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路工程项目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项目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路工程项目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

摘要:在公路工程项目中,路基施工质量是影响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应用频率不断提高。如何从施工技术层面解决高填深挖路基这一难题,切实提升路基施工质量是现阶段施工单位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关键环节技术要点两个方面对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以期增强我国道路施工企业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全面提升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水平,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填深挖;路基施工

本文以某段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下文简称A项目)为研究对象。该公路工程路线方向为东北———西南向,总建设长度约为77.44km,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设计车速为120km/h,路基设计宽度为33.4m。该公路工程项目中,包含一座长度约为1324.3m的特大桥、51座总长度约为18312.12m的大型桥梁、18座总长度约为1149.8m的中小型桥梁、1座总长度约为607m的中型隧道以及167座通道和涵洞,工程项目建设预算约为93亿元。通过数据资料可以看A项目具有高墩桥、结构物较多的显著特点,安全压力巨大,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经过施工单位细致、全面的实地勘查,发现项目所在区域地质情况较复杂,需要多次进行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路基施工难度较大,对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高填深挖路基施工前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A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决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分析和计算路基的边坡稳定性,以便更好地制定后续施工方案,把控施工技术。首先,利用工程地质分析对比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即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地质构造等数据信息进行定性类比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使用该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基于对当前地质结构的分析,分析和确定人工边坡可能发生变形的部位以及变形类型;(2)基于现阶段自然边坡已经出现的变形规模及类型,推测人工边坡的变形规模和类型;(3)对比人工边坡的坡型、坡率、坡高与自然极限稳定边坡状态,从而评价路基边坡的稳定性[1]。然后,分析人工边坡破坏类型,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力学计算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计算,掌握路基边坡的稳定性。由于力学计算方法种类较多,在选择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若边坡破坏机制较复杂,必须结合数值分析法进行力学计算;(2)进行折线型破坏边坡力学计算时,优先选用不平衡推算力法;(3)进行直线型破坏边坡力学计算时,优先选用平面滑动面解析法;(4)进行土质边坡、填方边坡、较大规模的破碎结构岩质边坡力学计算时,优先选用简化Bishop法。经过对A项目环境特征和数据信息的深入分析,施工单位决定选用简化Bishop法进行力学计算,即利用以下共公式进行精准力学计算。当明确力学计算方法后,科学选取边坡各岩层厚度、内摩擦力粘聚力等计算指标,完成最终的力学计算,从而精准掌握A项目的边坡稳定性,为后续工作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2]。

2高填深挖路基施工关键环节及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阶段技术要点

高填深挖路基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包含路段试验、沉降量测量、土工格栅铺筑三个关键施工环节。在路段试验环节,A项目施工单位重点关注以下技术要点:(1)试验应在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上开展;(2)试验路段长度必须>200m;(3)必须严格按照路段试验确认的施工参数,开展后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若出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解决。在沉降量检测环节,施工单位选择精度更高的水准仪测量路基的沉降数值。同时,以路堤中心位置24h内的沉降量<15mm、边桩24h内偏移量<5mm为技术控制标准,若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则持续进行补压施工,直至沉降量符合上述控制标准,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在土工格栅铺筑,施工单位强调以下技术要点的把控:(1)及时取出突出地面的坚硬物质,避免土木格栅结构受到外物破坏;(2)铺筑前,对格栅性能指标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格栅质量;(3)铺筑过程中,将土木格栅的屈服伸张率控制在12%以下同时确保单向格栅的拉伸屈服强度>80kN/延米。在具体操作时,先用石灰粉画出格栅铺筑外边界,然后沿边界线进行铺筑并确保格栅的顺直,严禁出现任何褶皱现象。相邻格栅搭接宽度必须>30cm。

