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小麦后期健穗增产管理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小麦后期健穗增产管理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谈小麦后期健穗增产管理技术

摘要:为探索小麦后期管理技术,开展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有机水溶肥组合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135g/hm2与有机水溶肥150mL/hm2组合,与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混配使用,小麦穗期生长健康,叶片衰老延缓,麦穗籽粒饱满,赤霉病发生极轻,每穗实粒数增加,千粒重上升,齐穗期防治1次综合增产率29.33%,齐穗期和齐穗后7d各防治1次综合增产率达41.64%。

关键词:小麦;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机水溶肥;产量

小麦是粮食的重要类型。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推广应用,由于其生育期较长,收割普遍较迟,加上雨日较多,小麦播种普遍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在播种较迟、且多在潮湿或烂田的土壤播种时,导致小麦出苗迟、根系弱、发棵慢,后期常有早衰现象发生,给小麦稳产高产带来一定影响。如何激发小麦增产潜能、确保小麦功能叶健康生长、控制穗期病虫危害、促进健穗增产,是当前农技推广工作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笔者于2019年组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和有机水溶肥料等,开展以健穗增产为重点的小麦后期管理技术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宁麦13。供试药剂为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能百旺,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助剂为青皮桔油(农药导航,西班牙艾普公司生产),供试肥料为有机水溶肥料(辉丰高贵,江苏辉丰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小麦齐穗期喷施1次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135g/hm2+辉丰高贵有机水溶肥料150mL/hm2(A)、小麦齐穗期和齐穗后7d各喷施1次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135g/hm2+辉丰高贵有机水溶肥料150mL/hm2(B)、不施药空白对照(CK)。2次重复,随机排列[1-3],每小区面积174m2,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1.3试验实施

试验地点在绍兴市南部半山区与平原交界处的平水镇会稽村。播种期11月15日,播种量258.75kg/hm2;基肥施复合肥(17-17-17)247.5kg/hm2;追肥施尿素525kg/hm2,分3次施用。小麦播种后由于长期连阴雨,前中期田间积水,小麦生长不良、总体长势较差。试验药剂与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混配使用,每次用药均添加青皮桔油助剂150g/hm2。喷药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各药剂处理区均按600kg/hm2药液量喷施。喷药时间:小麦齐穗期喷施1次为4月5日,小麦齐穗期和齐穗后7d各喷施1次分别为4月5日和4月12日。

1.4试验期间天气情况

齐穗期施药当天(4月5日)晴天、气温12~23℃,4月6—8日均为晴到多云天气;齐穗期后7d施药当天(4月12)日晴到多云、气温9~18℃,4月13—15日均为多云天气。

1.5调查内容与方法

施药后不定期观察安全性,在小麦成熟期考查每穗粒数、千粒重,并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穗实粒增加率、千粒重增加率、增产率。计算公式如下:穗实粒增加率(%)=(处理区穗实粒数-对照区穗实粒数)÷对照区穗实粒数×100;千粒重增加率(%)=(处理区千粒重-对照区千粒重)÷对照区千粒重×100;增产率(%)=[1-(1-实粒增加率)×(1-千粒重增加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安全性

根据施药后不定期观察,各处理区小麦未见落黄、斑点、畸形等药害现象,对小麦比较安全。同时,在施药2次后表现小麦植株功能叶叶色浓绿、麦穗清秀、麦粒饱满,赤霉病发生极轻。

2.2产量构成

由表1可知,与CK相比,处理A、B表现为每穗实粒数明显增加,千粒重明显上升,且每穗实粒增加率(结实率)高于千粒重增加率;从总体增产率看,噻苯隆组合与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混配应用后,在2019年赤霉病较重情况下,增产率非常明显,其中防治1次达29.33%,防治2次高达41.64%。从本试验看,在2019年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情况下,总体增产率既有噻苯隆组合的作用,也有预防赤霉病的作用,体现了实施防病健穗综合管理技术的双重作用。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穗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有机水溶肥组合,能够有效促进小麦后期健康生长,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提高麦穗清秀度和籽粒饱满度,促进小麦结实率、千粒重和增产率提高[4-6],适于作为小麦后期防早衰、促健穗的增产管理措施。在应用技术上,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与有机水溶肥组合以推荐使用2次为宜,可与防治赤霉病的药剂混配使用。本试验0.5%噻苯隆用量可以作为推荐剂量(即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135g/hm2+辉丰高贵有机水溶肥料150mL/hm2),并配施青皮桔油或有机硅助剂,以提高药剂利用率,减少药液流失,促进健穗防病增产。在小麦赤霉病轻发、对产量基本无影响的情况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与有机水溶肥组合施用对小麦增产率如何有待今后探索。

4参考文献

[1]宋浩,董洁卫,黄敏,等.0.5%可溶液剂(能百旺)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5):118.

[2]蒋启富.小麦喷施能百旺的田间药效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7(7):33-34.

[3]张凡,薛鑫,韩勇,等.抗逆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33-34.

[4]肖轶娆,景东林.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7(2):60-61.

[5]夏国军,王新国,李九星.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7(9):96-98.

[6]尹嘉德,侯慧芝,张绪成.增施有机肥对全膜覆土穴播春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9(2):179-185.

作者:徐春光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农业发展办公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