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路向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路向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路向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始于十九世纪工业成本会计的管理会计步入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阶段,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三流合一”成为必然,将现代化的管理融入到了传统的会计中,让会计成为“管理者控制下的所有者会计”。不同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其可通过收集和使用财务和非财务的经营信息,引导各级各类管理者做出各种经营和投资决策,进而使会计跨越了简单的记账方式,使会计的职能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管理会计人员不足及信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构建本地化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并建立个性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本地化

我国会计实务中,管理会计早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自新中国成立起,涵盖班组核算、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以及经济活动分析等的内部责任会计就体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念;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也凸显了管理会计的理念;九十年代后,成本形态分析、经营决策经济效益的分析评价等,均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而在实践中,邯钢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更推动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发展运用。然而,由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异,源于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我国会计界应研究如何促使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快速构建,设计出适合我国经济环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一)用本地化的思维来构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和人力资源环境以及企事业单位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均是管理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管理会计理论源自于西方管理会计理论,而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会计应用的内外部环境与西方国家也有很大差异,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很难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得到应用推广,理论往往无法指导实践。因此,构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运用本地化的思维,既要体现我国的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既有应用性,又有前瞻性。在此前提下,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可涵盖管理会计理论的特点、本质、对象以及管理会计的各构成要素。

(二)立足于我国的会计实务抽离出我国特有的管理会计理论

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应针对企事业单位内外部环境的各类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评价,并能够立足于本单位搜集到的信息修改原有的发展计划,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必须针对本地区本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价值链和成本动因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为企事业单位未来的投资、融资做出分析,进而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最大化,获得事业单位资金最高的利用率。会计理论框架必须以我国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分析我国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关注各单位的财务和非财务计量指标的运用,结合本地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特点,进而发展出我国特有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式的多元化

现代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互联网+”在各企事业单位中的大力发展,要求会计专业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均应掌握管理学、会计学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使得会计工作重点由核算转变为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财务管理,实现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这决定了所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计算机技能、获取信息以及分析和决策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职业判断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

(一)两级化下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企事业单位主体多元化和单位内部管理活动多变化的过程中,我国管理会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一,我国多数的小企业,某些基层的事业单位,由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具有广博精深专业技能的管理会计高手,因此应结合实际,对于小企业内部和基层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基本的管理会计培训,这就要求我国应制定管理会计在职培训的相关规定,敦促此类的企事业单位对其人员进行基础的在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管理会计技能。其二,大型国有企业和会计业务复杂的事业单位,由于其内部管理活动具有动态性、多变化等特点,应培养具有广博精深专业知识的管理会计人才。可聘请高校管理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同时也可采用送出去的方式,定期把相关财务人员送到高校进修,提高管理会计理论水平。

(二)泛会计化和非会计化下的人才培养方式。

传统上某些不参与会计工作的职业经理人、中层管理人员、企事业的一般员工,出于成本管理的需求或是预测决策等的需求,开始参与到会计工作中,出现了泛会计化的趋势,而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却开始从专业的视角,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开始为企事业单位在预测、决策和日常管理等方面提供建议,出现了非会计化的趋势。而我国目前的专业教育主要在各个高校,随着扩招,各高校专业不断细化,单一的会计专业和单一的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对管理类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其所需的管理会计知识可通过单位内部的在职培训或到高校进修获得;而对于专门的只懂财务会计的人员,可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单位内部定期进行实务培训。

三、管理会计信息体系构建中的个性化

财政部2014年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应用于实务中和发挥管理会计作用的重要支撑手段。而“互联网+”时代的开始更将管理会计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推动数据管理体系的发展,升级审核预算方式,促进数据的搜集与预测,进而引导各级各类管理者做出各种经营和投资决策。而面对多变的、难以预测的市场等外部环境因素,企事业单位应该构建个性化的管理会计信息,在此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因素。

(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市场的拓展空间,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由于国际分工的细化,也加大了企业与企业间的依赖程度,任何一家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融入在市场中,产品在产业链上的生产与经营均依存于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大大地提高了现代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要求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必须符合相应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必须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得最新的变化资料,进而指导企业进行相应的预测和决策,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以控制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对组织自身的不利影响。

(二)客户的个性化。

现代企业成功之本在于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脉搏,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现代企业应随时掌握市场中客户的需求,管理会计应对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与整理,对于个体间的差别进行分析,对于核心资源要素要进行重新配置,要针对市场的变动调整关键性的指标,及时纠正偏差,研究客户对性能、质量、服务、送货时间和价格等因素的偏好,思考如何赢取客户。由此,市场与研发、产品设计、目标成本管理、顾客成本及盈利性分析、战略成本及产品周期成本管理等应运而生,服务于经营活动的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上述所涉及的各类信息,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构建个性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中的电子商务,使信息搜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上下游产业,优化数据集成与数据整理方式,让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投资、融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三)信息范围的广泛性。

当今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的发展是与全体员工的努力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环境等息息相关,因此现代企业正从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过渡到企业、社会与员工利益的综合最大化。企业正从单纯的依靠物质资本进行发展转变为同时依赖于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对物管理过渡到综合性的涵盖物力与人力的管理。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管理会计在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时,人力成本将成为成本动因中的重中之重。同时,在“互联网+”时代,相对于传统的企业模式,影响现代企业的变数也越来越多,企业内外部的各种经济指标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各种非经济因素均影响企业进行预测的各类数据。此外,知识经济背景下层出不穷的各种高新产品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是影响企业成本变化的重要因素。管理会计在为各级各类管理者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对与本企业有关的这些因素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和预测,从而引导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因此,建立适用于本企业的个性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将有助于实现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进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朱雪松 单位:黑龙江省鼎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