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资源管理制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资源管理制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资源管理制度论文

1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下的水资源论证问题探讨

来水情况比例系数折算方法考虑了钦州市径流来水过程的变化,折算得到的用水量更符合钦州市现状实际用水情况。降水情况比例系数折算方法仅仅考虑了降水的变化过程,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情况,与钦州市实际的来水有出入,折算得到的用水量不是很实际。供水量折算比例系数方法中的供水量数据采用《广西钦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成果,该规划成果中水资源配置的需水量和供水量数据尚未考虑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结构变化,与现状钦州实际配置情况相差较大。通过3种方法比较分析,推荐采用来水过程比例系数折算方法,由此可知钦州市现状年用水量折算到平水年用水总量为16.07亿m3。本文探讨的用水总量折算实现了区域当年用水总量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对比分析,解决了如何对水资源论证中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析的问题,对水资源论证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该折算方法通过相关专家论证,简单明了,在实际水资源论证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于水资源论证工作。

2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下的水资源论证问题探讨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要求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区域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2.1项目设备工艺设计参数合理性分析

根据SL322—201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在水资源论证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内容中明确了应分析建设项目用水工艺、用水流程与用水相关的设计参数,计算有关用水指标,评价建设项目的工艺及用水水平,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的用水合理性。通过着重分析各行业目前用水环节采用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等与用水相关的设计参数来论证项目取用水量的合理性及先进性。由于各行业用水工艺差别较大,对于如何选取设备工艺的设计参数来识别项目用水效率尚未形成较明确的要求。本文以广东清远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水资源论证项目为例做探讨以供参考。广东清远电厂建设2×1000MW国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机组年运行小时数为5500h,燃煤发电机组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冷却系统,每台机组配置1座淋水面积为13000m2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冷却凝汽器面积采用62000m2。本文考虑从广东清远电厂循环水浓缩倍率、循环冷却倍率、年利用小时数等参数分析工程设计参数的合理性。a)循环水浓缩倍率。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循环水浓缩倍率定为8.0,远高于《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所规定的循环水浓缩倍率2010年达到3~3.5的指标。也符合国家火力发电行业节水要求:到2010年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方式的电厂,循环冷却浓缩率应视原水水质状况普遍达到2.5~5.0倍的要求。b)循环冷却倍率。项目采用一机三泵单元制系统,每台机在冬季(水温≤20℃)运行2台循环水泵,其余季节运行3台循环水泵。项目《冷端优化专题报告》按照系统各参数的不同组合对其冷端进行优化计算,对其中符合所有技术条件及约束条件的计算结果经整理进行了列表,将年费用由低到高的计算结果前20名分别列表。从其经济指标来看,对于排序靠前的组合,凝汽器面积较大的组合普遍优于凝汽器面积较小的组合,但总费用相差不是很大。对于项目所处工程地域,同类工程通常采用冷却塔面积为13000m2的方案较多,因此项目分别推荐采用62000m2凝汽器和13000m2的冷却塔,由此确定的循环水冷却倍率55倍也优于在年费用表(变倍率)排第1名方案组合的59倍。综上,广东清远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项目冷却倍率选取合理。c)年利用小时数。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电力平衡分析,2015—2020年期间,广州电网均存在一定的电力缺额,平水年火电利用小时数在5350~5900h左右(表3)。由于广东清远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项目采用1000MW超临界机组,电厂技术经济及排放指标较好,在火电发电顺序中靠前。广东清远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项目年利用小时数完全可以达到5500h。因此电厂年利用小时数采用5500h是合理可行的。按照水资源论证新导则的要求,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主要通过建设项目用水工艺的设计参数来体现,但建设项目不同,其用水工艺的设计参数也有所不同,分析的要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对火电行业用水工艺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循环水浓缩倍率、循环冷却倍率、年利用小时数进行分析,对火电行业的用水效率提出分析方法,可作为火电行业用水效率分析的参考。

2.2建设项目本身的用水效率分析

根据SL322—201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需要根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水量平衡分析结果,计算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相关的用水效率指标,并与区域用水指标、国内外同行业用水指标、有关部门制定的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比较,分析其用水水平。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如何在区域用水效率控制指标要求下评价建设项目用水水平的合理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区域用水效率的控制,必须通过单个项目的用水效率控制,才能取得较好的区域平均水平,例如,某一项目产品的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应低于行业用水指标,也要低于区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才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水效率控制指标要求。因此,需要在水资源论证中开展项目本身用水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3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下的水资源论证问题探讨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要求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发利用水资源应维持河流合理流量以及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充分考虑基本生态用水需求,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主要控制指标,要求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范围之内。

3.1生态用水量问题

在水资源论证中应计算合理的生态用水量。目前我国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很多,但生态需水量与合理生态用水量之间存在差距,尤其是对于南方地区河道内生态基流的确定,与执行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有冲突之处,即在水电站设计保证率90%以上时河道水量都变成生态基流量不能开发利用,规范所定设计保证率没有实际意义,因此,科学界定河流的合理生态用水量尚存在较大困难,在水资源论证中如何科学量化合理的生态用水量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目前生态需水量的研究较为成熟,也颁布了SL/Z479—2010《河湖生态需水评估导则(试行)》,为河湖生态需水量计算提供了依据。合理量化生态用水量应在总结已有生态需水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尤其是生态基流的计算,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在生态需水评估导则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方法,根据河流特性和水文条件,进行适当的改进,以科学合理地量化河流生态用水量。

3.2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影响问题

根据SL322—2013《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要求,建设项目退水影响分析必须遵循水功能区管理的规定,满足水功能保护的要求,分析建设项目退水对论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功能、纳污能力、水生态的影响;计算退水影响范围内已建、在建和批准拟建入河排污口的废污水及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分析退水的累积和叠加影响。目前,水资源论证只是分析了本项目退水对所在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的影响,没有考虑增加本项目排污后的累积纳污量的影响,以及结合所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要求进行分析论证。本文认为,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应在明确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要求下论证建设项目退水量的合理性;根据河流的剩余纳污能力,确定可排入的污染物数量;另外,应当对资源论证导则相关要求进行细化分析,以适应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的要求。

作者:张丽 陈可飞 贺新春 李兴拼 汝向文 刘银迪 单位: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