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浅议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各行业的企业外部环境出现了巨大的改变,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调整周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煤炭市场趋于饱和,国内煤炭供应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控制成本,压低价格以赢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是煤炭企业的主要出路。论文主要介绍将管理会计中的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结合起来应用于煤炭企业。
【关键词】煤炭企业;管理会计;成本控制
1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煤炭市场持续降温,已经进入“寒冬”。受大环境的影响,煤炭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控制压力。煤炭的生产开发方式与传统企业不同,经常会出现地区偏僻、作业困难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这也是煤炭企业自身的一大特点。这也促使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对成本控制方法和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的需要。标准成本法是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出成本差异,揭示差异原因,明确经济责任,从而消除不利差异,达到加强成本控制目标的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作业成本法则侧重于成本驱动,将制造费用按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归集和分配,根据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对成本进行分配,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反映出成本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煤炭企业中单一地运用标准成本管理法进行成本管控,会出现忽略作业过程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无法辨别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的缺点;单一地运用作业成本法,又会忽视责任中心的作用,则将2种方法结合使用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管理会计进行分析,分别对2种成本管理方法进行简要介绍,提出2种方法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进而为我国煤炭企业优化成本管理机制、改善成本管理绩效方面提供参考。
2管理会计的应用
我国管理会计最早在改革开放时期已经出现,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沉淀,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重于在企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角度作出相关正确决策的管理会计逐渐受到了企业和国家的重视。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中演变而生,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财务记录。管理会计注重于从企业的流动资本、流动负债、投资回报率等方面作出对未来企业营运状况的预测,进而为企业提出有利的发展规划和亏损的预警。管理会计的本质其实就是应用于企业并对企业有实际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体现在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增长、成本的有效管理等,并且管理会计的应用总是与企业的外部环境、组织内部环境密切相关。这就导致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下面几个方面:企业当前情况下是否需要改革、需要在哪一个具体的角度进行改革、管理会计是否会对改革产生正效应等。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并不是多多益善,一定要避免机械化的应用,应用管理会计是要有针对性的应用。
3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制造业,成为制造业大国,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的上升带来了耗电量大幅上升,能源作为这一切发展的动力,理所应当地也迎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其中,煤炭产业更是贯穿于机械、电力发电、汽车等行业,煤炭企业是我国经济腾飞的主要支柱之一,它的作用无可替代。煤炭企业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无论在设备的研发还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据统计,我国现存的煤炭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2630家,煤炭及制品批发法人企业数达到了4721个。这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煤炭开采大国。但是在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当今社会,资源逐渐多样,使得煤炭市场逐渐转冷。一方面,在煤炭开采以及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废水废液污染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对于煤炭企业开采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和约束的力度也就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日常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在企业市场规划方面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破原有陈旧的成本管理模式,达到有效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效果,将是煤炭企业从亏损的泥潭中走出来的关键。
4我国煤炭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企业中原煤是最主要的产品,那么将原煤生产成本按照费用进行分类,可分为原材料、职工薪酬、电费、折旧以及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等政策性费用,其中有一部分的成本费用是无法控制的,但是如原材料、租金、设备检修费用等都是可控的,并且还存在一定的管理空间,这也就需要对各种成本费用的发生进行进一步细分,分析各项成本费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加强生产中的管控,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很明显大部分的煤炭企业还无法做到以上几点。目前,煤炭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以下问题。
