效节约教学单位的教学成本和学习者的学习成本。面授助学需要主考的学校和辅导教师在教材、教法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花费很多精力,而学习者也由于自身实际情况的限制,每参加一次助学辅导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此,构建开放式、以网络辅导为主的学习制度,不仅是一种助学方式上的创新,也更加体现出我国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四、考试办法创新:探索灵活多样、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自学考试制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完全的“中国制造”,这种“土生土长”的教育制度,一方面是对“”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缺失所进行的积极补偿,另一方面也契合终身教育的思想,对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自学考试的存在意义重大,但其实现形式主要是依靠“考试”这一途径。因此,学界至今还有很多人坚持认为,自学考试不是一种教育制度甚至教育形式,而只是一种考试制度。虽然在对自学考试性质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无论如何定义自学考试,考试作为自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所具备的目标功能、评价功能、诊断反馈功能以及激励与预测功能是必然存在的。甚至“自学考试”这种称呼本身就反映出“考试”是自学考试实施和管理的主要职责和方式。考试作为一种考核形式在自学考试教育制度当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因此具体的考试办法在自学考试的实际运行中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办法,从试卷的命题、印制、保管到考试的组织、监管、实行再到规范评卷和上分,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习者个人发展需要的变化,旧有的考试办法呈现出呆板、僵化以及忽视学习者个人需要和社会对自学考试提出的新要求等弊端,不能完全体现自学考试“应用性”的培养特点,也限制了自学考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考试办法进行合理创新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需要对自学考试的共同要求。创新自学考试办法,目的在于突破旧有僵化的考试模式,构建出一套灵活多样、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自学考试制度,真正体现“服务学生”的管理宗旨。首先,考试制度要灵活多样,借助最新的网络科技,改革考试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旧有的考试办法由于时空的限制,只能“一刀切”,考试的时间固定、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完成每一项考试都是对考试的组织内机构和自考人员的考验。考试办法的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如自考办公信息网、信息资源库以及依托网络的助学辅导系统等信息平台,使考生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考试相关信息,更新考试内容,并在网络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使考试方法更加多样化、人性化;在考试过程中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建设电子化的标准考场,运用先进仪器等维护考场纪律,防止考试作弊。其次,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自学考试的考试形式多为理论型考试,是对学习者理论知识存贮情况的考核。这种考核虽然合理,但不应该是自学考试内容的全部。自学考试设置的最初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从学习者参与自学考试的动机来说,能够掌握或者提高技术水平最为重要。因此,自学考试的考试办法必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考核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践、实训等形式的考核,规范技能水平审核和技术等级认定程序,使所有自考人员都能通过正常规范的考试实现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查有梁.什么是模式论[J].社会科学研究,1994(2).

[2]邵晓枫,张绍平.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模式[J].成人教育,2012(11).

[3]夏惠芸,陆俊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

[4]武法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J].开放教育研究,2008(6).

[5]于信风,马强.考试制度、教育形式、教育制度?——关于自学考试制度性质的几种认识[J].教育与考试,2007(2).

作者:王红 单位:攀枝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