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路工程中天然砂砾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路工程中天然砂砾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路工程中天然砂砾的应用

摘要:天然砂砾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强、透水性好、工后沉降小等诸多优点,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天然砂砾在公路工程中路基填筑、路面结构层的应用,分别从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砂砾;路基填筑;路面基层;公路工程;路面结构层

天然砂砾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强、透水性好、工后沉降小等诸多优点,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点滴积累,谈谈天然砂砾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1天然砂砾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

笔者最早接触天然砂砾是在1998年,当年涉左公路涉县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起于涉县城,依山傍水,沿清漳河蜿蜒西进,止于冀晋省界,全长27km。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改建,路面宽11.5m,两侧各设0.25m的水泥混凝土路缘石;城区段为2m绿化带+16m主道+2m绿化带+6m辅道。在路基填筑中,全部采用清漳河中的天然砂砾填筑,疏河筑路、变废为宝、节约土源、经济环保,仅路基节约土源就近80万方。用砂砾填筑的路基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强、透水性好、工后沉降小;与土方路基相比,基本不必操心含水率,好“侍弄”;受雨水影响小,不翻浆,不须晾晒,雨过天晴即可复工,雨期能赶工期,可谓好处多多。自涉左公路改建工程始,笔者就与天然砂砾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后来的公路工程中,河茅公路、阳索公路、平涉公路涉县南段等改建工程,全部采用天然砂砾筑路。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完善,逐渐掌握了天然砂砾筑路的施工工艺。

1.1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压实容易、强度高、水稳定性好,天然砂砾很符合这一要求。天然砂砾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主要控制砂砾的最大粒径、虚铺厚度等。用于路堤填筑的天然砂砾最大粒径为15cm,用于路床填筑的最大粒径为10cm。在取料时和路基填筑施工现场拣出超大粒径的砾石,取料处为主,填筑现场为辅。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如原地面不平,应先低后高,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筑上一层。且逐步与纵坡平行。路堤填筑要“多填多压”。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为30~5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以确保路基边缘压实符合要求,路堤填筑完成后再进行削坡。填筑时,合理卸料,宜采用“卸高推低法”,以防出现粗细料集中的离析现象。一旦出现离析料“窝”,要进行处理。天然砂砾的最大虚铺厚度应以路基填筑试验段为准。用大型推土机摊铺和初平,平地机精平,辅以人工整平。平整度越好,压实质量就越均匀,路基整体性就越强。也可以这样说,没有平整度,就没有压实度。在此指出一条施工经验:路基在摊铺、整平后,压实前要尽量多洒水,适时进行碾压,效果非常理想。路基压实机械组合和碾压遍数要以路基填筑试验段为准。一般用振动压路机和三轮静碾压路机联合碾压,振动压路机先稳压一遍,再振动3~4遍,最后用三轮静碾压路机碾压1~2遍,压至表面没有轮迹为止,这就是“无迹为终”。有条件的话,用拖碾碾压效果会更好。

1.2质量控制要点

天然砂砾路基填筑的质量,主要是控制压实质量,用“压沉值”法检测。具体方法如下:在压实成型的路基填筑层面上,平放个10cm*10cm的钢板。在钢板上立塔尺,用水准仪读数并做记录,然后在振动压路机开振状态下碾过钢板,再在钢板上立塔尺,用水准仪读数并做记录,比较两次读数的差值,若在0~2mm之间,则表明该点压实质量合格,再检测下一个点;若差值大于2mm,则表明此层路基压实质量不合格,需继续碾压,直至合格为止。压沉值必须一层一检。检测频率不得少于土方路基压实度的检测频率。

1.3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砂砾路基填筑施工中,超大粒径的控制问题比较突出,拣出来较费时费力。与土方路基相比,由于填料粒径大,路基平整度较难控制。砂砾路基填筑质量的检测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规范。另外,在桥涵、挡土墙等构造物的基底换填处理中,天然砂砾是很理想的换填材料,在桥涵台背、挡墙墙背回填施工中也是常用材料。