4.1成本细分程度不够,无法进行差异分析
一个煤炭企业下属往往存在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煤矿,煤炭企业的成本也就是基于各个煤矿的成本汇总得出,也会给予各个煤矿相关的定额成本。但是定额成本往往无法细分到煤矿中的各个作业单位,这就会导致成本的变化因素和为何发生用在哪里出现争议,便无法进行事前控制,只能通过事后汇总进行分析,导致差异分析失效,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改进,起不到合理降低成本的目的。
4.2责任成本分配不均,无法调整产品结构
若单单根据最终的成本费用的汇总是否超标来问责各个项目负责人或职能部门,存在“一棒子打死”的弊端,应对生产中的成本落实责任主体,将成本费用进行细致分类,避免责任划分模糊的问题。例如,水费电费问题,基本上由电力和用水管理中心的消耗表进行统一汇总,未将费用分配到每个作业区域之中,成本划分不明。
5成本控制方法的选择
管理会计中有多种主要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这几种成本管理方法都有不同的特点,对每种方法进行分析,再与煤炭企业结合,便可以选出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5.1作业成本法
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是作业成本法最大的特色,将资源的耗用量作为变量,分给各个作业项目,再根据每一个项目所代表的动因,将每项作业成本进行计算,在进一步分给各个对象,最终就可以得出更为精确的没有包含其他间接成本的产品成本。这是一种根据消耗资源的原因将所消耗资源产生的成本分类并归至各项生产项目中去。避免错把成本分配给不相关的项目,以做到更为准确地分配成本的原因就是这种方法采用了资源动因和成本动因对成本进行分配。出现成本错分的情况主要是在完全成本法下,两种或多种产品之间的间接成本分配不合理导致,会错误地判断各种产品的成本,进而错判各个产品的盈利或亏损状态。煤炭企业在应用该法时,多应用于煤矿生产中,可以在该模式下将成本构成因素有效管理,同时,将管理力度深入作业层级,将每个生产小组都纳入管理范围内,逐组每日核查材料、水电费消耗、职工薪酬等,做到成本产生原因的清晰明了和何种因素会引发成本的变动,使得管理者可以抓住在日常作业中成本变化的关键点,进而提出改进意见或错误预警,从而达到对成本的精细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成本的出现。
5.2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顾名思义是以标准成本为核心,即以事先制定好的成本也就是标准成本作为基础,与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根据2种成本的差额可以进行业绩评价以及相关成本控制方面的改进,这是一种综合成本控制方法。在标准成本法中,成本中心的合理制定是关键,它是后续步骤中进行成本收集的最小单位,担任着衡量各部门责任和评定绩效的角色。一般认为,所有在生产过程中有投入、有产出的单元都要被认定为成本中心,并且按照规模的大小分别归类为一级成本中心、二级成本中心、三级成本中心,在煤炭企业中一级成本中心即各个煤矿,二级成本中心即各个加工车间,三级成本中心即各个班组。这样管理者在考察一级成本中心的绩效的同时,也就间接地了解了归属于该一级成本中心的二级、三级成本中心的绩效情况。将成本与业绩考核相结合达到企业的责任考核目标就是标准成本法的特点。同时,可以对生产流程中预计产生的成本进行估测,然后制定标准成本,则日常所发生的实际成本必定会与估测的标准成本出现差异,这时就可以进行对比。在煤炭企业中这一方法十分实用,因为煤炭开采作业十分琐碎,通过估计与实际的对比,对成本之间的各种差异,如价格差异、数额差异、总差异进行逐个比对,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而将责任细分给每个所属部门,再据此进行业绩评价,可以让员工一起为控制成本出一份力,并且涉及个人利益他们也必定会有更强的成本控制意识。
5.3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相结合
虽然存在不同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但是他们之间可以并存。上述2种不同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但是目的都是降低成本,所以这2种方法的实行可以糅合起来,相互补充,在不同的经营环境生产状况下,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这2种方法的结合可以体现为,作业动因与责任中心的对接,既可以是单个作业动因,也可以是多个作业动因,可以通过差异化的分析将每个动因分配到各个责任中心,进一步进行绩效考核或者采取赏罚措施。这种整合起来的方法既可以体现成本动因的优点,也可以体现成本差异分析的优点,以达到在生产发生前作业成本控制,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标准成本预算节点进行控制,可以更好地弥补成本管理中的漏洞。
6成本控制过程中的要点
在将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模式应用于煤炭企业的过程中,煤炭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成本管控,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6.1费用的控制
①水电费。需要在各个三级成本中心安装水表电表,一方面减少用水浪费;另一方面杜绝设备在不作业情况下依然运作的情况,设定各作业班组责任中心,在出现耗水量、耗电量不正常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分析,并执行措施,可以做到有效的水电费成本控制。②原材料费用。在设定预算、作业消耗以及残料回收3个阶段进行成本控制。从材料的领用开始就要严格执行预算限额的相关规定,要严格按照预算规定进行原材料的发放,要明确标注材料的耗用目的、耗用量、耗用班组,确保材料的领用合理,去处可寻.在生产过程中,要避免材料的浪费,可在各个班组设定激励制度与监管制度,提升原材料的利用率。③间接费用。依照作业消耗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以及该作业动因所使用的具体次数,计算出该作业动因的分配率,计算应该分摊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分析各项作业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对尚且需要技术升级的、不对产品产生增值作用的、效率低下的作业进行适当删减或优化,深入降低成本。
6.2工作人员的能力
由上文可知,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模式,既需要保证各个作业中心快速高效的信息反应,也会增加大量的成本数据信息。这2点的出现也就表示:在信息反应要求上,整个成本控制流程需要整合化;在处理信息阶段需要电算化。这也对各个班组的负责人与财务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6.2.1班组负责人班组负责人必须熟知成本中心所规定的成本标准,要做到随时可以发现实际生产中的各项消耗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要了解材料的领用与归集,要知道领用的材料按照财务部门的规定需要计入何处,材料应计入什么成本项目,及时核对领料单,一旦发现错记、少记及时和相关责任人联系,避免出现更大的纰漏。在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合理地减少耗用,在预算明确后,即开始制定合理的方案并把方案下发到各个岗位人员手中,在事中控制阶段开展降低成本工作,寻找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加以改进。