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戈壁荒漠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治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戈壁荒漠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治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戈壁荒漠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治浅议

摘要:河西戈壁荒漠地段作为甘肃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平原区及其以北的低山山间,全线盐渍土分布极广,又俗称“世界风库”。因寒暑昼夜温差悬殊,在这地段实现公路工程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如盐渍病害防治不到位,极易导致路基盐胀拱起、桥涵结构侵蚀损坏等病害,直接关系到公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文针对河西戈壁荒漠地段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治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该工程实现科学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河西戈壁;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治措施

河西戈壁荒漠地段,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少雨空气干燥,大风及沙尘暴天气频繁,且区域内盐渍土分布较广,盐化程度和盐性差异大,部分水源地水质含盐量超标,已建成的七瓜公路盐胀病害严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将公路建设做为河西戈壁地区基础设施的重点。为有效降低自然环境和不规范施工造成的质量隐患,消除盐渍化病害,切实从项目建设实际出发,抓主抓重。尤其是盐渍土的处理上,参建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在依托项目办(业主)和设计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多方共同按照《路基清表及填前碾压“四方”验证管理办法》规定实施。严格控制不同盐渍化路段清表深度,强制要求采用拖式羊足碾进行填前碾压和填筑压实补强,从基底处理就要确保质量[1]。以打造河西戈壁地区典范品质工程为目标,以提质增量示范引领,科学谋划,严抓落实的基础上“跑出加速度”,促使公路建设项目实现长效、稳定运行。

1河西戈壁地段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治

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加强土质的检测。在实际土质检测过程中,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地段,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设计土场,并对土质进行取土采样;另一方面,由专业人员进行大密度取样检测,在对土质的盐碱度进行判定的基础上,为施工单位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借鉴。同时,项目办(业主)应严格要求施工和监理单位,每天必须对现场填筑的天然料进行含盐量检测;中心试验室做到1周不少于4次的现场随机抽检频率,项目办(业主)在质量巡查过程中随机抽检,从而确保取土料源质量合格。只有严格遵循检测原则和监测要求,才能切实保证土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加强现场土壤管控。如,通过安装GPS定位系统,严格要求对土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性的监控,在安装定位的基础上,通过GPS运行轨迹监控,确保土方填料必须是从已备案的取土场拉运,杜绝了私拉乱用现象。三是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统筹兼顾做好技术交底和施工图纸学习工作,熟知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和强盐渍土路段的施工要领,确保两布一膜和片石缓冲层设置合理。在实际填筑处理管控中,需要对击实试验、闷料、运输、摊铺、碾压、复合土工膜隔断层铺筑、无盐土下路床、未筛分碎石上路床等各个施工环节加强管理,严格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质量管控,环环相扣、相互协调,消除路基盐渍化病害[2]。基于以上而言,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病害防治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此实现科学化的处理。

2河西戈壁地段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治具体措施分析

2.1严格控制施工用水

在河西戈壁荒漠地段路基施工中,夏季高温少雨,水资源严重匮乏,原有水质含盐量超标,达不到施工用水要求。为避免含盐用水对工程质量的危害,应从病害本身出发,用水的不合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盐渍土的盐胀,因此在施工用水质量控制层面上,要合理选择施工用水源头,需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项目办等多方面参与工程的利益主体人员共同监管。如甘肃瓜州某一工程路基施工中,为有效控制盐渍土的危害,项目办(业主)通过针对沿线分布且存在的合格水源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施工单位重点通过安装车载GPS定位,最优化处理,确保施工用水是从已备案的水源地拉运。而在针对某些施工路段比较缺水的现象,施工单位通过投入大功率净化水设备对施工用水进行净化处理后使用,不但能为生活提供充足的用水,而且有效减轻了施工用水的问题。所以在整个路基工程施工中,病害防治首先应从用水层面上有效控制落实,不论运输还是净化,项目办(业主)均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用水按照不低于2天检测1次的频率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检测标准符合相关要求之后,才能应用到工程实际施工中。从根本上而言,经各级试验室检测,施工用水能达到饮用级的水质,才能满足河西戈壁荒漠地段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2.2严格选择施工材料

河西戈壁荒漠地段盐渍土分布极广,整体均以亚氯盐、亚硫酸盐弱盐渍土为主,局部为中盐渍土,对路基稳定性、承载力带来不利影响,容易产生盐胀、冻胀、翻浆、腐蚀等病害。防治盐渍土路基病害,材料是重中之重,主要体现在腐蚀作用上。因此,应该合理选择施工材料,而选择材料之前,需要加强盐渍土路段的检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施工材料。如,在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了消除盐渍土对路基稳定性存在的不良损害。首先,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设计土场取土;其次,做好取土场填料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路基填料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否则严禁用于工程施工;然后,施工过程中要加大料源的自(抽)检频率,当发现土质发生明显变化时、指标超标的要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最后,施工前由中心试验室、驻地办和施工单位对填筑用料三方见证取样并外委试验,经检验土质达到质量标准要求时方可使用[3]。