2天然砂砾在路面基层(底基层)中的应用

天然砂砾在路面基层(底基层)中的结构形式有石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砾石等。仍从涉左公路涉县段改建工程谈起,该工程的路面结构形式为18cm石灰稳定砂砾底基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9cm沥青混凝土面层。需特别指出的是,涉左公路改建工程,创造了15年没有大修的奇迹,该公路可是条晋煤外运的大通道。实践证明,天然砂砾“功不可没”。在后来的公路工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最大粒径,加快整平速度,提高整体铺筑效果,还用了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底基层)。总体上讲,它是三种结构形式中最优的。

2.1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

石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砾石等三种路面结构层施工工艺的共性特点:基层(或底基层)施工前,必须在正式路线上按正规方法铺筑试验段,以确定松铺系数、水泥(石灰)剂量、最佳含水率、压实度、机械组合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参数。基层(或底基层)混合料的拌和,要做到计量精确、拌和均匀、干湿适宜、色泽一致。运输车辆要备覆盖物,以减少水分损失,卸料时不掀开最好。基层(或底基层)铺筑时,一定要保证下承层表面湿润,否则基层(或底基层)混合料底部一定范围内的水分容易被下承层吸去,影响基层(或底基层)强度的形成。基层(或底基层)铺筑时,严格控制铺筑厚度,厚度不足,承重能力减弱,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基层(或底基层)铺筑时,用平地机精平时,只能向铺筑的前进方向刮,且以不超过3遍为好,不得来回刮。基层(或底基层)的碾压,初压用双钢轮稳压;复压用振动压路机;终压用三轮静碾压路机、胶轮压路机。基层(或底基层)铺筑时,严把平整度关。因为平整度要向上反射,初压后发现表面低洼处,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以免形不成整体,一定要耙松该处后再补混合料。养生期内覆盖养生最好,洒水养生要确保其表面湿润,不应忽干忽湿。刚开始洒水时要喷雾式洒水,不得用高压喷水,以免破坏基层(底基层)结构。还要实行交通管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石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砾石等三种路面结构层施工工艺的个性特点:石灰稳定砂砾:一是保证石灰质量,且要充分消解。一般存放超过6个月要复合材质;二是砂砾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砂砾必须过筛。水泥稳定砂砾:一是水泥质量要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二是砂砾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砂砾必须过筛。三是从拌和、摊铺、整平到碾压成型,不得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否则将降低基层的强度。这就要求施工紧凑,速度要快,且合理安排日进度。水泥稳定碎砾石:一是水泥质量要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二是碎砾石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三是从拌和、摊铺、整平,到碾压成型,不得超过水泥的终凝时间,否则将降低基层的强度。这就要求施工紧凑,速度要快,且合理安排日进度。实践证明,水泥稳定砂砾和水泥稳定碎砾石混合料拌和,含水率略大于最佳值为宜。如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用稳定土摊铺机摊铺,铺筑效果更佳,且能加快施工进度。

2.2质量控制要点

石灰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砾石等三种路面结构层的铺筑质量,主要是控制压实度、强度和厚度等。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结构层出现裂缝,如砂砾、碎砾石集料的级配要严格控制,特别是5mm以下细粒料不得超过规定值,最好用低限;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石灰、特别是水泥用量宁低勿高;养生期要保证;上层施工要紧凑(减少空气中暴露时间),不要缩短工期,也不要人为延长工期。

2.3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

砂砾的筛选要控制严格,否则影响铺筑质量和钻取芯样。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砾石从拌和开始直至碾压成型的施工时间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或底基层)裂缝的预防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和总结。

3结语

天然砂砾因其诸多优点,而在公路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砂砾路基填筑质量的检测方法还有待于进一研究和规范;石灰、水泥稳定砂砾最大粒径能够最大限度地放宽到多大,还有待和同行一道在施工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在此,笔者只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珍,屈新龙.天然砂砾夯扩挤密桩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质量,2009,(12).

[2]代金萍.砂砾桩在公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2,(17).

[3]鲁颖.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探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6).

[4]谢文奎.浅谈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09,(5).

[5]李炜光,申爱琴,张斌.不同温度积下无机结合料稳定砂砾抗裂性能评价研究[J].中外公路,2006,(2).

作者:刘红堂 单位:涉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