以身作则调动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可以通过细分指标,给每个员工分配相应的成本指标,设置奖罚制度,对于完成指标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未完成指标的员工进行惩戒,使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过程中。班组负责人更应该从管理的层面带领员工降低成本。6.2.2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是这种方法的实施者,对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具有关键作用,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相结合来进行成本控制相对传统成本控制方法而言更为复杂,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极为重要。7结论目前,管理会计与我国煤炭企业相结合从而对其发展进行改良的实践仍存在诸多漏洞。未来,在煤炭企业转型过程中或者转型完毕之后,必定会面对更多的风险和挑战,相信管理会计的发展也会结合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不断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斌.论管理会计知识与管理会计应用[J].财会月刊,2020(3):3-8.
【2】陈汉龙.管理会计在电镀企业中的应用[J].电镀与环保,2020,40(2):105-106.
【3】杨步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实践与探索[J].财会学习,2019(32):123-125.
【4】杨雪.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比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2):94-96+104.
【5】王亭雁.浅析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28):135+137.
【6】林振坝.作业成本法在矿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思考[J].商讯,2019(29):72.
作者:李显达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第二篇:大数据下企业管理会计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管理者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在管理会计中融入大数据技术。论文简单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发展趋势
1大数据对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外部不可控因素对企业的经营容易产生影响,深入分析产品客户资源等多个角度之后,企业发展战略才能更加科学化。数据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从业者可以利用大数据中包含的各项资源对企业以及市场行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从而预测出行业发展趋势,并将行业发展趋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企业管理会计的数据分析模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数据分析更加精准,所以说大数据时代下管理会计能够对企业发展规划起到深远影响。
2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
2.1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人才缺失的问题普遍存在。大型企业往往具备较强的人才储备意识,在人才引入方面的投入较多,面临人才缺失的问题相对较轻。中小型企业在企业规模及薪资待遇方面缺乏竞争力,在高素质会计人才引入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这就导致中小型企业很难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无法得到凸显。
2.2大数据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当前许多企业并未意识到大数据时代对企业发展的冲击,在应对大数据时代背景方面的反应不够迅速,许多中小型企业错误地认为只有大公司才需要应用大数据管理,因此对大数据建设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只是将大数据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一个模块,没有在企业发展各个方向应用大数据,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大数据建设投入十分有限,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外部环境,都无法满足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2.3大数据存储和管理存在风险
在企业管理会计中应用大数据,数据的储存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会计信息泄露和遗失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恶劣。会计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在于内部人员泄露以及网络安全不到位,大数据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内部人员可以随意复制和转移会计信息,对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而数据管理本身依赖于强大的基础设施,在企业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数据存储和管理容易出现纰漏,在大数据信息无法得到有力保障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大数据之“大”实际上指的是它的种类丰富、存储量大,因此管理起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然而,无论企业在数据的存储、应用以及环境角度来看,“管理风险”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数据就是大风险”的潜在推力。
3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3.1企业管理会计预测职能能够得到凸显
企业管理会计可以借助大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市场发展状况的相关信息和材料,以此作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预测职能能够得到凸显,在预测市场、开发产品以及挖掘潜在客户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预测市场的角度来看,管理会计可以通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对某一项目的潜在市场份额进行预测,从而为企业投资提供参考。从挖掘潜在客户的角度来看,管理会计可以借助大数据进行精准的评估,在了解顾客群体购物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模拟运算,选择最佳的开发战略。从开发新产品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会计能够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为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并发现客户的购买需求,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增加企业收入。在大数据背景下,可通过信息技术搜集大量数据,这为企业管理会计预测职能的凸显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数据的精准评估可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提供支持。