2.2施工阶段技术要点

2.2.1地质监测环节做好地质监测工作,是保证高填深挖路基施工质量性和安全性重要措施,有助于技术人员及时修正和调整施工方案,有效避免重大施工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在A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通过做好以下三项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地质监测的实效性:(1)做好地质沉降监测工作。以S3水准仪为主要测量设备,并设置专门的监测人员、固定的测站和转点,在确保观测路线和监测方法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地质沉降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从而获得最精准的地质沉降信息;(2)做好地表位移监测工作。在边坡、桩顶等位置设置变形观测点,定期对观测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监测,根据对多次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判断地表位移情况并计算坡体水平位移分布;(3)做好边坡自然化监测工作。结合地形地貌、边坡结构等信息,借助岩土变形感知无线传感器对坡体浅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借助深部位移传感器对坡体深层位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构建立体式边坡自然化监测网,对边坡变形趋势、范围、变量和时间进行科学化分析[4]。

2.2.2边坡坡率控制环节有效控制边坡坡率是深挖路堑施工环节的一个技术难点。在进行A项目施工时,施工单位为提高对边坡坡率的控制效果,做出如下控制:(1)深挖路堑施工前,通过细致的测量,精准确定坡口桩的位置;(2)设置专人,每隔1h对坡口桩位置进行复测,实时掌握边坡坡率;(3)在坡口桩旁边,挖一条0.2m×0.2m的小沟,从而避免深挖路堑施工对坡口桩的破坏或引起的位移变化。确保坡口桩的边坡坡率监测和控制功能。

2.2.3排水设计环节为避免边坡附近地表水对深挖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在深挖路堑施工前,施工单位在路堑堑顶和边坡边缘设置了截水沟等排水设施[5]。

2.2.4深挖环节深挖施工环节是高填深挖施工的核心施工环节,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A工程的深挖环节,施工单位明确了以下施工技术要点:(1)在纵向地形比较平缓的深挖施工路段,直接在自卸汽车的配下进行深挖作业并沿施工方向进行便道设置,从而确保自卸汽车能够轻松驶上坡顶。同时,在施工路线的左右位置均设置便道,使上下行自卸汽车能够分道行驶,从而有效提升深挖施工的安全性。具体施工深挖施工顺序如图1所示;(2)对于纵向地形比较复杂的深挖施工路段,施工单位先利用推土机将坡顶降低5~6m,然后再推土机的协助下,进行路基深挖施工;(3)对于边坡稳定性较差的深挖施工路段,严格执行“即挖即防”的施工原则,一边进行路基深挖,一边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地形复杂、地势险峻路段的边坡,施工单位及时采用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加固,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6]。

2.3回填复测阶段技术要点

回填复测阶段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填料控制、冲击碾压技术控制、复测控制三个层面。从填料控制的角度分析:要根据实际填方厚度,科学选择填料粒径,并充分利用破碎机设备,将填料粒径级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冲击碾压技术控制的角度分析:(1)应以公路中心线为轴,通过错轮回转法进行冲击碾压施工,并以此作为路基冲击碾压的施工顺序;(2)在综合分析路基含水量、周围地质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设定冲击碾压速度。同时,确保冲击碾压机以10~15km/h的速度匀速行进;(3)加强对路基边坡边缘碾压质量的监控,并确保压路机始终与路肩边缘保持1m的安全距离;(4)严格按照“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施工。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冲击碾压的遍数进行把控。从复测控制的角度分析:当高填深挖路基施工完毕后,应对各测量点进行全面的复测工作。表1为A项目T2标段的路基复测数据表。基于上述众多关键环节的技术把控,该标段高填深挖路基施工完毕后,路段边坡并未发生明显的深层位移变形,且施工现场边坡稳定性良好,由此可见,以上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7]。

3结论

综上所述,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施工单位应在充分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具体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从边坡稳定性分析和计算以及对施工准备阶段、正式施工阶段、回填复测阶段中路段试验、土工格栅铺筑、沉降量检测、地质监测等多个关键施工环节的技术把控,提高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的技术水平,切实推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锐.浅谈公路路基工程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3):21-22.

[2]王树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21(Z2):125-126.

[3]胡海强,温亮珠,张玺.公路工程项目中的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6):85-86.

[4]李燕.路基工程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7):74-75.

[5]武力.公路工程项目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50-51.

[6]赵浩然.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19):88-89.

[7]郑董成.公路工程项目中的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2):129-130.

作者:解海东 解秀梅 单位:华邦建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