2.3严格执行标准的引导管理

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河西戈壁荒漠地段病害方式需要严格按照特定的标准实现引导管理。在实际按照特定标准实现引导管理中,要以“建设交通强国”思想为指引,以开展“品质工程示范创建”“质量安全红线行动”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管控,严防质量通病问题,不断提升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一是严抓细管,强化病害质量管控。①要通过与各参建单位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填报《质量责任登记卡》,进一步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目标,靠实质量管理责任。②使用GPS轨迹对工程路基填料的建设现状进行试验检测和质量巡查,始终如一地秉持“质量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坚守质量底线,对于一些严重的问题,采用不合格就返、不整改就罚的措施,坚决将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之中,杜绝埋下病害隐患,进一步加强质量过程管控。③项目办(业主)要将中心试验室、监理单位纳入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两级试验室在试验检测工作中“B超”式的作用,让试验检测工作指导现场施工、让试验检测数据真实反映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为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④要严格对监理、中心试验室、交工检测等单位人员到岗情况、巡查、旁站、抽检工作开展情况及现场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各单位切实履职尽责。⑤要加强监理单位的有效深入,监理工作人员立足工作现状和公平、公正角度基础上加强质量管理。二是盐渍土病害从源头抓起。也就是在项目施工图设计时,就要充分发挥设计单位在品质工程建设上的先导和基础作用,严格按照特定标准贯彻执行,对标品质工程评价标准三级指标,作出有效的回应。在注重系统设计、统筹设计、安全设计的情况下,进一步从全寿命周期理念出发,加强特殊地段盐渍土病害防治设计,以此能加强公路工程使用的耐久性。如,甘肃省肃北某一级公路工程建设中,通过前期检测发现该地段容易出现盐渍土,如果未能及时处理将会对公路路基产生不良损害问题。因此为消除盐渍土的不利影响,设计时在路基清表上合理判定,进行精准的清表厚度设计;在路床底部、中盐渍土和强盐渍土换填后地面上增设了复合土工膜隔离层设计;在上路床30cm范围采用未筛分碎石换填,下路床50cm采用非盐渍砂砾土进行换填的设计;在基层距桥头处100m一道,其他路段400m一道设置2m宽消胀槽,考虑解决基层温缩问题的基础上,兼顾消除盐胀的不利影响等一系列的设计[4]。三是夯实基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办法。要严格贯彻执行交通运输行业有关法律法规,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质监局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按照合同履行项目管理职责。同时,严格执行省公交建设集团出台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实施细则》《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办法》等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并结合项目实际,按照现代工程管理理念,以“权责一致、界面清晰、目标统一”的原则,精细化制定、完善项目《路基清表及填前碾压“四方”验证管理办法》《“首件(段)工程认可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形成了系统、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使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促使施工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5]。

2.4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防盐隔盐技术措施

一是河西戈壁荒漠地段盐渍土路基应设置一定厚度的隔断层,可有效隔断路基结构中毛细水上升,防止盐性成分与水分进入路基填料,防止路基路面结构出现盐胀、侵蚀、溶陷等损坏;二是精准判断取土场及原地面含盐量,严格控制换填深度,即非盐渍土路段换填0.3m,弱盐路段换填0.5m,强盐路段换填0.7m;三是针对路床填筑中,严格控制填料质量,采用非盐填料“闷料换填”、铺设“两布一膜”、未筛分碎石铺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置“消胀槽”等措施,如图1所示[6];四是盐渍土地区公路桥梁构筑物的腐蚀是由易溶盐的侵蚀作用引起的,项目沿线地表、地下水含硫酸盐离子,最高腐蚀性为强腐蚀。因此,只要切断盐分与混凝土接触的途径,就能有效阻止或延缓公路构筑物的防腐蚀进程;五是盐渍土地区公路构筑物防腐技术应遵照“隔、阻、缓”的三字方针,即隔断盐分与混凝土以及钢筋直接接触途径,阻止盐分向混凝土内渗透的速率,减缓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速率,如图2所示。一般而言,在盐渍土的损害中,桥梁、涵洞及防排水工程的基础、下部结构应均采用高强抗硫混凝土,采用添加抗硫酸盐腐蚀剂的水泥材料,桥梁下部结构增加抗腐蚀层设计,所使用的水泥为中抗硫酸盐水泥,能有效防治盐渍土病害。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前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严格选择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施工用水、严格按照标准的引导管理等。在以上协调下,切实防治河西戈壁荒漠地段公路工程盐渍土病害,对提升公路建设稳定性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姚文江.盐渍土公路路基病害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9,(3):65-66.

[2]殷源蔚.高速公路盐渍土地基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处理[J].福建质量管理,2019,(15):239.

[3]温启明.戈壁沙漠盐渍土公路路基病害处理研究[J].北方交通,2020,321(1):58-60,65.

[4]李耀华.国道315线高速公路盐渍土防治措施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5]罗海鹏.戈壁地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工艺研究[J].智能城市,3.(2017):177.

[6]腊润涛.盐渍土公路路基病害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8,(29):66-67.

作者:安鑫 单位:甘肃恒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