3.2企业管理会计分析重点将转向过程
当前企业管理会计分析重点主要围绕结果而展开,企业营收状况、投资状况等等都是管理会计分析工作的重点。在数据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的分析职能更加全面,分析重点也将由结果转向过程,在成本管理以及风险控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会计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能够借助有效的运算帮助企业确定生产成本。管理会计不仅要分析企业内部的各项数据,同时也要借助大数据的辅助作用,对外部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以及供应链状况,企业自身合作伙伴的经营信息等等。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会计具有控制企业发展风险的重要作用,在风险控制和评估方面大数据能够带来巨大的便利,在参与投资之前,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会计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投资风险以及回报,将风险降至最低,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
3.3企业管理会计将在精细化管理中发挥作用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会计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在管理会计中运用大数据,这是推动企业整体精细化管理发展的重要保障。互联网的普及为数据收集提供了便利,数据反馈的深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成本控制以及过程控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生产和管理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只有不断优化细节,做好精细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能够与智能设备联系,在一起生产和服务的每个环节都能够被仪器监测,从而对数据进行深层次加工,并对公司运作流程进行优化,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3.4企业管理会计中非财务指标更具价值
企业管理会计主要输出财务指标,并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数据挖掘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非财务指标能够作为考核依据。制定企业绩效评估机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意识到非财务性指标的价值,大数据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这类指标。传统的绩效评估机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过分强调财务性指标的参考价值,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不断完善的当下,类似“客户满意度”“人才培养和开发”这类非财务指标也能被准确衡量,并在绩效评估工作中发挥作用。在信息系统能够匹配大数据发展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得到保障。
4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策略
4.1转变企业对大数据建设的态度
在企业管理会计中引入大数据技术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为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并且在公司建设与发展中不断强调大数据的作用和价值。企业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能够做到紧跟时展的潮流,在大数据建设方面与大型企业看齐,并且集中力量做好大数据的建设工作。在高层领导的密切关注下,企业各层次管理者都需要不断转变理念并提高自身信息化办公能力,积极配合公司的大数据建设规划。企业经营理念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大数据才能得到顺利引入,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4.2强化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财务会计中运用大数据的基础,为此企业必须重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通过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系统,确保大数据的有效应用。网络宽带、电子计算机以及相应的储存设备是财务信息系统的硬件基础,为此企业必须重视相关硬件的建设,确保硬件使用中不出现意外。此外,企业还应重视对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软件,减少员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纰漏的次数。在财务信息系统能够匹配大数据发展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得到保障。
5结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企业必须重视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并在管理会计中应用大数据,以确保管理会计的工作质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精准预测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提高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发挥企业管理会计在决策以及财务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兴梧.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论,2015(16):51-53.
【2】张弛.浅谈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2017(05):152-153+168.
【3】陈汉龙,杨芳.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因应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5):40-42.
【4】朱友鹏.大数据时代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3):110-111.
【5】胡一玲.大数据时代企业发展管理会计的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2):220+217.
