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大学生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大学生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大学生管理制度

加强学生管理制度构建,关键在于理解现代学生观的内涵,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观念。

一、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学生观是指高校教学工作人员对大学生所持有的一个基本看法和观点。所谓“现代学生观”,指与传统相对的,在时代中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观念。学生观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

1.师生之间的地位观。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实践中,一直存在不民主的思想,认为师生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在这样的关系下,学生受到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教师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当前,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种师生关系,打破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张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将这种平等交往的模式不断推行下去。教师除完成自身的日常工作以外,还应该与大学生和睦相处,及时解答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多和学生交换看法和观点。

2.学生的发展观。

传统观念认为,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环境、遗传及基因。现代观念则认为,除上述原因外,学生的发展还会受到实践活动以及自身的主观努力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所说的三个基本因素,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学生取得知识的途径不仅有书本,也包括实践。学生学习的任务不是死读书,而是要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提高自我的组织能力,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的活动和过程,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3.学生的利益观。

传统的学生利益观认为,大学生就应该服从国家的要求,不应追求自己的利益。现代的学生利益观则认为,大学生开始自主缴纳学费,就要开始设想和考虑自身的利益。在新的环境下,学生才是社会的主体、高等教育的主要参加者,更需要得到领导和政府的关心,当然也应考虑自身的利益。

4.学生的学习观。

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记忆,不关注学生有没有参与学习,也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现代的学生观则有了很大的转变,认为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自主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教育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

5.学生的评价观。

过去高校仅注重学生的成绩,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需要对大学生有一个整体了解,包括学习及身心发展各方面,不采取统一的评价尺度,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传统的学生观强调“管”,而现代的学生观则侧重于“服务”;传统的学生观是从学校的角度开展日常工作,而现代的学生观则将学生作为主体;传统的学生观要求学生服从,而现代的学生观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育思想在改革,学生观也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二、现代学生观下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学生观对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1.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

大学生对自身进行思想以及行为的约束,不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制度上,还要加强对自我的内在约束。传统的管理制度注重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主要依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导致学生一直在管理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话语权,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现代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推行柔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高校管理制度,具有明显的刚性、统一性及行政化色彩,主张教学工作围绕学校展开而不是关注学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家庭、环境等差异,对学生约束过多,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现代管理制度则鼓励实行柔性化管理,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人的心理以及成长变化规律教导学生,主张对学生进行自我约束,不讲求强制性。

3.突出服务意识,培养学生的认同感。

传统的管理工作讲究严格管理,管理者的位置和学生的位置是不平等的。有些高校认为,对学生进行管理,就是要让他们服从指挥,不要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现代的学生观则突出服务,认为应通过学校的相关规定来整体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总的来说,目前高校已经认可这些观点:高校应为学生服务,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并感受来自各方面的关怀,从而加强对学校的认同。

4.优化对话渠道,凸显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的学生观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沟通和对话。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对话,从而增强制度落实的成效。教育管理者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必须参照学生的意见,选取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学生参与。在具体执行制度时,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根据环境变化进一步完善制度。另外,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代表大会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三、建设现代学生管理制度的基本措施

要构建适应现代学生观的制度,关键在于以人为根本,为学生服务,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管理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他们提供更专业的咨询。现代的学生管理制度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更新管理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维护学生的权利。

如今,社会越来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和根本,要求尊重学生,相信和依靠学生,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发展。以学生作为发展的根本,要求高校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

2.推进专业化管理,提高学生管理者的素质和服务意识。

现代的学生观要求管理者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学生观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控制,现代的学生观则将严格控制转变为加强引导,并强调科学管理。另外,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更积极地在人生道路上前进。

3.加强法制化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要坚持依法办事,依照法律规章制度来建设校园已成为学校管理的趋势。对此,国家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法律,特别是与学生权益相关的方面。例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虽然对学生的权利以及义务进行了规定,但对于学生遇到了什么样的情况该怎样处理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在贯彻依法治校原则的具体过程中,还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律规定。

4.尊重学生的选择,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要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进度以及形式。当然,给予学生自由并不是不管他们,而是给予适当的辅助和合理的建议。当前各高校都推行学分制,但还没有实现自由学习,辅导力度也不够,因此,必须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5.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了学校应当保障、维护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在学校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管理的制度。同时,国家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学生民主管理的机构,在学校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集思广益。对学生进行管理,需要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学生自发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主动协助学校制定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并自发遵守。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也能使学校制定的规定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并得以推广,从而提高规定实施的有效性。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教授提出,对于管理来说,每一个人都是管理者,管理的最终追求目标就是实现自我管理,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我管理。实现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作者:穆丽娜