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模式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公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的现状模式,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反思,结合现行医疗管理制度,对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现代管理模式进行展望,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公立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
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地,医学诊疗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的关注需求在不断提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18年11月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中,将医务社工制度列为医疗服务一级考核指标,对医务社工岗位设置和服务时长都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特别是在2020年的“疫情大考”期间,医务社会工作逐渐成为社会需求强烈、发展速度极快的领域,社会影响力在逐步扩大。
1开展公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研究的意义
国家卫健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河南省卫健委《关于印发河南省医疗系统实施“患者满意提升工程”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豫卫医〔2018〕3号)等文件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提高我省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实务技能和专业服务水平。”目前,部分公立医院会通过联合社会慈善机构或公益服务部门,开展有专业属性行业特色和针对性强的医务社工服务,这些服务可以有效舒缓住院患者的精神压力,而且可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而重视建立完善的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对相关工作进行及时、完整、翔实的记录,也可以从以下方面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1.1助推医务社会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深度挖掘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功能定位,在社工登记档案制度信息化,服务工作归档痕迹化,建立新型档案载体等方面为医院管理者提供者更多的决策参考。特别是在当前医疗改革大环境下,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职能的现代化和服务机制创新,能够使医院管理者对医务社会工作给予认可,丰富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成果,为其他医疗服务工作提供路径借鉴和参考。
1.2丰富公立医院的档案资源和内涵
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化、职业化和行业化,有效推动了医疗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也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制度空间。特别是电子政务的革命性发展,对公立医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公立医院以往的医务社会工作随机性较强,在活动组织方式与考评机制方面也存在较大随意性,导致相关记录资料的不详细不完整,利用好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将促进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3完善医务社会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
现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医院、公共卫生和精神健康三个领域的内容,通过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的有效整合衔接,从医院、病人和医患关系三个方面开展服务工作。这就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实现工作项目的落地实施,各部门产生的文书档案材料包括实施方案、参与人员信息、服务模式架构等成为支撑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档案信息的有效整合,可以在医务社会工作遇到瓶颈时给予指导和支持。档案管理制度的明晰能够有效真实反映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评价,但是评价机制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医院和专业医务社工提供机构沟通协作完成。
2公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现状
现阶段,医护人员是公立医院中参与医务社会工作的活动主体,他们分布在医院的各个职能综合协调部门,许多从业人员在承担着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与医务社会服务工作交叉开展活动。这种工作开展形式可以充分把握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还能通过各自隶属部门工作属性不断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的载体。公立医院在现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中,主要围绕参与服务工作者的招募、注册、管理、培训、考核和奖励等各项基础工作,通过具体个案项目筹划,为有需求的患者进行社工服务。同时为保证服务的延续性,还会将服务延伸到下级医疗机构或者社区,开展随访工作、惠民医疗救助等辅助工作。部分医院通过病友协会或沙龙平台开展服务工作,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精神疏导或解压工作等。在医务社会工作档案内容的架构与相关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中,相关档案管理工作者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为切入点,力求提高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的利用率,掌握相关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途径与方式,提升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服务水平,满足公立医院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弊端。因为医务社会工作人员参与者往往身兼数职,主动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识性还不够高,造成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2.1缺乏顶层设计
作为医院整体管理工作的基础,档案的分类与收集管理更多是围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即便开展了医务社会工作这项内容,也是围绕各自行政职能部门的档案进行归纳整理,由一些承担工作的职能部门来负责信息采集和档案管理,并没有纳入到医院整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另外,有的医院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的整体环境和发展空间把控不够,甚至将此项工作边缘化。
2.2缺乏系统前瞻性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医院医疗发展的新兴职能,还存在一定的制度空白,这会导致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与医院其他的档案工作缺乏一定的契合度,衔接性和连贯性做的不好。同时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制度之间存在内容交叉等问题,也导致档案管理的一致性变差。此外,该项工作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工作组织、原则要求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服务工作还有不一致的地方,同一类档案制度之间也存在着归口整理、收集时效和卷宗设置不一致的问题。
2.3缺乏动态管理
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编制了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目录,但没有明确档案体系的有效期限和修订周期,没有处理好稳定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忽略了档案工作制度体系的动态管理。
3促进构建公立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和建议
模式是一种指导,优良的设计方案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记录医务社会工作的档案内容涉及医院发展建设的多个方面,应该视为与医院同步发展的无形资产,在医院医疗管理服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建立一套适应公立医院发展特点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为其他各项医疗服务、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也可以为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服务活动起到基础性作用。
3.1医务社会工作档案制度范围与流程
医务社会工作档案要根据服务对象和活动运转模式,对档案实体进行界定和管理。通过档案分类管理、档案调阅管理、档案归档管理、档案销毁管理等工作,达到档案信息得到保存或利用的效果。流程节点对应包括档案审核、销核、归档关键流程。
3.2医务社会工作档案执行权限划分(图1)
3.3医务社会工作档案管理分类
医务社会工作档案工作体系应包含工作规章、管理制度和业务规范这三个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制度构成。对应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我们可以得出档案管理大致分类,见图2。互联网医院建设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办公自动化的成熟和普遍运用,助推了各类档案信息从原始的记录凭证模式向资源管理模式转变。信息技术的介入,已经包罗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作为公立医院,应开展有效的系统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数据清理、信息管理规范建设,借助信息自动化管理平台,设计合理的档案记录管理模式和流程,全面实现医务社会工作的人员招募、活动记录、培训交流等信息的有效记录,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注重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和科学性,将档案管理的事后模式,转变为医院医务社会工作项目信息资源培植与管理的即时模式,充分实现医务社会工作在医院发展和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课题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9年度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9-946。
参考文献:
[1]王枞枞,陈岱云.医院志愿者组织建设与管理[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04—109.
[2]万玉侠.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流程体系的研究[J].文学教育,2018(7):150—151.
作者:陈雪洁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