作者:郭子芸 单位:武汉学院会计学院
第三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管理探析
【摘要】核算和资金周转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必要的过程,而这两项内容需要通过会计这一岗位进行。企业发展过程中很多部门都需要财务数据作为辅助,企业同样也对会计这一岗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传统的会计工作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两个独立的部门,但是这样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应当探究更为适合企业管理的模式。论文以利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为主要内容展开研究。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1引言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个分支,主要区别是分工上的不同,管理会计偏重于财务的管理,包括制定财务决策和预算、分析企业经济状况等。而财务会计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各种资金的核算,并出具财务报表,为企业实施决策提供财务数据的帮助。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内容虽然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这两者进行融合,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管理,发挥出会计工作最大的价值。
2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
财务会计是指在符合企业相关财务规范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化地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进行监督以及核算的过程。根据分析的财务内容,制作成相应的财务报表,给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相关的审核部门提供经济信息,给企业的发展提供预测、决策的依据和数据支撑,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在于帮助企业制定一些合理的运营方案,使得企业在资金的周转和运作上能够达到战略性目标。
3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
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财务是较为重要的管理模块。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属于会计这一专业,管理者遇到任何财务方面的问题,可以寻求财务会计的帮助,而管理会计能够进行财务信息的判断、调控和分析等,给企业的运营提供宝贵的意见[1]。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必要性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分别为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理论基础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所依据的资料一致,财务会计是对已发生的财务交易所进行的确认、计量、审核和报告。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所处的行业状况,制定战略规划,是对公司已经发生的财务事件进行的评价,对公司未发生的财务事件进行规划,为管理者提供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不仅需要历史的财务信息,还需要公司未来的财务规划和统筹。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依据基础相同,服务终极目标一致,两者的融合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3.2实践基础
时代的发展,使得企业集约化管理日渐兴盛。所谓的“集约化”管理,是将不同岗位职能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企业的统一化管理。在“集约化”管理模式之下,也让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更为必要,因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内容有很多重合之处,如企业的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等信息的处理,需要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运作。而管理会计需要从战略的层面制定全方位的加工、处理等经济信息。通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对内集约成本,扩大自身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企业发展地必要条件。
3.3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当中,存在较大的问题是不同工作岗位的会计人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工作内容上存在的不同,使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在会计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虽然两者都属于会计岗位,但是如果会计观念不统一,便难以相互配合开展财务工作。而且,大部分群众认为会计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账目的核算和出具财务报表等内容,对于会计这一工作的认知较为片面化。实际上会计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除了核算账目,还需要进行财务的预算。在落实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过程中,如果财务会计不了解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自然难以相互配合开展财务工作,反之亦是如此。因此,企业在融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前,应当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对会计工作内容的认知。
4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策略
4.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企业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融合,旨在让会计工作者明白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会计的工作范畴,不管是这两者哪个部门开展财务工作时,应当有意识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企业在两者融合之前,要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从而在提升会计工作人员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两者的融合。例如,企业可以定期开展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会议,使得财务和管理会计能够对彼此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另外,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企业可以开展人员的培训,让不同的会计人员去学习和体验会计所有的工作流程,从而使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对不同的会计工作更为熟悉,在进行会计工作时,能够有效协调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工作,并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财务帮助。同时,在会计人员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除了提升会计人员的能力,对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从而使会计人员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在进行财务工作时,不仅掌握更为全面的会计知识,同时也能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投身于企业的财务工作。
4.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对相关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之后,在实际进行财务工作时,需要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引导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因此,企业会计部门需要结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职务之后,结合企业的特点和理念,制定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实现财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融合,使不同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任务,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例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整合之后,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更为方便、快捷地进行财务信息的管控。财务工作人员在核算好财务信息之后,通过信息技术上传到管理会计的电脑系统中,管理会计能够根据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财务会计能够为管理会计提供各种财务信息,帮助管理会计实施财务预测。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将两者进行融合,才能使企业资金的管理进入有序化的状态。其次,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企业项目做出贡献的财务部门部分员工或整个财务部门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每个财务工作人员提升工作热情度和积极性。同样对于危害企业利益的财务人员,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从而降低企业资金在核算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提升资金利用率,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管理更为科学化。
4.3坚持循序渐进的融合原则
通过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能够对企业的管理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但企业在融合过程中,应当遵循着循序渐进的管理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是从会计工作内容性质遵循由浅至深的原则,才能让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适应财务工作的融合,并在融合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区别。在循序渐进的融合当中,不仅能够使会计工作依旧能够顺利、有效开展,同时也能给会计工作人员彼此适应的时间,保证会计人员在独立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相互的配合提升工作效率。其次,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的差异性,也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两者能够不断缩小和包容彼此的差异,最终达到融合的目的。例如,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核算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网络化。因此,以循序渐进融合原则推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进程时,财务人员可以将会计凭证、账簿重新进行设计,基于不同的业务种类选择对应的信息编码和分类码,使其符合与管理会计结合的要求,便于管理会计通过信息技术迅速检索数据。在实现基础性的融合之后,企业可以逐渐增加绩效模块、投资模块等,建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共享。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之下,不仅能够使企业管理更为便捷,同时也能够及时掌握企业财务信息,有效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进行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相关会计人员的培训,包括财务知识和职业素养等。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以循序渐进的融合原则,达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使企业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汪梅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探究[J].大众标准化,2021(02):201-202.
作者:李敬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